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家书》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能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什么?

 黄元章3355 2019-01-25

《曾国藩家书》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能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什么?

01

前面为大家讲述了这本书的第一、第二个重点内容,接下来聊聊最后一个重点内容:

一个人如何为人处事

修身,齐家只能说是做好自己的事,但在这个世界上,你还必须与他人打交道。因此,为人处世特别重要。曾国藩在这一点上通过长期的自我反思,得出了一套独有的为人处世之道。站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你去看看曾国藩的朋友圈,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诸如李鸿章、张之洞、郭嵩焘、彭玉麟、胡林翼等等。那曾国藩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曾国藩家书》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能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什么?

02

第一点:不贪便宜。

爱占便宜是交友的大忌,曾国藩时常在家信提醒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不要贪占别人的便宜。他认为“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能我占他人的便宜”。他在家信里写道:“将来万一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这,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满其欲”。什么意思呢?如果现在欠了他们的人情,将来到外做官的时候,这些人找上门来,不理会他们不近人情。但如果答应他们,恐怕他们要求的越来越多。

你可能听过一句这样的话:金钱债易还,人情债难还。

如果你占了别人的便宜,也就等于欠了比人的债。是债总是要还的,如果你在还债的时候,别人可能会破坏你的原则,怎么办?曾国藩对这种人性洞若观火,因此在京城当官的几年里,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更不占他人的便宜。曾国藩也正因为这样,做到了无欲则刚,获得高质量的朋友圈。

03

第二点:心胸宽广

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写了一幅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在晚清,张之洞也是一个忠臣,曾率军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他身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骄傲。眼里瞧不上他人,包括曾国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左宗棠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呢?

《曾国藩家书》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能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什么?

(左宗棠)

左宗棠第一次与曾国藩见面后,就说曾国藩才略平平,并且多次在信中大骂曾国藩笨拙。但曾国藩并没有过多的表示不满,相反还笑脸相迎。后来,左宗棠又做了一件对曾国藩来说,确实不能容忍的事情。湘军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向朝廷奏报克复金陵,所有悍贼被一网打尽。但真实情况是,漏了一个人,太平天国的幼主跑了。这一消息被左宗棠知道了,于是一个奏折上报了朝廷。这样做的后果,对曾国藩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欺君之罪是会掉脑袋的,甚至满门抄斩。气的曾国藩不得不与左宗棠断绝了往来。

即便如此,曾国藩并没有矛盾夸大化,并告诉家人以及自己的兄弟不要与左宗棠发生冲突。建议他的弟弟继续与左宗棠保持以前的关系。后来,左宗棠去西征,收复新疆。左宗棠以为他曾国藩会在军饷上卡他的脖子,但曾国藩不仅积极筹饷,并且荐自己最得力的湘军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左宗棠知道后,顿时感觉到自己过去所作所为对不起曾国藩。因此,曾国藩死后,才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曾国藩在家信里,经常劝他的弟弟,尤其是曾国荃。他和左宗棠一样,非常骄傲,更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更谈不上批评。曾国藩多次在信中劝他的弟弟要心胸宽广。他告诉曾国荃,富贵和功名都是虚幻的,只有广大的心胸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只有心胸宽广,才能做成一番事业。

04

第三点:反求诸己

不贪便宜,心胸宽广,能够获得更多的朋友。但还不够,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还必须做到反求诸己,尤其在遭遇挫折,陷入低谷,面对他人的指责和嘲笑时。什么是反求诸己呢?意思是说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你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曾国藩家书》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能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什么?

曾国藩最终成为封疆大臣,打败太平天国,靠的就是反求诸己。有一段时间,他的弟弟曾国荃跌进了人生最低谷。军事上吃了败战,曾被他得罪的人纷纷起来落井下石。于是曾国藩写信劝他的弟弟,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反省自己出发,抛开消极的情绪,踏踏实实的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从人生的低谷中跳出来。

在信里,曾国藩举了自己的四次耻辱的经历,我给你分享他第一次受耻辱的经历。曾国藩21岁那年去参加秀才考试,这是他第六次参加,前五次都名落孙山。这一次曾国藩铆足了劲,考好自我感觉也不错。结果发榜之日,他的考卷却被当做反面教材挂上了墙。并辅以评语,文笔还是可以,但道理没讲通,让大家引以为戒。相当于参加高考,结果你的作文被当做反面典型。遇到这样的事,是不是很难堪,是不是感觉很受打击。

曾国藩也是如此,感到很耻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回到家中,再一次钻进书房。他不是去放声大哭,而是认真反思这么多年来考试的经历,分析并找出失败的经历。比如看是不是学习的方式出了问题,把自己的作文与中举的作文进行对比,究竟差在哪里。最终在第七次,考中了秀才。自此一马平川,在第二年拿下乡试,成为举人。在二十八岁那年,中了进士。

05 小结

好了,说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也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所说的主要内容。

了解一个人,尤其是一位古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他的文字。但曾国藩留下来的文稿多大千余万,全部读完难度很大。最好的方式就是读其中的精华,其精华正是《曾国藩家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要部分的内容,首先是给你说的第一个重点是,一个人如何修身?曾国藩认为要做到恒而专,不傲不懒,不忮不求。也就说一个人要有恒心和专注力,不骄傲更不要懒惰。不能有嫉妒之心,也不能有贪念之心。

接着给你说的第二个重点是,一个人如何修身?透过曾国藩的家书,你可以看到曾国藩的观点。他认为有三个要求,一是家庭和睦,二是孝顺父母,多给父母聊自己的琐事,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他们的烦恼,并且予以财力支持。三是勤俭持家。不能铺张浪费,勤俭节约。

最后给你说的重点是,一个人如何为人处世。有三个方法,一是不贪便宜,二是心胸宽广,三是反求诸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