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听风竹林下,曲水流觞叙幽情。 中国文人,历来崇尚风雅。举凡清平盛世,便是士大夫们以各种名目进行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谴兴和文艺品鉴的时候,其形式更是琳琅满目,吟诗、观海、听涛、垂钓、作画、抱琴、挂画、焚香、瓶供、品茗等,“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这种聚会被后人称为“雅集”,类似于如今的“沙龙”。 一个人的风雅多少有些寂寞清寥,一群人的风雅便是一种崇尚自然、闲逸志趣的文化风气,也是一种文化品位的提升。文人雅集以特殊的力量将文人凝结在一起,也成为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大奇观。 汉末·邺下雅集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在他们的提倡下,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此时,建安文士积聚邺下,经常集宴云游,诗酒唱和,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中国文人雅集形式。 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回忆当时的盛况说:“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连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西晋·竹林七贤雅集 魏晋动乱时期,天下士人壮志难酬,隐逸之风盛行。山涛、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崇尚老庄,常常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肆意酣畅。他们之中,阮籍工诗,嵇康擅文能诗,向秀能赋,阮咸通乐。 嵇康一曲《广陵散》传世绝响,向秀山阳闻笛写下名篇《思旧赋》。虽然七人之交并未善始善终,但他们早期不畏强权,崇尚空灵的“魏晋风度”受到后世知识分子的推崇,明清两代的绘画、雕塑等多以“竹林七贤”“弈”“听松”之类的反映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题材进行创作,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西晋·金谷园雅集 西晋时,石崇因与王恺斗富,因山形水势修筑了金谷别墅,即“金谷园”。园内环境清幽,特别是阳春三月桃花灼灼,楼阁亭榭交辉掩映,蝴蝶翩翩飞舞,溪水潺潺,被人津津乐道,“金谷春晴”为“洛阳八景之一”。石崇常常邀请文人来此畅游聚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创作的繁荣。据说他曾在金谷园中与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结成诗社,饮酒赋诗,石崇为诗集作《金谷诗序》,后人称这次聚会真正开文人雅集之先河。 东晋·兰亭雅集 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永和九年上巳节,春明景和之日,时任会稽内史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们在绍兴兰亭席地而坐,伴随着曲水流觞,得诗37首,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写下千古名篇《兰亭集序》,文采灿烂,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风雅知名的一次集会,令人无限憧憬。 南北朝·竟陵八友 宋人书房、闺阁、厅堂中多有焚香所用的香炉、香箸、香瓶、香盒、宝子等相关用品。这些焚香物品多精工细作,设计新巧,构成了文人室内陈设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炉的产量需求巨大。瓷炉虽然不能像铜炉那样精雕细琢,但宋代瓷炉却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唐·琉璃堂雅集 开元二十九年,诗人王昌龄被任命为江宁县丞,经常在任所后院的琉璃堂中举办雅集吟咏,参与的人物有诗人常建,扬州龙兴寺名僧法慎,以及来访的李白、岑参、高适等人,南唐时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所描画的便是这雅集趣事。晚唐时,许棠在王昌龄雅集的琉璃堂内谈诗会友,在场的诗人张乔赋诗一首,“琉璃堂里当时客,久绝吟声继后尘。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时光荏苒了百余年,琉璃堂昔日雅集重现,不知道王昌龄、李白的诗魂看到后人延续的风雅,是否会心一笑? 唐·滕王阁雅集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因滕王李元婴而得名。上元二年,适逢滕王阁重建竣工,洪州都督大宴宾客,本有意让自己女婿孟学士夸客扬名,席间假意问谁愿意赋序一篇,众人皆会意皆摇头,单单出行看望父亲路遇此地的王勃年轻气盛,即兴为文,满座大惊,啧啧称叹。在这篇美文中,王勃为中国语言宝库留下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萍水相逢”等二十多个成语,以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精妙语句,自此阁以文传,文以阁名,王勃以此文奠定了文坛大家的地位。 唐·香山雅集 晚年的白居易奉行“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远离世俗,忘情山水,在洛阳龙门香山与文人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庐贞八位耆老燕集“九老会”。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在居住香山寺期间,写下了《香山九老会诗序》。“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写出了白居易等九位长者在居住香山寺期间的闲适生活。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九老在白居易之居处欢聚,既醉且欢之际赋诗画画,有仰慕者绘成《九老图》,成为千古美谈,后多有效仿。 北宋·西园雅集 宋时,文化繁荣达到了巅峰时代,文人雅集成为一种极为平常的生活方式。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等人以及僧人圆通、道士陈碧虚等一朝文人雅士常常于驸马王诜家的大庭院中聚会。善画人物的李公麟曾做《西园雅集图》,米芾作记,描绘雅集之盛况。松桧梧竹,小桥流水,极尽园林之胜;宾主风雅,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拨阮、或看书、或说经,极尽宴游之乐。由此,西园雅集成为继兰亭雅集之后又一令文人墨客追慕不已之盛世佳话。 元·玉山雅集 中国大地战火纷飞的元代,脱离商界的顾瑛在昆山修筑玉山草堂,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搜集古书名画,一时间聚集了当时名士,前后约有一百四十余位诗人、学者、画家参加,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他们或寄情山水,或品鉴古玩,上演着文人们的苟安之乐。从顾瑛所编著的《玉山名胜集》《玉山璞稿》《玉山逸稿》等文字中,可窥探出当年雅集盛况,以及那一代文人身处末世的复杂心态。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中国古人们“以文会友”的宴游之乐表现在逍遥乐天、旷达率性的精神气韵,文人雅集中产生的大量名垂千古的文艺佳作承载着世代文人们的价值理念追求,于今人而言,除了仰望,还能做什么呢?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