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问题”导向解决问题的方向

 lijd2016 2019-02-01

小年刚过,1月29日9时,一部暗访纪实片,拉开天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的序幕。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规定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河东区164个社区,135个不达标,有的把会开到大街上。”天津市委组织部拍摄的这部暗访纪实片,揭露的都是家丑,曝光的全是问题。天津市用一部暗访纪实片拉开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的序幕,勇于揭短亮丑,彰显了问题导向,用“问题”导向解决问题的方向。

用问题促“知”,把握群众需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暗访目的是通过秘密手段获得新闻事实。天津市的这部暗访纪实片,反映了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基层党建工作真实的声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群众反映问题,提醒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及时掌握群众的新需要、新诉求、新问题、新期待,围绕群众的需求推动基层党建,精准发力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善治水平。

用问题促“改”,推进作风转变。基层党建做得深不深、细不细、实不实,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天津市通过暗访,把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直接亮了出来。群众指出的问题,是反映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剖析问题、触及实质,找准“病根子”,开好“药方子”,实现“祛病强身”,让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战斗有力。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开展以访民生、解难题、促和谐等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服务,让党群关系“亲”起来。

用问题促“行”,激发担当精神。正视问题是态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是能力。透过群众反映的问题,应该看到,在新时代,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基层党建是以惠民化为目标的硬任务,党员干部要迎着问题上,在攻坚克难中体现担当和作为。要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重点问题作为“硬缺口”,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实现问题的“硬解决”,使工作成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问题导向是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树牢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导向作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