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经籍志》所记的《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虽然已失传,但在《肘后备急方)和《医心方》中还能见到有华佗灸刺法的零星记载,华佗夹脊穴的流传就是由此而来。 华佗夹脊穴实即华佗定背俞法。首先,要分析的是其横向的距离,是距离正中5分还是1寸?《肘后方》卷二引华佗治霍乱法,灸“夹背脊大骨肉中,去脊各一寸”;在此前一条文也说“夹脊左右寸”(未指明引华佗)。可知这是从正中向两旁各开1寸。《医心方)卷二引《华佗针灸经》,说是“凡诸槌(椎)侠脊相去一寸也”。相去1寸,被解释为左右相距1寸,单侧就成为5分。后人所传的夹脊5分定位是由此而来,从临床应用来看并不切合实际。脊椎,外部能摸到的是其向后突起的棘突,夹脊之“脊”即指此而言。如果夹脊5分,所刺到的只能在棘突之间的“骨中”而不是“肉中”;只有从正中旁开1寸的距离直刺,才能刺到大骨间的肉中。只要不碰上横突,可以适当深刺而能取得较强的针感,并且不致刺伤内脏。华佗的学生樊阿“针背入一二寸”(见《三国志·魏志·华佗》),看来就是用这种夹脊刺法,别的部位就不可以刺到这个深度。《华佗别传》所说的“夹脊一寸”,也应理解为距离正中1寸,而不是5分。 1寸的“寸”还有个参考标准,那就是上髎穴(第一骶后孔)与脊正中线的距离。八髎穴以四对骶后孔为骨性标志,上髎距离较开,算作正中旁1寸,依次为次髎、中髎、下髎,大约可按9分、8分、7分的比例缩短摸取其骨陷。其下会阳穴,夹尾骨底两旁。 华佗夹脊穴有多少对?《华佗针灸经》从第一椎一直排到二十三椎,那就是从第一胸椎(也有可能从第七颈椎棘突起数),至第十七椎为第五腰椎,其下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椎合为低骨,分骶1、2、3、4椎,并合后所留的骶后孔即为八髎穴所在。华佗将第十八及二十二椎都总称“八髎俞”,可见八髎穴的定位与上部各夹脊穴成一直线。故上部各夹脊穴的横向距离可与上髎相同。 关于夹脊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灵枢·经脉》所说的“从腰中,下挟脊,贯臀……”这里说的是足太阳膀胱经从肾俞以下分出,紧靠脊旁,通过骶部的八髎穴;还有督脉别络,由长强“夹膂上项”,说的也是挟脊柱两旁。“夹脊”,原写作“挟脊”或“侠脊”,意思是一样的。 其次,要讲华佗背俞上下位的差异,第一椎华佗名“大椎”,按理,“大椎骨”指的是第七颈椎棘突,大椎穴应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辣突之间,此“大椎”实际是指大杼,第三椎旁不称肺俞而称“云门俞”,是以肺经穴名为名,意义也通。第四椎旁名“神俞”,五椎旁名“脉俞”,六椎旁则名“心俞”,当是据“心舍脉,脉舍神”的理论,说明四、五、六椎均与心脏有关。 肝、胆、脾、胃俞,都较《明堂》提高一椎,应当说是差异不大:其下第十二椎旁名“肠俞”,十三椎旁却名“大仓俞”,“太仓”原是胃的别称,此称“大仓”是否另有所指,都属于消化系统则是一致的。第十五椎旁名“阳结俞”,阳,疑是“肠”字之误;又云“气海俞”,气海俞之名始见于此。第十六椎旁名“裂结俞”,意义不明。“结”应是指结肠(僧匡于十五椎旁名“结肠俞”)。第十七椎旁又名“大小肠俞”,似指十二椎以下都与肠道有关。 第十八椎名“三焦俞”,又云“八髎俞”;第二十椎名“手少阴俞”,又云“重下俞”;第二十一椎名“胃俞”,又云“解脊俞”,似均当以“又云”为是。因十八椎以下已属骶骨,为八髎穴所在,故可总称“八髎俞”。第二十椎,当骶4,可治下痢,故名“重下俞”;二十一椎正当骶管裂孔,故称“解脊俞”(意指脊骨分解);第二十二椎已属骶5,接近肛门,故名“尽肠俞”。第二十三椎已属尾骨,最为低下,故称“下极俞”;其位置可能即其旁的会阳穴,或其下端的长强穴。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即指长强。 以上说明,华佗夹脊是华佗关于背俞的特殊定位。脏腑背俞上起胸椎,下至骶椎,而华佗夹脊则是从胸椎至腰椎都按骶部八髎穴的距离定穴,所以八髎穴可说是标准的夹脊,不能在八髎穴内侧再定出所谓“骶夹脊”。颈椎旁原不属脏腑背俞的范围,所以华佗也没有定出颈部的夹脊穴,“颈夹脊”的应用是近人的新发展。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