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十大理论知识(四)

 零壹贰012 2019-01-25

31、肌肉力量的调节伴随两个调节因素的相互作用:

⑴运动单位的募集:指需要更大力量的工作动员更多运动单位的过程。

⑵动员频率:指调节运动单位产生冲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动员频率越大,产生的力越大。

32、小肌肉更多依赖动员频率来调节力量的大小。而大肌肉更多依赖募集的数量。

33、运动单位的募集遵循大小原则。一般来说支配慢缩肌纤维的运动单位的肌纤维通常比支配快缩肌纤维的运动单位的少,慢缩运动单位的神经元越小,运动神经元兴奋的阈值越低,运动神经元越大,兴奋的阈值越高。

34、在抗阻训练中及之后的短时间内,代谢物产生堆积,能源物质被耗竭,因此客户需要在饮食中加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增肌选手)

35、激素对组织的生长或退化发挥作用。

⑴合成代谢激素:能够刺激组织的生长。

⑵分解代谢激素:能够促进组织的退化,有助于维持动态平衡。

36、大部分激素浓度都受急性运动的影响。一些激素浓度需要发生变化来支持抗阻训练的代谢反应。例:运动引起肾上腺素含量增加,肾上腺素能够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从而产生更多的ATP。肾上腺素还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运动单位的动员。

37、激素对抗阻训练的反应取决于训练的特点:数量大而休息间隔短的训练能够引起更多内分泌反应。大肌肉的运动比小肌肉的运动刺激性强。

38、睾酮对肌肉量的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运动中睾酮含量增加的积累性作用可能有助于肌肉量的长期增长。

39、早期力量的增长通常归因神经因素,力量增加的神经因素在抗阻训练的早期(1~2个月)最为显著。然后力量的增加主要是由肌肉围度增粗来完成,大部分是运动技术得到提高。

40、共激活作用:指运动中同时动员主动肌和拮抗肌。共激活作用的减少可能会减少拮抗肌的力矩,从而增加力量。等长抗阻训练之后,共激活作用可能会减小。

健身十大理论知识(四)

一份信任一份责任,GeorgeMax感谢您的阅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