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准备入睡,朋友开始连环call。因为要陪小鹿入睡,只能挂了一次又一次。 我只好在微信里很小声地告诉她,先陪小鹿睡觉,有事先留言。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我开始一条一条听朋友的语音。 大概意思就是,临近期末了,孩子的作业适当地增多了。可是小家伙不乐意了,做一会就开始发脾气。 朋友孩子的成绩,不算理想,要不中等,要不就中等偏下。临近期末,她本来有些焦虑,但越焦虑,越容易发现孩子的问题。 近段时间,相处很不愉快! 朋友很挫败,她说: “我们家灿灿,其实脑子很灵活的。 他玩积木,不管是磁力积木还是乐高积木,创意、想象、花样特别多,但就是性格好动,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常常不及格。 真的是要急死我!” 后来我发视频过去,灿灿躲在房间,不愿意给妈妈开门。 我只好拿出杀手锏,说他生日快到了,我准备给他买一件生日礼物,得咨询他的意见。 灿灿接过手机,砰的一下又关上门。 问完礼物要求,我假装不知情的样子,问他:“你看起来不是很开心,怎么了?” 灿灿委屈巴巴地说: “妈妈老觉得我不努力,所以才考不好。 前几天模拟考,我明明考了87分,比上一次多考了10多分,妈妈也没夸我,觉得我依旧不够好。 这学期我就一次不及格,却被妈妈说成一直不及格。” 学习这件事上,妈妈常常过分地看重孩子的结果,反而忽略孩子努力的过程。 这对孩子学习积极性来说,是很致命的打击。 前段时间,有一小视频在微博走红。 一位宽心的爸爸,买了一车烟花,折合人民币一千多元钱,来庆祝儿子考试考了7分。 这位爸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知道孩子只考7分,也并不生气,反而想激励孩子。 所以就买了一车烟花,陪儿子一起,找了一个安全地区燃放。 爸爸透露细节时说:“儿子很多时候就是不去认真做题,用烟花庆祝以后,现在做得特别认真,还自己激励自己。 前两天考试还考了57分。 我不知道别人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但不喜欢逼孩子要这样或者要那样。 对于我来说,孩子能主动进步,放烟花的目的就达到了。”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有这种觉悟的爸爸实在是太少了! 小时就有一个特别深的体验: 我的老父亲,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就算我学得很努力,也不见得能得到父亲的奖励和赞赏。 爸爸的责备,抱怨,恨铁不成钢,让我学得特别委屈。 所以,当自己有了两个孩子以后,力求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孩子和孩子间本就有差距,父母和父母间那是更有差距了。好的家庭教育,说白了就是因材施教,协助孩子发挥所长,最后共赢。 3对于孩子主动学习,在这里分享三点。 第一:看重成绩,更看重孩子努力 孩子刚小学时,除了有阅读优势,其他方面真的资历平平。写数字完全是东倒西歪,更别提写汉字了。 我记得刚开学那段时间,她学得很开心,但第一次考试,给了她重大打击。 孩子班上有很多同学,90分甚至满分,而她只有七十多分。以我对莲子的了解,我知道她已经拼尽了全力。 晚上她很委屈地和我分享这件事,除了给她温和的安慰,然后就是给她讲名人故事。 我记得当时讲的是阿梅莉亚,那位第一位独自飞越大西洋的伟大女性。 阿梅莉亚是在很多质疑声中,做到了很多别人认为她不可能做到的事。 孩子答应我,她也要想阿梅莉亚一样,去完成自己看似无法完成的挑战。 随后,孩子给自己做计划,写字帖,看她原本不太喜欢的数学思维类的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目前我很满意她的所有突破! 4 第二:家庭作业时间重在协助,不是监督。 妈妈常常非常在乎孩子有没有完成按时、按量完成家庭作业,而不考虑孩子需不需要帮助,或者是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当然,大部分陪孩子写作业的父母,主要任务不是陪,而是纠错。
如果觉得这些话很熟悉的妈妈,就应该反思了。 以我个人的过来经历,孩子做作业错误率高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真不会;第二是粗心;第三是心理积压了情绪。 如果孩子不会,建议妈妈教的时候,尽量用孩子懂的语言教,还有就是多接触。 什么是孩子懂的语言? 比如1+1=2,刚开始接触计算的孩子,对加法没概念。 倘若你说,妈妈要吃一个苹果,你也想吃一个苹果,我们需要买几个苹果,孩子可能马上就告诉你了。 什么是多接触? 比如数学里面认钱,比钱多钱少。 经常不接触钱,或者是没有独立买过东西的孩子,学这一章节会比较累。 因为对钱买卖交换价值的概念很弱,加上还要单位换算,就更不知所云了。 如果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放一起就更抽象了。 比起监督孩子,我更愿意看到妈妈尽全力协助孩子,把抽象的东西在生活中具体化。 5第三: 表扬孩子“棒”“聪明”, 不如鼓励孩子“坚持”“努力” 接触到很多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到比较顺利地完成一件事,他们脱口而出的就是“宝宝真棒!” 这句话对3岁以前的孩子,还是具有比较好的引导,但3岁以后,继续这样表扬,会让孩子“麻痹”于自己很厉害,而造就“玻璃心”,听不得负面评价。 6岁以后还这样表扬,可能造就孩子遇到挫折容易逃避,而不是努力尝试和坚持。 无论什么年纪段,挫败感是压在孩子学习上的巨石。 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花了10年去研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影响。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 一组是表扬:“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是夸奖,“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当我们表扬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而那些先前被鼓励的孩子,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
只看重结果,不看重努力的地方永远是职场。 养孩子的我们要明白: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对知识的不断吸收消化,需要不停地坚持,而不是一次性决定未来。 很看重成绩的家庭,我相信有80%的孩子他们会抗拒学习,并因此产生自卑感、焦虑感,亲子关系也会变得紧张。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就劝诫: “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 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 学习这件事,不是父母给孩子自以为最好的,最全面的知识;而是尊重孩子的进步,看见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继续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