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怎样评价陆游84岁悼念唐婉的诗 ?
前言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流传甚广,他为这一段爱情写过的《钗头凤》和《沈园二首》是比较出名的诗词作品。题主所问的陆游老年的这首诗就不太出名了。 陆游(1125年—1210年)是个长寿诗人,虚岁活了86岁。在其生命将尽的岁月里,不仅仅写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写过《春咏四首》 ,念念不忘当年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根据第一首来看,当时陆游已经是耄耋之年 :
根据陆游的自注:
古人论虚岁,可见陆游当年已经85岁(虚岁)高龄。题主说的陆游84岁悼念唐婉的诗《春游》诗就是陆游《春咏四首》中的第四首。 一、春咏四首 (宋·陆游) 前三首都是回到沈园以前的行程,说了自己年老回归,时间是寒食节前后,乘小舟经过了兰亭与梅市一带, 第四首是进了沈园后的感慨。 1、第一首是平起仄收的近体绝句:
律诗的四种句式中“平起”或者“仄起”不是指第一个字,而是指的二个字,例如“方舟”不看“方”,而是看“舟”这个字。 前两句写现实中的景物,第三句用时间转折,第四句是全诗诗眼,今昔对比,故人不在,只剩下我陆放翁了。可以看作偷意于晏殊《木兰花》,晏殊曾经有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2、第二首 仄起仄收
熟、食、足、得,是入声字。首句“熟食从来少天色”,仄仄平平仄平仄,是格律诗中常见的变格。 第三句,城南藉草可痛饮,是比较常见的拗句,平平仄仄仄仄仄,例如南朝四百八十寺,救拗的方式是下句第五个字必须是平声:安得酒肠【如】海宽。 熟食,是寒食的别称。 唐朝杜甫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诗:“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藉草,“藉草枕块”是一个成语,出自《荀子·礼论》:"齐衰苴(jū)杖,居庐食粥,藉草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有悼亡之意。 3、第三首 平起平收
兰亭是王羲之的典故,梅市是梅福的典故,这两个地点和沈园一样,都在会稽,即今天的绍兴市。水仙翁不知准确的意思,或许是指”水仙伯“郭璞, 晋葛洪 《神仙传·郭璞》:“ 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郭璞是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更是风水学的祖师爷。 这一首是说,我陆游来了,坐在一艘飞速的轻舟之上,经过了兰亭路、梅市桥,去哪里呢? 4、第四首 平起仄收
目的地是沈园,陆游再一次来到了沈园。起句写景,沈园花开,多半都是当年的老朋友。当年有鲜花和美人相伴,可惜今天只剩下了白头老翁独自一人和花儿自言自语。 而唐婉早已经离开了人世,今日旧地重游,如何能够忍受那种彻骨的思念呢?尘缘如梦,时光似水,匆匆一去而不回.......... 二、悼亡诗的章法 悼亡诗是古人比较常见的题材,最著名的悼亡诗词有元稹的《遣悲怀》、苏轼《江城子》、贺铸的《鹧鸪天》等。从章法上看,大多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写眼前事 写悼亡诗,常常今昔对比,可以先写眼前景,对比往昔的美好回忆,然后抒发情感。例如陆游的这首《春咏四首 其四》:
陆游以前还写过《沈园二首》,第一首前三句也是眼前事,最后一句回忆和感慨。
2、先回忆 也有先回忆,再回到眼前,然后抒发情感,例如元稹的遣悲怀:
第一句回忆,然后承接回到现实,4567句都是眼前事,然后抒发感情。 3、先抒情 苏轼《江城子》上阕先抒情,下阕回忆过去,然后回到今天,以景结尾。
三、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1、31岁时的《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一出爱情悲剧,他们20岁结婚,3年后因为陆游母亲的反对而离婚。陆游一直到老也未能淡忘这一段感情,在陆游的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纪念这段感情的那首《钗头凤》:
这首词据说是陆游31岁时与唐婉分手几年后在沈园重逢时的感受,词中追忆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叹息被迫离异的痛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惋惜和无奈。传说唐婉也回赠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以后唐婉就去世了:
2、75岁时的《沈园二首》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中记载,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
《沈园二首》写于陆游75岁时,这时的唐婉早已经去世几十年了。 3、85岁的《春咏四首》 本文所说的陆游四首绝句 ,比起《沈园二首》时又过了十年,大概是1209年的春天。 结束语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陆放翁一生为情所困,终老也没有释怀。在写《春咏四首》之前的几年,南宋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陆游主张恢复中原的理想破灭。年老体衰的陆游回到了故乡山阴(绍兴) ,春天重游沈园写下了《春咏四首》,秋冬之际就身染重病,第二年的一月因病长逝。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成为爱国诗篇的千古绝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