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漢聲》黄永松先生写的《春趣》

 LYK乐观 2019-02-10
恭贺新春 吉祥如意 



《春趣》

台湾/黄永松

1、不脫嫌熱,脫後嫌冷,此乃春天。

2、不送不安,送後不廉,此乃春節。

3、不看失落,看後失望,此乃春晚。

4、不乘難歸,乘後難受,此乃春運。

5、不寫不甘,寫了不通,此乃春聯。

6、不炸不脆,炸後不膩,此乃春捲。

7、不吃嘴饞,吃後胃寒,此乃春筍。

8、不吹嫌悶,吹了嫌涼,此乃春風。

9、不下太燥,下了太潮,此乃春雨 。

10、不睡不困,睡後不醒,此乃春眠。

11,不做無趣,做了無力,此乃春夢。

12,不穿太土,穿了招搖,此乃春裝。

13、不去特想去,去了又後悔,此乃春遊。

14,不開太蕭條,開了互爭俏,此乃春花。

15,不動不是人,動了好羞人!此是春心!

16,綠色也是他,紅色也是他。此乃春色!

17,先看是季節,再看是歷史。此乃春秋!

18,字面是太陽,意思是母恩。此乃春暉!

19,過去經常有,現在真沒有。此乃春荒!

20,過去人牛拉,現在機器代。此乃春耕!

21,不編手心癢,編完怕人笑,此乃春趣。


【黄永松简介】:

     黄永松 1943年10月17日生于台湾省桃园县,1967年6月毕业于“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 现任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财团法人汉声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汉声数码股份有限公司总策划及艺术指导。

      1971年1月,黄永松受邀创刊《汉声杂志》英文版。接着,黄永松先后参与了《汉声》中文版、民间文化系列及文化丛书、童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近年来,“中国结”红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其中黄永松功不可没。1980年,为整理中国传统古老结艺,黄永松向无数的老奶奶学习编结法,从最常用的纽扣结、老床帐钩下的结饰,到故宫珍藏的玉如意挂的结饰,发现中国流传的结艺众多,但非常零散,黄永松和同事们对此进行程式化的整理,建立系统的理论,将中国编结艺术总结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其总结命名为“中国结”,出版《中国结》系列丛书。从此“中国结”的名字由台湾传遍全世界华人区,再传回祖国大陆。

      黄永松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编辑工作,并从中学习到很多。黄永松说:“《汉声》自创刊以来,中国文化便是关怀的核心,‘衔接传统和现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