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形去智 返璞归真

 无心生大用 2019-01-25

本报记者熊玲

应云南大学艺术学院邀请,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曾师从我省著名绘画大师袁晓岑、廖新学的全显光先生,回到他暌违的昆明故乡。在云大专门为他开设的讲坛和云大艺术学院的油画、中国画工作室内,全老以他贯穿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理念的教学理论、绘画专业技法及色彩、材料运用等方面知识,给予了他的同仁和莘莘学子以深刻影响和启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学子赴苏进修深造,学成归来后在我国艺术教育中以压倒优势在大学里深深扎根。同时,还有一个流派顽强而执著地发出它不同凡响的独特声音,形成与苏联学派并存的德国学派,全显光即是其中翘楚。

全显光1951年从昆明考入辽宁鲁迅美术学院,临近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被送往德国莱比锡艺术学院学习。该学院聚集了当时东德最优秀的一批艺术家,包括著名的马约夫和设计大师凯普等。自此莱比锡美术博物馆即成了全先生的第二课堂,他狂热地汲取从古到今的艺术养分并大量作画,画室里几乎24小时灯光不熄,他一周可以画出千余幅作品。他从风格上摆脱了苏派照抄自然的影响,增加了“意”象的成分,如此反复,他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也由此有了本质飞跃。除了学习素描与版画,课余时间全显光还追随著名油画家门采尔学习班学习油画。门采尔发现这个中国学生如此勤奋用功且才华出众,便单独邀请他到家里学习油画,还带全显光去博物馆伦勃朗展厅讲授油画创作。在德国学习6年,使全显光在艺术上羽翼丰满。

从德国学成归来,全显光回到母校鲁美任教并创立了该校首个教学工作室,在艺术教育上打破了苏式“大锅煮”教学模式,形成了类似承包制的竞争机制。这期间,全显光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改革,将苏派摹仿教学改为能动表现;改自然式模写为理性解析;改僵化静止描绘为动态记忆式表现。1982年《美术》杂志开辟专版介绍了全显光的教学成果。自此,动态造型的观念,如一股潜流影响了此后20余年中国各大美院的素描教学;工作室也培养出了王洪义、王兰、隋丞等一批有独立思想的弟子。全老还建立了石版画与铜版画工作室,这对于提升当时中国力量较薄弱的两个画种,意义深远。

长此以往,全显光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研究和教学,构建起了“一个可谓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在新中国建立后苏式教学一统天下的情境下,打开了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广阔视野和艺术教育多元化的路径。全老的艺术体系,其宗旨概括地说即是“离形去智、返璞归真”,可以说超越了艺术范畴,而上升到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期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