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溯源龙文化---------10

 温情海洋 2019-02-12
        道家随后出列子和庄子。列子,授之道,别于杨子,杨子察内而贵命爱身,列子察天悟于天道,非世传之虚静。“虚者无贵也”,是天道之本,无虚则无实,正是阴阳五行之转化,所以阴阳五行必须用动词来理解,若用名词理解就有南辕北辙之故。“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就不难理解了,只有真正做到虚以待实,万事可为,才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传承中出现的正解和谬论,才能够看清历史源远中孰清孰浊。
       ” 无时不生,无时不化",  这样的哲理性描述,在阴阳五行理论下,变得简单易懂,这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一面。龙文化,是阴阳五行做基础,不建立于此,理解和认知,就会产生许多困难,困惑和一知半解。贵虚待有实,才是本原,为虚而虚,为之废。“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守本原,以虚待之,及于物,物职所化,才能够真正进入事物内部,认知事物,才能够驾驭并创新事物,而后才是“知而忘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贵虚思想直接影响道家的发展,从而引出庄子出世。
        庄子继承前人在道的认知上的天道本原,因此才有“小知不及大知”,“乘天地之正”,“以游于无穷”,认知在本原,天道自成,才开拓出对宇宙的认知,否则,偏离天道本原,就不可能出现对天道为一的理解,更没有宇宙苍茫间才会有的瑰丽景色,更不会有“绝云气,负青天”的奇幻景象,这一切是建筑在宇宙概念上的。所以庄子,把一切道家文化的认知进行发展,开始有了具体性,形象性,条理性的文化内涵,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的结果,预示着中华文明鼎盛的时刻的诞生,同时也奠定了庄子在道家和中国文化上具有丰碑性的地位。
        而在对待事物认知上“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才形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终有天人合一之发端。如何在认知上做到天人合一呢?就是用于“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这还是道家本原的以虚待实,不虚静如何认知事物,更谈不上通达事物。世人多以己心度人待事,人非己,己非人,这是产生矛盾和分歧的根源所在,以虚静待人,不以己心待人,用客之道待人,用物之道待物,则人人为客,物物皆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