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月 初 七 2月11日是正月初七,这一天在古代尤其被重视,因为是“人日”,即人类的生日。 汉朝东方朔《占书》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世间生灵万物,第七天造出了人,这一天便是人类的生日。那么,“人日”当天有哪些民俗呢? 文化学者、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表示,古代“人日”有戴“人胜”头饰的习俗,从晋朝开始剪彩为花、为人,贴在屏风或窗户上,或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在这一天,北方民间有吃“记性火烧”的习俗。在火烧烙好后吃之前,在上面用筷子扎七个窟窿——称为“七星”,与“记性”谐音——意在让孩子长记性,学习进步。 “正月初七‘人日’是极富人文精神的节日,旧时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朝之后,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登高大宴公卿。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天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谭汝为介绍说,古人在“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安心在家团聚。时至今日,在外游子年前回家,一般过了“人日”才远走他方。 同时,谭汝为告诉记者,古代正月初七,还是“主”小人儿(小孩子)的日子,相当于今天的儿童节。在这一天,许多地方民俗是家家户户吃面条,谓之“拴小人儿”,寓意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在正月初七这天,孩子们可以尽情嬉戏、肆无忌惮。因为不管怎么闹腾,大人们都不会打骂,因为这天是孩子们的节日。 按天津年俗,从大年初一至正月初七,是乡亲、邻里、同事拜年的高潮期,“恭贺新禧”“恭喜发财”,拜到就好。春节期间,城里城外人头攒动,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拜年人,锣鼓劲敲,花会走街踩高跷,年味儿浓郁。 作家冯骥才曾感叹:“中国大城市的年味儿,首推应是津门。”究其原因——历史上天津是个码头,码头的人心盛;天津是个商埠,商埠人喜好人气儿;天津也是个市井的城市,市井的人有烟火气,崇尚生活本身。 |
|
来自: lionlfslf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