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别人永远忠诚的秘诀

 百花A彩虹 2019-02-10

让别人永远忠诚的秘诀


这几年,反腐风暴猛烈,一些贪官污吏纷纷落马。

前几天,俺在街上偶遇了多年未见的一个朋友。这位朋友过去曾在一个小县城任过官职,在当地曾经炽手可热一时。不过,前几年落马,进去蹲了几年后,总算出来了。

两人聊天大约不过20分钟,俺听他抱怨就抱怨了19分钟半。

他抱怨他过去关照的人、提拔重用的人、曾经依附他的部属,都不怎么买他的帐了,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这位朋友让我想起了好几个故事。

清代的纪昀,记有一个笔记故事:

有一个高官死后,在阎王那儿控诉门生故吏忘恩负义。

阎王听罢,斥责他:种桃李者得其实,种蒺藜者得其刺。你当年所欣赏的都是依权附势之徒,现在权势倒了,你反以道义去责备他们,这岂不是凿冰求火?


让别人永远忠诚的秘诀


古时候,逄蒙跟羿学射箭,学得了羿的射箭技巧后,他便想,天下只有羿的箭术比自己强了,于是便杀死了羿。

孟子评价这件事说:“这件事,羿自己也是有罪过的。”

孟子的学生不太同意(主要是孟子没怎么教他们永找己因学说,哈哈)。

孟子说:罪过不大罢了,怎么能说没有呢?

于是,孟子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派濯孺子率军侵入卫国,因为濯孺子生病,打了败仗,卫国将领庚公之斯(这些名字怪怪的,俺又不敢乱改,只能将就用吧)趁机反击,追得很紧。

濯孺子一看对方追得紧,不仅长叹:我的病发作了,不能够拿弓,今天死定了。

他问给他驾车的人:追我们的人是谁?

驾车的人答道:是庚公之斯。

濯孺子大喜,说:是他吗?那今天我不会死了。

给他驾车的人很奇怪:庚公之斯可是卫国著名的射手,先生反而说不会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濯孺子说:庚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学的射箭,而尹公之他,是向我学的射箭。也就是说,庚公之斯应该是我的徒孙呢。而我深知,尹公之他是个正直的人,所以,他所选择的徒弟,也一定是正直的。

正说着,庚公之斯果然就追上来了,追近了,虽然张着弓,却没有射,只是问濯孺子:先生为什么不拿弓?

濯孺子说:今天我疾病发作,不能够拿弓。

庚公之斯说:我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又跟您学的射箭。我不忍心用您的箭术反过来害您。不过今天这事是国家的公事,我不敢不做。

于是庚公之斯抽出箭,在车轮上敲打了几下,把箭头敲掉,发了四箭,然后就回去了。


让别人永远忠诚的秘诀


不得不承认,孟子老先生讲的故事中的人名复杂了一些,但是,道理是清晰的。

孟子评价羿和逄蒙、濯孺子和庚公之斯,核心的思想,就是永找己因。

种玫瑰者得花,种蒺藜都得刺,这世上的人际关系,都是有因果的。

正如纪昀那个笔记故事,你喜欢欣赏依权附势之徒,现在权势倒了,不永找己因,反而以道义去责备,这岂不是缘木求鱼?

如果永找己因还只是第一层分析,那么,还可以再深入分析一层。

如果你认为你曾经施恩之人背叛了你,那么,你至少已经犯下了三个错误:

一是交友不慎,择人不当。

二是你教坏了别人,示范不当。

三是违反了永不依赖原则。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施恩不望回报,那又何必耿耿于怀所谓的背叛?

有依赖,才有背叛。永不依赖,永无背叛。

如果当年就按永不依赖原则处理你和别人之间的关系,怎么会有现在的满腹牢骚、人际矛盾和际遇?一个人,当然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朋友等人际关系,某个时间段内甚至可能会依靠他们,然而,俺强调的,是不能过于依赖对方,甚至依赖成瘾,甚至依赖到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意识和人格。这种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病。

真正独立自由成熟的人,一定是永找己因的,一定是永不依赖的。

因此,永远忠诚,永无背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