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最信任的不是萧何、张良,而是他的发小,最后却背叛了刘邦

 tng1959 2019-01-31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兵沛县,靠着自己沛县老兄弟班底和刘邦的知人善任取得了天下,刘邦对于萧何、张良等人是十分的器重,对于沛县一起起兵的樊哙、曹参等人也是厚待有加,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跟随刘邦起兵,建立汉朝后被封王,却又反叛匈奴,到最后都等着刘邦的原谅,可是到死都没等到,这个人就是卢绾,刘邦对于卢绾的感情不同于樊哙、夏侯婴等人,他们是靠着一点点战功的积累封侯的,但是在刘邦在沛县做亭长的时候关系也没有卢绾近。

卢绾和刘邦是老乡而且是邻居,两个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读私塾就在一起,刘邦干什么卢绾都会跟在身边,相当于发小的关系,虽然同岁,但是刘邦更加成熟,度量宽广,在卢绾心目中一直是兄长的存在,刘邦在年轻时因为吃官司,经常四处躲避,卢绾也跟随在身边,他们二人虽非亲兄弟,但感情比亲兄弟还深厚。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也在沛县起兵响应,这时卢绾自然是跟随着的,当刘邦进关中被封汉王后,卢绾被封为将军,担任侍中,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刘邦赏赐,而且只有他能自由出入刘邦卧室,得到的赏赐丰厚无比,连萧何等人也不如他得到的赏赐丰厚,在垓下之战时,其他将领纷纷冲锋陷阵,只有卢绾的任务是安全而且战功却很大,胜利之后,论功行赏被封为太尉,而且卢绾能够自由出入皇宫禁地。

不久之后臧荼谋反,刘邦亲自剿灭,更是封卢绾为燕王,要知道汉初被封王的要么之前是一方诸侯,要么是为刘邦打下半个天下的韩信等人,连萧何、张良等人都没有封王,可见刘邦对于卢绾的信任和爱护。卢绾当时也不负刘邦的信任,在之后陈豨谋反时,刘邦和卢绾同时出兵,东西夹击陈豨,这时两人的关系是十分亲近的,卢绾对于刘邦也是心存感激的,陈豨派人向匈奴借兵求救,卢绾听说后也派使者前往匈奴,告知匈奴陈豨已经兵败,不要派兵救援,可是排出的使者张胜在匈奴遇到了臧荼的儿子臧衍,他劝告张胜,燕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安全是因为其他的诸侯经常造反,燕王作为刘邦信任之人有机会出兵,如果其他反叛势力都被消灭,那么下一个就轮到燕国了,如果让陈豨联合匈奴成功,等局势缓和,燕国就能长久存在了,也就是让燕国养寇自重,张胜听从了他的劝告就暗中劝匈奴出兵帮助陈豨。

卢绾在张胜回来后就怀疑张胜勾结匈奴就派人告发到刘邦那里,张胜听说后就将臧衍之策告诉卢绾,说一切都是替卢绾考虑的,卢绾竟然听信了张胜之言,就又为张胜开脱,说不是张胜谋反,刘邦对于卢绾的话是十分相信的,所以就没有追究张胜,之后卢绾又派人劝陈豨逃跑,之后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并不相信自己的兄弟会背叛自己,于是派审食其召卢绾入京,卢绾却心虚害怕,称病不去,后来审食其告知刘邦详情,刘邦非常气愤,又从匈奴降兵那里听说卢绾派张胜联结匈奴的情况,最终不得不相信,自己如此信任的兄弟真的背叛了自己,他派樊哙领兵攻打卢绾,之后又让周勃替代樊哙,恐惧的卢绾只能带领自己的亲信和家属逃到了长城附近。

其实卢绾只是想着自保,并没有谋反的意向,因为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消灭了除吴芮和卢绾之外所有异性诸侯王,卢绾跟随刘邦一辈子,对于刘邦是十分了解的,他想要让汉朝长治久安就得消灭其他威胁,可是对于刘邦是否会对自己下手,卢绾一念之差的相信刘邦会对自己下手,之后他也醒悟过来,带领自己的亲信和家属逃到长城附近就不在往匈奴方向走了,他想等着刘邦病好了,亲自到长安谢罪,可是等来的却是刘邦病逝的消息,卢绾伤心欲绝,再也没有机会求得自己兄长的原谅了,就带人去往了匈奴,过了一年就病逝了。可见卢绾后来是十分后悔的,他只想着自保,却铸成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他死后,他的后人仍然记着此事,他的妻子仍然返回汉朝,吕后也准备接见,但是还没见到面吕后也死了。

我相信卢绾对于刘邦是忠诚的,只是误听他人蛊惑,所以出此下策,他到死都想着能得到刘邦的谅解,如果刘邦等到了卢绾回来,相信他一定会谅解他这个兄弟的。在刘邦将死之时应该还是很怀念卢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