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西方值民者如何用一千人統治幾百萬人值民地

 白力士 2019-02-08

說起值民,在我們印象中是總是充滿了血星,這是我們的固有的印象,其實從西方殖民者的角度看,他們是一批拿者生命開拓世界的創業者。他們在遠距離的航海中九S一生,面對陌生的荒野之地,還要去適應那裡的規則,唯一的優勢就是認知上的差異,是不是很像現在的創業者,甚至比我們現在的創業者面對的環境還要兇險。

創業者啟航

故事的主角埃爾南·科爾特斯是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偉大創業者,甚至有人認為,他是能跟成吉思汗相提並論的偉大征服者。科爾特斯僅僅率領一千多士兵,就征服了擁有幾百萬人口的墨西哥阿茲特克帝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他一路率領西班牙人征服了南美的墨西哥、瓜地馬拉,還有今天的美國加州,在北美洲南部建立了西班牙的統治。看完本篇,你會發現科爾特斯勝利的關鍵原因,不是武力,不是歐洲先進的軍事技術,而是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外交才能。對此,就連現代墨西哥的著名學者都深感佩服。

科爾特斯並不是第一批到達美洲的西班牙人。大約在公元1514年的時候,科爾特斯才跟著一個新上任的總督坐船抵達了中美洲的一座殖民城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在1492年,科爾特斯到的時候已經是20多年以後了。再加上這地方是西班牙人最先開闢的落腳點,周邊早就平定得差不多了。所以像科爾特斯這樣的人,一開始只能在城裡閒呆著。

雖然科爾特斯名義上是西班牙王國的士兵,但是像他這樣大老遠主動從歐洲過來的人,都是為了發財。發財的方法無非就是探索前人沒有發現的新區域,進行物資交換,一方面可以把歐洲的廉價手工藝品高價賣給當地的土著,另一方面,也可以劫掠當地的資源賣回到歐洲。所以說,如果天天在美洲閒呆著,絕不會有發財的機會。沒過幾個月,科爾特斯和身邊的人就坐不住了,他們決定到古巴的新殖民地去碰碰運氣。那時候,管理古巴的總督是個名叫迭戈·貝拉斯克斯的大奴隸主,一聽說科爾特斯他們前來投奔,非常高興,說要把從當地抓來的印第安人賞給他們。不過,科爾特斯並不領情。當時的殖民者其實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奴隸制,一派反對,科爾特斯這群人就反對奴役印第安人。由於理念不合,三年後,科爾特斯他們召集了一百多個沒有奴隸的人,一起出海搜尋新航路和新領地。

科爾特斯是真的反對蓄奴,這倒不是給這些殖民者臉上貼金。當時的西班牙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國家,而天主教的教義就是反對奴隸制的。所以,在西班牙殖民者里有反對奴隸制的人存在並不奇怪。不過,科爾特斯一行人反對奴隸制,不代表那些印第安人能分清他們和蓄奴的西班牙人有什麼區別。當時美洲的許多印第安部落都對西班牙人心存戒備,交流的時候如果一聽說是「東邊過來的」,當即就可能產生敵意。這一路上,科爾特斯等人是在跟印第安人的戰爭中渡過的。西班牙人雖然武器占據優勢,但人數不多,又缺乏食物、淡水這些補給品,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

多數人可能認為,西方殖民者每經過一個地方,肯定要血腥屠殺那裡的原住民。不過實際情況卻是,相比打仗,科爾特斯這幫人更樂意跟印第安人做買賣。因為印第安人不會造玻璃,更不懂得鑑別玻璃,把西班牙人的玻璃珠當成了寶石,所以科爾特斯他們只需要一些在西班牙那邊不值幾個錢的玻璃珠,就能換回價值連城的黃金首飾。既然有這麼一本萬利的生意,誰還會冒險去搶劫?更不會願意打仗了。不過,這幫西班牙奸商也有吃虧上當的時候。有一回,他們看到一群印第安武士拿著黃銅做的斧子,誤以為印第安人的斧子是用金子做的,一口氣用珠子換了六百多把。等他們回到古巴後發現,黃銅斧子都已經生鏽了,這才知道換回來的不是金斧頭。

到了1519年,古巴總督貝拉斯克斯眼見著科爾特斯這夥人換回了大批金子,也感到探索美洲有利可圖,就決定再組織貝爾納爾等人進行一次規模更大的遠征,還指派埃爾南多·科爾特斯作為遠征隊的主帥。

英雄崛起

第一次危機是他和古巴總督之間的矛盾。那時的科爾特斯三十多歲,剛剛結婚,過著奢侈的生活,但他的財務狀況其實比較窘迫。招募人馬、購買物資的錢,大部分都是他從別處借來的。為了這次遠征,科爾特斯抵押了自己在殖民地的全部家產,很有賭徒的作風。

這邊科爾特斯為了發財幾乎押上了一切,另一邊總督貝拉斯克斯卻有些後悔了。他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擔心科爾特斯會背叛自己。果然,科爾特斯剛率領遠征隊出發,貝拉斯克斯就反悔了。科爾特斯的遠征隊離港以後,抵達一個名叫特立尼達的小鎮。貝拉斯克斯派人給當地的鎮長送信,說自己已經解除了科爾特斯的職務,讓鎮長無論如何都要阻止科爾特斯起航。

這個時候,科爾特斯的精明強幹就體現出來了。他先是策反了遠征隊里那些總督的親信,利誘他們幫自己去說服特立尼達鎮的鎮長。然後他把說服分成了兩步。第一步是消除戒心,讓鎮長相信他根本沒有背叛總督的意思;第二步是施加壓力,暗示鎮長如果不放自己走可能會引發士兵譁變。憑著一番軟硬兼施,鎮長迅速被擺平。

解決了身邊的麻煩,科爾特斯又派人給貝拉斯克斯寫信,再次表明自己的忠誠。貝拉斯克斯這會兒就算不樂意,也拿科爾特斯沒有辦法,只能認可現狀。一場危機,就這樣被科爾特斯高明的手腕化解掉了。不過,經過這件事,科爾特斯和貝拉斯克斯之間也結下了梁子。

離開了古巴,科爾特斯就帶著艦隊去探索加勒比海域的科蘇梅爾島。島上的印第安人聽說西班牙人要來,早逃得空空如也。遠征隊里有一部分人在科爾特斯之前登陸,就跑到印第安人的空村子裡,像鬼子進村一樣搜颳了一番。吃了印第安人的幾隻雞,還抓了一對印第安男女。等到科爾特斯抵達村子,聽說了部下的所作所為,非常生氣地訓斥了他們,還下令禁止掠奪印第安人的財物。估計有不少聽眾會覺得科爾特斯是在做戲,畢竟後來的歷史大家都很清楚,拉丁美洲的大片領土都被西班牙征服了。其實,雖然後世的確有人質疑過科爾特斯的動機,但他的做法未必不是出於真心——因為在當時西班牙人所面臨的局勢下,和原住民結盟才是最好的選擇。

前面給大家講過,這些西班牙人拿玻璃珠就能換印第安人的黃金和糧食,沒必要明搶。而且遠征隊的人數處於劣勢,真激怒了當地的印第安人,就算打得贏對方,也可能被對方封鎖補給的戰術餓死。所以,科爾特斯在搜索完科蘇梅爾島以後,仍然遵循著這種外交策略:對美洲土著居民的態度一直都是能談判就談判,能講和就講和。科爾特斯還積極地在印第安人里尋找盟友,哪怕盟友只能提供一點糧食補給也是好的。

不過,遠征隊沿途遇見的幾個較大的印第安部落卻對科爾特斯不怎麼買帳,反而一再驅趕科爾特斯。既然科爾特斯這麼友善,為什麼又和一部分印第安土著處不來呢?這是因為,不論科爾特斯的外交手腕有多高明,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在某些問題上的衝突還是難以調和。比如雙方在信仰和習俗上的衝突。在科爾特斯所處的那個年代,多數西班牙人都是狂熱的天主教徒。在天主教的教義里,活人祭祀是被明令禁止的。可是同時期的很多拉美印第安部落,尤其是阿茲特克人,卻非常流行活人祭祀。這種祭神的儀式手段極其殘忍,常常要剖腹挖心,祭品的手腳也要被吃掉。西班牙人自然對此非常反感,他們還會設法妨礙祭祀。再加上科爾特斯這群人又是出了名地喜歡傳教,張口閉口都是對印第安信仰和習俗的攻擊,這就進一步激怒了印第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