分享

刘蒙将军书画作品欣赏

 时史君 2019-01-17

刘蒙将军简介

笔名阿蒙,1952年生于南京,开国元帅刘伯承之次子,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在军事院校深造。从事过科研工作,当过部队指挥员、军事外交官、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芬兰和爱沙尼亚三军武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科技委常委、少将。

刘蒙将军自幼酷爱书法,8岁在父亲刘伯承元帅的指导下开始临池,先后师从官付先生、启功先生学习书画,后又得到李真将军的指点。

曾任民政部原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所属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青少年书画研修院名誉院长、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序

退休之前,如果朋友问我大学修什么专业,我都如实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在退休了,如果再有朋友问及此类问题,我就会开玩笑地说:“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倒不是想说我有多高的水平,只是反映了我内心学习艺术的向往。

从小我算是一个喜欢艺术的孩子,向官付先生学习了十多年书画。在四十多年的戎马生涯里,我学习书法从未间断过,几乎天天在写;画画则只有假日、闲暇之时才能动笔。我常“以书画为知己”,寻求笔墨与心灵之间的沟通。

我虽然在国外工作了近二十年,但始终被中国文化艺术的特有魅力不停地冲刷自己的心灵。我总以为,如果能把推动和引导艺术发展的力量分为三派,即市场派、皇家学院派、士大夫派,那么中国的书画艺术始终是被“士大夫派”所推动和引领着。王羲之是右将军,颜真卿是吏部尚书,苏东坡、黄庭坚、赵孟頫、王铎无一不是朝中的重臣、大文豪,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学养,有着无人能及的字外和画外功夫,他们的诗、书、画、印无一不精。东西方人都认为艺术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孙过庭读王羲之的《乐毅论》感受到了字中的悲愤,领悟了《黄庭经》的缥缈、《东方朔画赞》的瑰丽,让人感到有数百年时间差的两位大艺术家心中产生的共鸣。为了读懂晋韵、唐法、宋意,我在几十年的书画研习中,尽力提高自己的学养。

前几天,一位博物馆的朋友看了我的诗、书、画作品,他说喜欢,并答应帮我出册子。于是我就自己写了这段序言,希望朋友喜欢我的作品。

感谢所有为此专刊做出贡献的朋友们!谢谢!


2019年元旦

吴下阿蒙于北京

作品欣赏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读史有感联   

叶凝风舞联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  

江山如画  

 自作词 

诚信赢天下   

早春二月  

天池明珠野藤中   

江林多秀发   

解去官服来江东  

秋凉湘西冷

自作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