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推荐只有39岁的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2019-02-11 地图帝 清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下指阴历),李鸿章出任代理江苏巡抚。这一年,李鸿章虚岁也只有39岁。清朝有十八行省,江苏巡抚李鸿章在十八位巡抚中是年龄最小的。 李鸿章能当上江苏巡抚,离不开他的恩师曾国藩心思缜密的谋划,或说是无奈的选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31岁的咸丰帝驾崩于热河,6岁的同治帝继位。慈禧和肃顺的斗争白热化,影响到了江南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颓势明显的太平军趁机反扑,大军杀向上海。太平军要拿下外商云集的上海,一则钱粮有了保证;二则可以直通大海,避免被清军闷死在内陆。 时任江苏巡抚的薛焕驻在上海。薛焕虽然有华尔洋枪队的协助,但太平军人多势多,上海日渐不敌。上海士绅联名找曾国藩,请湘军救上海,愿意每月奉银十万两以充军费。 曾国藩本来对救上海没多大兴趣,他只想攻克天京。李鸿章把上海的重要性告诉了曾国藩,意思是想让曾国藩保举自己去上海,去争争江苏巡抚的位子。 曾国藩动心了,但他却想派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去救上海,李鸿章当副手,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没想到曾国荃只盯着天京城,一心要破城立大功,比其兄对上海更无兴趣。 曾国藩又想让大将陈士杰去救上海,可陈士杰也不愿意去。曾国藩没办法,只好把这个肥差送给了李鸿章,承诺保荐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在家乡安徽征兵,组建淮军。曾国藩一声令下,李鸿章率军开赴上海。江苏巡抚管着富甲天下的江苏钱粮,有了江苏这个钱袋子,曾国藩就有本钱和朝廷扯皮。曾国藩打太平军,曾经有段时间缺钱,到处低三下四求人,差点没把曾剃头难为死。 李鸿章知道这将是自己仕途的重大转折,李鸿章不惜代价也要拿下太平军。老李的军事才能确实厉害,他带了7千名准军,在上海打败了2万太平军。 李鸿章一战成名,朝廷士气大振,同时也挫败了太平军继占领苏州之后,再占领上海的计划。 曾国藩推荐李鸿章任江苏巡抚,前提是李鸿章必须打胜仗,否则曾国藩不好意思开口。李鸿章取胜后,曾国藩就有了底气,上折子弹劾薛焕。说他在职无能,不如李鸿章。同时,曾国藩以警告的口气告诉朝廷:李鸿章手下有5千名水军,我再给他7千步兵,就可以确保上海的安全。意思很明白:朝廷不用李鸿章,上海丢了,饿死朝廷活该。 清廷要剿灭太平军,旗营和绿营兵早就指望不上了,只有湘军能做到。所以,曾国藩的面子必须要给,很快,朝廷就下诏让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年底转正。 在诏书中,朝廷给足了李鸿章面子,把薛焕骂得一文不值。 李鸿章在39岁时平步青云,成了方面大员。江苏巡抚看似比总督要低,但就重要性来说,要大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总督。 李鸿章控制江苏,对曾国藩也是有利的。两江是朝廷的钱粮重地,而江苏又是重中之重。拿下江苏,曾国藩的腰杆子更硬了。事实上,曾国藩也确实密令李鸿章:在上海尽可能的为湘军多捞钱。 而当李鸿章真的控制江苏后,曾国藩心里最讨厌的,无疑是弟弟曾国荃,以及陈少杰。如果不是这两个人眼光短浅,曾国藩万不会把如此重要的江苏交给李鸿章。李鸿章能力有,但他并不能算是百分之百的湘系,只不过羽翼暂时未丰,不得已才站在自己的屋檐下。只要李鸿章有点机会,他就会展翅高飞。出任江苏巡抚,对李鸿章来说,就是人生一次质变,为李鸿章日后能成为天下第一人(人臣)打下基础。 当然,李鸿章和曾国藩毕竟是师生关系,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汉族地主阶级)的不同阵营。李鸿章即使想脱离曾国藩的绝对控制,也不可能以慈禧为主的满洲亲贵站在一起。对曾国藩来说,让李鸿章当江苏巡抚,远比满臣或慈禧的亲信汉臣当江苏巡抚,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
|
来自: Confucius365 > 《盘点与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