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生物医药发展回眸与展望之三

 wupin 2019-01-18


全球新药发展格局稳中求进

刘昌孝 院士

目前,全球新药发展格局基本稳定,上市数量上升,世界肿瘤和罕见病药物研发的重点地位不变,世界仿制药发展地位不动摇。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继续开拓治疗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更加火热。预计2018年各国产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生物制药并购重组出现新的发展格局。

2018上市新药值得期待

2018年新药发展形势最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监管的变化。美国将继续总统特朗普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发展策略,FDA在创新药、生物相似药/仿制药上的审评审批将继续放宽;英国脱欧及欧洲药品审评管理局(EMA)外迁至丹麦也许将影响欧盟审批政策的调整。

另外,更多的突破性药物或免疫疗法将成为热点,如CAR-T疗法会有更多的产品问世。2018年新技术、新临床方案的出现都值得期待。

评估公司Evaluate Pharma就在2018Preview给出了2018年可能上市的十大新药。包括丹麦诺和诺德的糖尿病新药Semaglutide;美国吉利德的艾滋病新药Bictegravir和FTC/TAF组合疗法;美国因塞特医疗的高效选择性口服抑制剂Epacadostat;美国艾伯维的抗体药物Rova-T;美国强生治疗前列腺癌的Apalutamide;美国赛尔基因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药ozanimod;英国夏尔的lanadelumab,该药已获得FDA和EMA颁发的孤儿药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英国GW的新药Epidiolex,用于治疗罕见难治性的儿童期发作的癫痫等。

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发展

癌症一直是人类死亡的主因。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文指出,全球每年有百万20~39岁的年轻人被诊断为癌症,36万人死亡,患乳腺癌的比例高达20%。其中,中国乳腺癌患病人数最多、肝癌最致命,癌症年轻化趋势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创新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模式。2017年全球肿瘤市场规模达1300亿美元,过去5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预计2018年增长率会在10%以上。

靶向药物和新型免疫治疗的个性化药物的使用将带来实际益处。由于癌症治疗的迫切需求仍未被满足,行业内外的投资持续增长,仍将持续推动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发展。抗癌药中有50%的在研产品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2011~2016年,全球针对22种适应症的68种新型药物获批上市。2017年,美国FDA获批上市的46个新药中,抗癌药物达12个,其中5个针对血液癌,4个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3个用于尿路上皮癌、肺癌和梅克尔细胞癌。

生物技术药物快速增长

2018年全球单克隆抗体领域的发展将延续2017年的趋势。市场方面,癌症和免疫疾病之外的疾病领域的适应症会继续开拓,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技术方面,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小型化抗体等主要的工程化改造技术将会被持续发展和应用,诸多新的分子设计将被尝试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检验。

临床后期和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药物中,预计以下单克隆抗体药物会在2018年获批:靶向免疫缺陷病毒的抗艾滋病抗体已在上市审评中;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安进的Erenumab、礼来的Galcanezumab和梯瓦的Fremanezumab在2018年会跨越到竞争中;艾伯维的Rovalpituzumab tesirine,靶向DLL4的ADC药物有望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礼来的Sirukumab、协和发酵的Burosumab等也大有希望获批。

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在研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已进入临床试验。21世纪全球医药产业化进入收获期,中国创新能力更不可低估。

基础研究的突破,将推进生物医药快速增长。特别是五大基础研究成果:第一,密码子重编码技术是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热潮的亮点,以基因编辑技术改进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疫苗株预计会有进展;第二,多重抗误差矫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其空间分辨的RNA分析数据将有利于为难治疾病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三,由癌症基因组编码的突变蛋白能够在给定的个体中引发免疫应答,可以创建个性化的抗癌“疫苗”,让癌症患者依靠自身免疫击败癌症;第四,连接基因型与表达的技术将计算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结合形成的SWATH-MS技术,足以显示突变如何改变蛋白质的组成、拓扑、结构和功能;第五,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的改进将有助于设计靶向性药物来清除、灭活或激活相关靶蛋白。

世界仿制药地位不动摇

世界仿制药地位不可动摇,全世界范围内用药需求格局包含创新药、仿制药、非处方药和特殊药品四种,呈现“椭圆状”,两头是风险大的产品即创新药和特殊病治疗的孤儿药,占比不足5%;中间是需求大的仿制药和非处方药,占95%以上。

创新药不是世界药品供应结构的主体,临床应用主体95%以上是仿制药,美国也无例外。2015年美国医学会杂志统计的治疗药物处方量最高的10种药物均为仿制药,都是20年前批准上市的“老药”,而非“重磅炸弹”创新药。我国药品供给安全作为国家战略,全面发展战略部署有利于尽快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仿制药制造的信任,使整个中国制造成为让世界人民放心、有信誉的产品。

2008~2017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创新药年平均约30个,其批准上市的药物品种95%以上是仿制药,年均批准仿制药约600个。2017年,美国仿制药办公室共批准1027个仿制药(其中正式批准843个,预批准184个),比2016年多214个。其中,80个是品牌药首仿药。这有利于刺激市场竞争,降低处方药的成本,让民受益,我国华海药业等8家企业也做出贡献。FDA从首仿申请政策变更为前三申请获得优先审评,有力支持企业首仿,并将继续提供明确的研发仿制药的科学指南,确保仿制药安全有效。

企业重组并购日趋激烈

许多国家纷纷制订生物医药发展计划,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美国将生物医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日本制定“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将采取措施促进工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新加坡制定“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印度成立生物技术部,每年投入6000万美元用于研发;古巴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促进古巴医药经济繁荣。

目前,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00多家,欧美占全球总数近80%,美国则是生物医药产业龙头。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生物产业聚集区和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重组、兼并十分活跃。跨国公司主导世界专利药市场,在全球医药市场垄断地位日益攀升。此外,英、法、德、印的生物医药园区均聚集了大量技术转移中心、投资服务机构和就业机会。

业界普遍认为,2018年将成为全球生物制药并购大年。美国政策支持大企业横向整合和海外资金回流,将有利于超级并购。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潜在买家可能是辉瑞、安进、诺华、罗氏等巨头,美国新基医药宣布同意收购朱诺医疗,赛诺菲宣布与Bioverativ达成协议收购Bioverativ全部股票。

中国多家药企也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并购之中。如中国三胞集团收购Dendreon Pharmaceuticals、中国5家机构联合收购赛生制药公司、复星医药收购印度Gland Pharma 74%股权、上海医药收购美国卡地纳健康的中国区业务实体,这体现了中国医药企业实力的逐步增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企业融入到全球医药市场竞争中。

(刘昌孝,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8-03-01 第6版 前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