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 外感咳嗽包括: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内伤咳嗽包括: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肺虚咳嗽(肺气虚、肺阴虚)。 只有对症选药才能取得应有效果。本篇 风寒咳嗽:临床最常见,高发。 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常选用辛温解表配伍化痰止咳类中药。 市场上流通的中成药常用组合为:三拗汤(麻黄、杏仁、炙甘草)加解表/化痰/理气为主,或加少量清热药。 1、通宣理肺丸(颗粒):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主治 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2、风寒咳嗽颗粒: 麻黄、苦杏仁、法半夏、紫苏叶、陈皮、桑白皮、五味子、青皮、生姜、炙甘草 宣肺散寒,祛痰止咳。 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喘,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3、止咳宁嗽胶囊: 桔梗、荆芥、百部、紫菀(制)、白前(制)、前胡、款冬花(蜜炙)、麻黄(蜜炙)、陈皮、苦杏仁(炒)、防风。 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 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4、小青龙合剂: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甘草(蜜炙)、法半夏、五味子 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中医有小儿为“纯阳之体'之说,感受风寒后常容易化热 表现为:身热不退,甚则鼻翼煽动,咳逆气急,有汗或无汗, 目前上市的小儿用药多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为主加清热/化痰/理气等药 这些药咳嗽临床常伴有高热时使用退热效果明显。使用中中病即止,不要过量使用。 1、儿童清肺丸(同仁堂) 麻黄、苦杏仁(炒)、石膏、甘草、桑白皮、瓜萎皮、黄苓、板蓝根、橘红等22味。 清肺,解表,化痰,止嗽。 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2、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神苗) 麻黄、石膏、苦杏仁、前胡、黄芩、紫苏子(炒)、葶苈子、竹茹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喘。 3、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葵花) 麻黄、苦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症者。 4、儿童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橘红、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细辛、薄荷、枇杷叶、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青礞石 清肺,化痰,止咳。 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5、小儿咳喘灵颗粒: 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 宣肺、清热,止咳、祛痰。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6、小儿麻甘颗粒 石膏、麻黄、黄芩、桑白皮、紫苏子、苦杏仁、地骨皮、甘草。 平喘止咳,利咽祛痰。 用于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