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头痛急性期药物治疗

 369蓝田书院 2019-02-11

Ref: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0):721-727.

1.治疗目的:

  • 快速,持续镇痛,减少头痛再发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

2.常用的偏头痛发作期治疗有效性标准:

  • 2h后无痛;

  • 2h后疼痛改善,由中重度疼痛转为轻度或无痛(或VAS下降50%以上);

  • 疗效具有可重复性,3次发作中有2次以上有效;

  • 在治疗成功后的24h内无头痛再发生或无需再次服药。

3.急性期药物评价及推荐:

  • 非处方药(非特异性药物)(见表3)

(1)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剂型有口服剂(片剂、混悬液、混悬滴剂)、肛门栓剂及注射液多种,可满足不同患者人群的需求。本药可用于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者,3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也可应用。

(2)布洛芬: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3)萘普生:萘普生有口服剂、肛门栓剂及注射液。口服:250~1000mg,直肠给药:1次250mg,静脉给药:275mg,可用于6岁以上或体重25kg以上的儿童。

(4)双氯芬酸:双氯芬酸有口服剂、肛门栓剂及注射液。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起效较快,最好于饭前吞服。服用胶囊起效更快,且胶囊疗效优于片剂。双氯芬酸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疼痛及相关症状(I级证据),但应注意肝损伤及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5)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剂型有口服剂、肛门栓剂及注射制剂。泡腾片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片剂,每片0.3g或0.5g,服用时放入温水150~250ml中溶化后饮下,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药丸困难的患者。阿司匹林赖氨酸盐(赖安匹林),可用于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次0.9~1.8g。10岁以上的儿童可单用阿司匹林或与甲氧氯普胺合用。

(6)复方制剂:常用复方制剂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双氯酚酸与咖啡因的复方制剂。其中合用的咖啡因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的分解破坏,使细胞内的cAMP增加,从而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收缩脑血管减轻其搏动幅度,加强镇痛药的疗效等。要注意,合用的咖啡因会增加药物依赖、成瘾及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

(7)其他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苯二氮䓬类、巴比妥类镇静剂可促使镇静、入睡,促进头痛消失。因镇静剂有成瘾性,故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阿片类药物有成瘾性,可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并诱发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故不予常规推荐。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头痛者,在权衡利弊后使用。肠外阿片类药物,如布托啡诺,可作为偏头痛发作的应急药物,即刻镇痛效果好(Ⅲ级证据)。

  • 处方药(见表4)

(1)曲坦(triptan)类药物

曲坦类药物为5-羟色胺1B/1D受体激动剂,能特异地治疗偏头痛的头痛。目前国内有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利扎曲坦,那拉曲坦、阿莫曲坦、依来曲坦和夫罗曲坦国内尚未上市。曲坦类药物在头痛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但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出于安全考虑,不主张在先兆期使用。与麦角类药物相比,曲坦类治疗24小时内头痛复发率高(15%~40%),但如果首次应用有效,复发后再用仍有效,如首次无效,则改变剂型或剂量可能有效。患者对一种曲坦类无效,仍可能对另一种有效。

舒马曲普坦:有口服剂(片剂、速释剂)、皮下注射剂、鼻喷剂及肛门栓剂,其中100mg片剂是所有曲坦类的疗效参照标准。皮下注射舒马曲普坦6mg,10分钟起效,2小时头痛缓解率达80%。

佐米曲普坦:有2.5mg和5mg的口服和鼻喷剂。药物亲脂性,可透过血脑屏障,生物利用度高。口服40~60分钟后起效,鼻喷剂比口服剂起效快。

利扎曲坦:有5mg和10mg的普通和糯米纸囊口服剂型。推荐10mg为起始剂量,若头痛持续,2小时后可重复一次。口服作用快速,头痛消失与疗效维持在所有曲坦类药物中最显著,头痛复发率较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和那拉曲坦低。

(2)麦角胺类药物

麦角胺类药物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历史很长,但判断其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却不多。试验多使用麦角胺咖啡因合剂(分别2mg和200mg或1mg和100mg合剂)。与曲坦的对比观察证实其疗效不及曲坦类。麦角胺具有药物半衰期长、头痛的复发率低的优势,适用于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另外,极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因此应限制药物的使用频度,不推荐常规使用。

(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

    CGRP受体拮抗剂(gepant类药物)通过将扩张的脑膜动脉恢复至正常而减轻偏头痛症状,且该过程不导致血管收缩。部分对曲坦类无效或者对曲坦类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能对gepant类药物有良好的反应。

(4)复方制剂

    麦角胺咖啡因合剂可治疗某些中重度的偏头痛发作(Ⅲ级证据)。要注意合用的咖啡因会增加药物依赖、成瘾及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

4.选药原则

应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药物选择的方法有:

①分层法:基于头痛程度、功能受损程度及之前对药物的反应选药。

②阶梯疗法:每次头痛发作时均首先给予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如治疗失败再给予特异性药物治疗。

分层法治疗组不良反应稍高于阶梯法,但不良反应均较轻,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感觉异常等常见的曲坦类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使用应在头痛的早期足量使用,延迟使用可使疗效下降、头痛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比例增高。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时,应选择胃肠外给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

不同曲坦类药物在疗效及耐受性方面略有差异。对某一个体患者而言,一种曲坦无效,可能另一曲坦有效;一次无效,可能另一次发作有效。由于曲坦类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麦角类,故麦角类药物仅作为二线选择。麦角类有作用持续时间长、头痛复发率低的特点,故适于发作时间长或经常复发的患者。

为预防药物过量性头痛,单纯NSAIDs制剂的使用在1个月内不能超过15天,麦角碱类、曲坦类、NSAIDs复合制剂则不超过10天。

Ref: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0):721-727.


图片丨蔓

编辑丨WONDERFU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