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合物极性判断知识小汇总

 啊鲁通 2019-02-06

极性是指整个分子电荷分离的程度,分离程度越大,极性越大。所以通常含有N、O、卤素等吸电子基团的分子极性会比较大,但需要注意,氯仿极性比二氯甲烷大,因为氯仿多一个吸电子的氯,但四氯化碳极性小于氯仿,因为这是一个对称结构,这有点类似拔河。


化合物的极性决定于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对于基团对物质极性的影响应该跟物质的结构有关,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上那个基团会使极性增大或减小,应综合分析,一般吸电子基团会使电子云发生偏移,产生极性,但是如果是对称的话,则物质可能为非极性的。


各类化合物的极性俺下列次序增加:
—CH3,—CH2—,—CH=,—CH三,—O—R,—S—R,—NO2,—N(R)2,—OCOR,—CHO,—COR,—NH2, —OH,—COOH,—SO3H


烷烃极性最小,因为其中的C和H的电负性差不多,电荷分离不明显。

烯烃有双键,极性比烷烃大。有的书上说双键是吸电子的,所以电荷有分离,我认为这只是从最终效果解释,理论上分析,可能是由于双键与周围的C-H键形成的超共轭效应导致电子偏向双键。


官能团转换与极性关系的讨论


溶剂极性顺序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