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从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要么超越,要么沉沦

 黄昌易 2019-01-30

写了许多文章,也接触了一些来访者(心理咨询的对象),无论是读者留言还是来访者的问题分析,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特别是自卑这种情绪,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说法,人人都有自卑心理,超越自卑让我们变得更加卓越。

可是我逐渐发现,有些人面对自卑是能实现超越的,但是有的人会永远沉下去,一生、一身的自卑,因为他们的自卑深入到骨子里了。

几天前我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大致内容是:在原生家庭里遭受过语言上的贬低或打击、情感上的漠视、行为上的体罚的人大都会变得骨子里自卑。文章很快就成了一篇10w+的爆文,下面的留言更是让我触目惊心,因为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忍受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有这么多人在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网友一:小时候我妈经常在和其他大人聊天的时候嘲笑我长不高,矮子,要么就当着很多人面说我多懒,别人家孩子多勤快。要么就是在众人面前骂我脏话。我爸妈感情一直没好过,打架吵架家常便饭,我和弟弟就只能看着吓得哭,那时候大概八九岁,其实也开始有自己的认知了。所以我一直努力学习,争取能考走,离父母远点,现在自己考了工作,买了房,我是女生,个性要强,学习工作中也是佼佼者,可我就是不自信,和别人聊天中总是自然而然就没有底气,来自内心和骨子里,不敢也不愿和他人交往,现在我努力在改,但是很难,比以前要好一些。现在父母虽然不用小时候方式对我,可我内心还是有一些疙瘩,找对象也不敢找好的,一直这样生活着,我可能命中缺一种温暖乐观的人来感染我吧。

网友二:我就是这样长大的,现在都结婚了,虽然老公对我很好,就是感觉不到家庭幸福,对生活没有兴趣,没有希望,感觉自己是个没有灵魂的空壳,迷茫又空虚,活的好痛苦。

更多的留言我就不罗列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一下。这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卑这一问题并不像阿德勒说的那么简单,因为他在我这里成了原生家庭、和一个人之间一种不健康的纽带,成了一个人心理问题的根源。

武志红曾说,生命的动力是自信和热情,那么一个骨子里自卑的人还有多少动力。

就拿人际关系来说吧,一个自卑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一般不会太好,或者是他在自己构建的关系中是不舒服的,比如他不敢当众讲话、他蹑手蹑脚、他唯唯诺诺、他面红耳赤、他紧张、他抑郁,总之他很不舒服,因为他不自信,所以他的心理总是处于一种防守的姿势。

而我们知道生命正确的打开姿势应该是伸开双臂的。

当然从网友的留言中我们也看到了一部分人,他们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他们是真正的杨超越,是生活中的锦鲤,可是他们是少数。

但是问题没有结束,并不是原生家庭里带来的自卑将他们一分为二,超越的和沉沦的,不是的,因为我看到那些即使实现超越的人,骨子里依旧自卑。

因为他们没有看见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看见的人又简单粗暴地将问题抛给父母,恨自己父母,于是问题就凝结在那里了,成为一个“结”,一个“死结'。

网友三:我想说这辈子对我伤害最大的是母亲。

网友四:如果父母可以选择,有多少人还愿意生在现在的家庭?

爱和恨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我们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原生家庭,才会有现如今的恨。可是恨终归是黑色的,终究是痛苦的,我们若想变得温暖,就必须让光照进黑暗。

正如鲁米说的那句话:“伤口是光照进你内心的地方,你正在寻找的东西也正在寻找你”。所以看见自己伤口,那个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自卑之伤,不要用恨凝结它,要用光来温暖它,疗愈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