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了就要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关系世界,可是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用心理学的视角为大家解析一番,看看一个人是怎么样变化、成长、最后建立关系的。 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与母亲的分离,让孩子进入到了家庭这个小的世界,母亲、父亲、孩子组成一个最简单的三元关系,这个三元关系中将会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建立其他关系的“模板”。因为这个三元关系的构建体验会深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左右我们之后的行为选择。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的社会关系那么复杂,那是不是会有四元关系、五元关系等复杂的多元关系呢?我想说的是,任何复杂的多元关系,都可以在三元关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人际指示代词最简单的只有“你、我、他”的原因。 正如《道德经》里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有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吧。 那我们就详细解读一下看看在关系的世界里,一个人是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 孩子与母亲共生在一个一元世界在《人类简史》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我们其实都是早产儿,因为进化的需要,我们的脑袋变大,所以必须提前出生,与母亲经历一段时间的共生期,而不像牛、羊、马等一出生就可以站立、行走,甚至奔跑。 与母亲的共生期,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界定为生命的最初六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觉得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在婴儿心里,自己的意愿就是母亲的意愿,甚至是这个世界的意愿,自己就是全部。 也是在《道德经》里老子说:“复归于婴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颂诗:忆童年而悟不朽》中也这样写道记忆中残存的力量,一直存在于那最原始的悲悯中,回归,就是合一'。 正因为这个时期的婴儿处于一个简单、一元的合一心理状态,所以及时地回应,保护他的这份“合一”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小婴儿饥饿了,他需要低头就能吃到奶水,他睡得不舒服了,外部世界就需时时调整,给他以最舒适的空间环境。 这个时期的心理隐喻就是“我不沟通、不说话、不进行任何表达,你就知道我要什么”,因为你就是我。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在亲密关系里,有人时常会要求另一半必须要理解自己,甚至自己不说,对方就得明白他要什么的原因。因为我们在亲密关系里会退行到了婴儿期的一元关系里,致使亲密关系出现问题。 孩子与母亲分离,进入一个二元世界按照发展心理学的划分,六个月之后的婴儿,开始逐渐有了“我”的概念,意识到自己和母亲是不同的,自己的意愿并不能左右母亲这个存在,于是一元世界被“打破”了,如果发展顺利,一个人就会进入二元世界。 那些在关系里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通常就是心理还停留在一元世界,外界(母亲或其他抚养人)没有打破掉他们的一元世界的后果。 进入二元世界之后,就有了“你和我”,这时候在孩子的世界也只有“你和我”,因为在这个时期他与母亲建立了一种依恋关系。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在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关系出了问题,一个人的情感联结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在亲密关系或人际关系中总是依赖别人、不相信别人、缺乏安全感等,这些都可以回溯到一个人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上面。 孩子接受父亲,关系变成三元,然后被父亲带入一个精彩的外部世界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打破,重塑的过程,在心理成长这件事上更是如此。在一个人三岁至六岁之间,他会充分认识到自己、妈妈、爸爸都是独立的存在,只不过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就是最初的人际关系,在这个关系里,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不再是只有你和我,而是“我们、大家”。 也是因为父亲的加入,这个关系的“三角形”便得以形成,得以稳固,一个人在这个关系中获得的体验将会是他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隐形经验,储存在他的潜意识里,所以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好,可能就是这一时期的“三角形”关系出现了问题。 此外关系中的父亲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他还要将孩子带向复杂的外部世界,因为关系中的母亲代表了一种情感,而父亲代表了一种规则,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更加感性,男性更加理性的一种原因吧。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父亲拉着一个孩子,即使磅礴大雨也依然要走在路上。 电影《禁闭岛》里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人心也是可测的。如果现在的你关系世界出了问题,那有可能是因为属于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关键的几步没有走好,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看见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心理相先生,一名温暖的心理咨询师,关系助推者,心理健康教师,致力于探索心理,让有缘人成长和发展的更好。微信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