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廉有术

 水木_WH 2019-02-02

    王瀚林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如何守住清廉,古代清官廉吏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表现。

第一,如何平稳地行走于人情与廉洁之间?收送礼物的双方,如果往来的数额大致相等,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但这个尺度很难掌握。《后汉书·羊续传》载,东汉的羊续,是个正派人,他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某天,他见羊续生活过于清苦,便送来一条活鲤鱼。是收还是不收?也许有人认为收下很正常,因为焦俭是个好人,两人还是同事,送的礼并不重,而且并无所求,不过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但羊续认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收下这礼,后面的事情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这条“礼鱼”。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鱼拿给他看,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事情传开之后,府吏们折服于羊续的高风亮节,也都不敢送礼了。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明朝于谦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

第二,如何既守住清廉又不伤百姓真诚的感恩之心?《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载,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他离任时,当地百姓每人以百钱相赠。应该说,百姓完全出于感恩,没有任何份个之想。刘宠也是犹豫再三,收下吧,数额太大,也有违自己做人的准则,不收吧,却又不忍令父老乡亲过于失望,反复权衡,最后拿一文钱作为纪念,待出了山阴县界,他就把钱投到了江里。后来传说,这段江水自刘宠投钱后,变得更为清澈。于是,人们就将这段江取名为“钱清江”。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百姓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纪念这位清官。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举世佳,至今遗庙在江边。近来仕官多能者,世学先生拣大钱”。

第三,如何既守住清廉又不打破当时流行的潜规则?西晋时期的山涛虽位列三公,但《晋书·山涛传》记载:“旧第十间,子孙不相容”,这足以说明山涛是一个深谙自律、慎独之道的清官。陈郡人袁毅做鬲县县令时,为了得到提携,曾到京城洛阳大肆贿赂公卿大臣,厚礼自然也送到了山涛的府上。袁毅送给山涛的是百斤真丝,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份厚礼。山涛不愿接受贿赂,但鉴于当时的官场风气,不便拒礼而破坏官场“潜规则”得罪众人,于是,他命家人将真丝包好,贴上封条,悬挂于梁上,吩咐谁也不准动用,并训诫说:“自今日起,但凡有送礼者,均以此为率。”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第四,如何既守住清正廉洁又不得罪熟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就是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有的人虽然自身廉洁,但就是处理不好方方面面人情关系。对于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碍于情面;对于他们“出格”的行为举止,听之任之;对于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私利,也熟视无睹,甚至放任庇护,一事当前,总是碍于情面,顾及关系,以至于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甚至同流合污。怎样处理好这些事情,徐勉是一个好例子。据《梁书》记载,徐勉任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虞暠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公私分明,不在工作之外的时间谈与工作之事也是一种智慧。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第五,如何把各种可能到来的贿赂提前挡在门外?凡事防在先,坚守清廉也是这样。据傅维鳞编纂的《明书》记载,明代的范景文位高权重,很多人来求他办事。一位行贿不成的人曾劝他:“当官不谋私利,古今难觅了,你为何难为自己呢?”范景文斥责他说:“最大的私利,乃是保全生命,我不收贿赂,正是为此。你只见其利,不见其害,我为你感到羞愧!”为杜绝纷至沓来的亲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门上写下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故被百姓美称为“二不尚书”。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在清初梁维枢编纂的《玉剑尊闻》和邹漪编纂的《启祯野乘》中都有记载。,“高调”反对行贿受贿。这种“高调”不仅仅是广而告之,更是对自己坚守清廉的一种监督与约束。虽然史料中没有列举他拒绝请托和馈赠的具体事例,但是从官方史书《明史》中“苞苴(笔者注:以财物行贿)无敢及其门”的记载文字可以知晓,这种“高调”确实是产生了良好效果,“二不公”的美名也是名副其实。同僚为其勤政廉政所感,撰联相送,上联是“不受嘱,不受馈,心底无私可放手”,下联是“勤为国,勤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

第六,怎样正确对待同事善意的劝告以坚守清廉?明人都穆的《都公谭纂》记载了一个故事。明代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珠宝白银。巡抚于谦入京前,有同僚劝他:“你虽然不献金宝,但也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权作人情呀!”于谦却举起两袖,笑言,带有清风!并作《入京》诗一首:“绢帕磨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绢帕、磨菇、线香等虽不是贵重之物,但这些土特产皆是民脂民膏,岂能遭人祸害?我不贪不占、光明磊落,两袖清风正是我的本色,我守大节,更顾小节,怎会因此而失民心呢!他长期身居要职,但是一生清正廉洁,鄙视追名逐利。他不送礼、不行贿,更不受贿,因而,别人根本不去打他的主意。于谦在家过生日,没有人想着要去给他送礼,他感到问心无愧,心安理得,这在他写的一首诗里反映得很充分:“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第七,怎样管理好家人以守住清廉?南北朝宋人顾觊之,吴郡吴县人,曾做过刺史、吏部尚书等官职,是个刚正清廉且有骨气的人。顾觊之三儿子聚敛了大笔钱财,在家乡放债,许多人都欠他的钱。顾觊之对这种剥削老百姓的行为,屡加劝阻,但儿子不听。对于同事朋友这事好处理,但面对的可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怎么办?他想到一个妙计,到吴郡任太守后,对儿子说:“听说你还有许多钱放出去没有收回来,何不趁我当太守时帮你催促,叫他们把钱还你,我如不当太守了,你自己去讨要,就要难办的多了。你的债券都存放在哪里呀?”儿子见父亲主动帮助讨债,当然是再高兴没有了,立即把满满一柜子的借据都送去交给了父亲。顾觊之把儿子送去的借据,付之一炬全烧掉了,并命人到远近各处去公开宣布:“凡是欠了我家老三的债,一律不必再还了,大家请放心,借据已经烧掉了。”他的三儿子知道后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关起门来生了好几天闷气,事情也就完结了。

第八,怎样树立正气让人望而生畏不敢送礼而守住清廉?唐代李肇在所著《国史补》里说:“李廙为尚书左丞,有清德。”李廙虽然位高权重,但他生活俭朴,从不收礼受贿,其清正廉洁的凛然之气,朝野闻名。他的妹夫刘晏当时掌管钱财,他曾经拜访李廙,李廙请他到家里坐。刘晏走到门前,“见其门帘甚弊”,不禁暗暗吃惊,没想到他家居然挂着那么一条破旧不堪的门帘,实在是太简陋了,不要说挂在丞相家难看,就是放到平常百姓家也觉寒碜。就命令手下偷偷地测量门的长和宽,然后用没打磨过的竹子编成帘子,不加修饰,将要把它送给李廙。刘晏素知李廙的廉洁禀性,心想送他这样一件不加修饰的粗陋东西,或许他不会拒绝。刘晏多次去李廙家,都不敢提这件事就离开了。自然,这“礼”始终没送成。刘晏本是诚心去送帘的,可却“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不仅“不敢送”,而且还“不敢言”。照说,刘晏送的粗帘乃区区薄礼,何况又是亲友间的私交,有什么好害怕的?但他几次登门,反反复复掂量,最终还是作罢,打消了送帘的念头。这表明他对李廙十分敬畏,不敢在他的身上做出越轨的事来,同时也更表明李廙清廉之气咄咄逼人,以致别人“送礼”时心存戒惧,不得不畏而却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