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门,这两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至真至程 2019-02-05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门,这两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正月初二禁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都要带女婿回娘家,称为“回门”。民谚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这正与如今正月初二上午满街巷携夫牵儿回娘家的景象相映成趣。出嫁女回门有下列禁忌。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门,这两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第一:忌带回的礼物是单数

出嫁的女儿在初二这天回娘家时携带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是晦气的。在广州,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礼饼和糖果,由母亲分送邻居及亲友,一如过年的情景,此礼虽轻,但反映的情意却甚浓,是真正的“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外嫁女对娘家的殷切思念。

按传统风俗,此日外嫁女及丈夫只是中午在娘家用餐,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吃开年饭。

第二:忌不发红包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还须由娘家兄弟前来迎接,进家后要给小辈每人一个红包。

正月初三的禁忌

正月初三的禁忌是较特殊的,也很有特色。大年初三俗称为“赤狗日”。人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会带来不顺利,因此农历正月初三是凶日。

第一:忌外出和拜年

“赤”字有“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招致贫穷。所以人们一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家都不可以。万一以后这家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会怪你一辈子的。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在身上,来化解口舌。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门,这两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第二:忌吃米饭

大年初二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第三:忌扫地、乞火、汲水

大年初三又称为小年朝,即天庆节。在这一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传说宋代宫廷节日一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第四:忌打扰老鼠娶亲

这一条比较有意思,传说初三晚是“老鼠娶亲”的时间,这一天不要开箱柜,并且一般人都会尽早睡觉,以免打扰鼠辈亲事,俗称“你打扰它一天,它就打扰你一年”。

第五:忌不给老鼠“米妆”

当晚也会有“老鼠分钱”的习俗,即在家中角落撒盐、米、糕饼供鼠辈们享受。这些给老鼠的“米妆”,表示新一年里与老鼠共享收成。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门,这两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大年初三称为“猪日”又叫“小年朝”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年初三,又叫“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岔路口,以示送穷。

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