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粒效应》: 一个更年轻,更健康,更长寿的革命性方法

 云雾山中986 2019-02-15

第一讲:一个有关衰老的最新理论

今天开始咱们说一本新书,《端粒效应》( The Telomere Effec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 Longer )。

此书第一作者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因为对端粒的研究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现在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第二作者埃利萨·埃佩尔(Elissa Epel)在同一所大学从事精神病学研究。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埃利萨·埃佩尔)

这本书说的是衰老的秘密。人到底是怎么变老的?我们到底能不能延缓衰老?你肯定已经听说过各种说法,现在看来,这个端粒理论最靠谱。关于“染色体端粒的长短跟人的寿命有关系”这个理论我几年前就听说了,咱们专栏在《贫困病》和《心态年轻,你就真的年轻吗》这两篇文章里也提到过,相关的研究非常多,但是把所有研究综合在一起,给一个系统性的说法,这是第一次。

这本书今年1月就出版了,我感到有点对不起专栏读者,因为我对生物和医学关注度不够,最近才读到 —— 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这本书将一次性地改变你对“衰老”的认识,而且有可能深刻影响你未来的生活。我甚至敢说,《精英日课》专栏的订阅费是199元,你只看这一本书的解读,就能值回票价。 

1.衰老,快与慢

人人都想抵抗衰老,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衰老是一个客观规律。咱们看看下面这张图 —— 

图中说的是美国不同年龄死于各种疾病的人数。五十岁以前的人几乎没什么病,一过五十岁各种病都来了。老人得病并不是因为运气不好,也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事儿,根本原因就是老了。衰老是个系统性的过程,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在变老。

你不服不行。

可是我们观察世界上的人,总有些人老得比一般人慢。那就算一定要变老,我们能不能老得慢一点呢?

以前主流的答案,是这主要是遗传基因决定的。比如杨振宁先生就经常跟记者说,他家的基因好所以他身体特别好。我们看杨振宁先生82岁还能跟翁帆女士结婚,今年已经90多岁了,还很健康,也许等翁帆老了杨振宁还活着。所以基因好没办法,确实厉害。

但另一方面,环境肯定也有作用。人身上任何一个功能的表达都不是基因单独决定的 —— 基因仅仅是提供子弹,这个子弹能不能打出去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生活方式肯定有用吧?中国有个传说,春秋时代伍子胥因为被人追杀,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巨变,竟然一夜之间白了头。这个故事很夸张,可是我们经常观察到,很多人在生活压力之下,在人生中某一段时间就是会加速衰老。

既然不好的生活能让人加速衰老,那似乎就应该有什么“好的”生活能让人减缓衰老。

对此民间有很多经验和说法,有人说锻炼使人年轻,有人说心态好使人年轻,有人说吃补药使人年轻 —— 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根据。

想要真正理解衰老,我们需要分子生物学。人之所以变老,是因为身上的某些细胞不再更新了。 

2.端粒的效应

有个著名的哲学典故,说从前有一条船,你每天换一个零部件,直到把船的所有部分都替换成新的 —— 那请问,这条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人体差不多就是这条船。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都有细胞在不断地被更新替换,表面看来人还是这个人,但是细胞都已经换过好多遍。等于说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几乎就是一个新人。如果能这么一直保持更新,你就不会老。

细胞是通过分裂更新的。问题就在于,有些细胞只能分裂这么多次。一定次数之后,这个细胞就不再更新了,它会失去作用,它对应的组织就会衰老,人就老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分裂次数的限制呢?原理就在于“端粒”。

咱们先复习一下最简单的中学生物知识。人体的每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包含一个人的完整遗传信息,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代表遗传信息编码,是碱基对组成的双螺旋结构。所谓基因,就是染色体上一段一段的 DNA 序列。我们还知道,DNA 的碱基一共有四种,分别是 A、T、C、G,其中 A 总是和 T 配对,C 总是和 G 配对。

“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端粒上的 DNA 不参与编码,序列固定不变,一条链总是 TTAGGG 循环,配对的另一条链总是 AATCCC 循环 ——  

如果这个图像不太好理解,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而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儿,把鞋带给包起来 —— 

科学家以前就知道端粒的存在,但真正确定端粒结构,正是这本书的第一作者布莱克本在1975年的发现。

到1980年代的时候,还是布莱克本参与研究,发现端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了保护 DNA 序列的作用。

每一次细胞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每次复制染色体的时候,端粒内侧的 DNA 是全面复制,但是端粒那一段的 DNA,每次都会少一点。这就是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变短一点。等到端粒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就没有了,染色体就不能正常复制,细胞就不能分裂了。 

如此说来,人变老的本质原因是端粒变短了。一个典型的人,刚出生时候的端粒长度是一万个碱基对,到35岁的时候就剩下7500个,到60岁就剩下4800个。

每个人的端粒变短速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人衰老的速度不一样。很多研究证实了这个判断。下面这张图就是端粒长短和各种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  

(横坐标是端粒长度,10为最长;纵坐标是各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

我们能看出来,端粒越短,人就越容易患病而死。还有一个研究,选取一些人做了端粒长短的测试,把这个测试结果保留,然后看这些人在未来三年身体会怎样。结果很明显,当年端粒越短的人,三年之内得病的就越多。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

如此说来,看一个人老不老不能看出生年龄,得看他端粒的长短。

现在有更进一步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影响你皮肤的老化程度、有多少白头发、心肺功能、骨头情况,而且还影响你的认知能力。包括阿兹海默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都可能端粒变短导致的。

为什么有些老人长寿?因为他们的端粒长。咱们再看一张图,这是不同年龄的人,端粒的长度 ——  

这张图是对多个人统计的平均结果。从出生开始,年龄越大的人端粒就越短。75岁的人平均端粒长度达到最短,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年龄。

但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过了75岁以后,反而是年龄越大的人端粒越长呢?这就是“幸存者偏误”!是只有端粒足够长的人,才能活过75岁。可能是基因好,也可能是别的原因,长寿老人的端粒特别长。

有个13岁的小女孩,满头白发,步履蹒跚,各项生理机能都退化了。结果一查,一个特殊基因导致的端粒失调。她的身份证年龄很小,但她已经是一个老人。

所以这一切都在于端粒。细胞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端粒决定了我们的宿命。

不过布莱克本有个好消息 —— 端粒其实是可以再次变长的。 

3.端粒酶

这一次又是布莱克本!1984年,布莱克本偶然在实验室发现,端粒有时候不但没缩短,反而还变长了一点。布莱克本赶紧寻找端粒增长的机制,很快她的一个学生就分离出来一种酶 — 他们把它命名为“端粒酶”。

人体中本来就有端粒酶。端粒可以通过端粒酶复制 DNA,从而减缓变短,甚至实现增长。下面这张图就表现了在端粒酶供应充分和端粒酶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每一次细胞分裂之后,端粒的长短变化。 

(左边,端粒酶供应充分;右边,端粒酶供应不足)

只要有充足的端粒酶,细胞就能一直分裂下去!问题就在于,人体中端粒酶的活性经常不足。

那你可能马上就想到一个问题 —— 我如果吃点什么能加强端粒酶的药,不就逆转衰老了吗?

这样的药的确存在,而且现在有卖的,但是布莱克本警告说,你不应该吃这个药。端粒酶如果过多,某些原本不该继续分裂的细胞也会继续分裂 —— 癌症就是这么来的。端粒酶不足,人会变老;端粒酶过多,人会得癌症。事实上有人正在研究怎么用控制端粒酶的方法治疗癌症。

只有靠人体自身机能生产端粒酶,才能刚好控制在危险线以下,不导致癌症。

我们再回到刚开始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变成了:到底什么东西影响了人体自身的端粒酶?为什么有些人的端粒就这么长呢? 

4.一个希望

这本书的第二作者埃佩尔,本来就是一个从事心理压力研究的学者。她在研究中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长期照顾家里生病的孩子的妈妈们,看上去都老得特别快。看来似乎是生活压力导致了变老。

埃佩尔听说了布莱克本关于端粒的研究,她联系布莱克本,说你能不能测量一下这些妈妈们的端粒长度。布莱克本这时候正好在想办法研究有什么外界因素能影响端粒长度,两人一拍即合。

她们找到很多长期照顾患病孩子的妈妈,做了端粒测量,然后她们发现三个事实。

第一,总体来说,一个母亲照顾孩子的时间越长,她的端粒长度就越短。

可是也有一些母亲,照顾孩子时间很长,但是端粒似乎也没有缩短太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关键在于你“感觉到”自己承担了多大的生活压力。

第二个事实就是,那些感受自己照顾孩子的压力特别大的母亲们,端粒是最短的。

第三,这些感受到压力最大的母亲,她们的端粒酶的活性也是最差的。

的确是生存压力让她们老得这么快。这就解释了我们前面说的“伍子胥问题”,为什么有人会加速衰老。 

| 由此得到

咱们梳理一遍逻辑链条:

  1. 衰老是因为细胞不再分裂更新了;

  2. 细胞之所以停止分裂,是因为受到端粒长短的限制 —— 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

  3. 端粒酶的存在甚至有可能让端粒延长!但是人体的端粒酶的活性会变差,会不够用。

  4. 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会恶化端粒酶,加剧端粒变短,从而加剧衰老。

为什么有的人老得快,有的人老得慢?基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生活压力。咱们上周在《满足感管理》这期专栏刚讲过,压力会破坏大脑中的多巴胺 D2 受体,从而让人更容易对毒品和食物上瘾。现在我们又知道能让人变老。

可是人生难免都有压力!这个苦你不吃也得吃。

那这怎么办呢?埃佩尔的工作,恰恰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压力 —— 或者说,怎么“感受”压力。


第二讲:压力的一念之间

咱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假设你在某个公司工作,平时就很忙,经常加班,你感到有点劳累,但还能应付过来。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你一方面希望能更进一步,另一方面也有点担心被裁员。有一天,老板突然宣布,明天要搞一个员工能力考核,考得好的升职加薪,考得差的就要被裁。请问你此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现在科学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你面对像这样的局面时候的心态,决定了你变老速度的快慢。 

1.压力的因果

上次我们说到,人类衰老的机制在于染色体的端粒变短。每个人的端粒变短速度快慢不一,而两位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压力会加速端粒变短。

下面这张图是研究者对那些长期照顾生病孩子的妈妈们的端粒测量结果。总体趋势是清楚的:一个妈妈照顾孩子的年头越长,她的端粒就越短。 

(横坐标是照顾了多少年,纵坐标是端粒长短)

这个局面你想想都难受。一对夫妇高高兴兴地生了个小孩,结果孩子有先天性的生理疾病,从小就需要特殊照顾,长大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他们义无反顾地决定把孩子养大。妈妈辞职在家照顾孩子。这是个没有下班时间、没有休息日,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希望的工作。孩子24小时随时都可能需要她,没完没了地打针吃药,没完没了地约见医生、讨论病情、换医院、做各种决定,还要想办法给孩子一个尽可能完整的人生。

即便把这些妈妈的年龄、自身肥胖程度这些因素都排除掉,这个趋势也非常明显:照顾孩子的时间越长,妈妈的端粒就越短。

科学家看到这样的相关性关系,总要问一问到底能不能确定因果性:是压力导致了端粒短,还是端粒短的人更容易感受压力?而这张图说的是承受压力的时间和端粒的关系,因果是确定的 —— 一个母亲的端粒长度总不可能决定她孩子的患病时间长短,所以一定是压力时间决定了端粒长度。

研究者采访这些妈妈,她们说压力的感受就好像胸口有一块巨石、胃打了个结、肺部有个什么东西挡着无法呼吸、身边随时有人要攻击她一样。

这已经不仅仅是心理压力了,这是明显的生理反应。 

2.威胁和挑战

虽然总体上都受到了压力的影响,但是这些妈妈们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有些妈妈照顾孩子的时间很长,但端粒变短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两位作者说, 关键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你对压力的感受。

端粒变短,并不是对压力的反应 —— 而是对“你对压力的反应”的反应。

各种研究,包括在实验室里直接对受试者进行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人对压力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反应叫“威胁”。如果你走在丛林之中,手无寸铁,突然跳出来一只老虎要吃你,你感到非常害怕,你的反应就是对威胁的反应。

你的血管会收缩,你的血流量会减少。你的肾上腺会释放皮质醇,给你带来更多的葡萄糖。你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你的迷走神经的活动会下降,这使得你的表情变僵硬。你可能会感到无法移动,你的手脚冰冷,你甚至想释放一下膀胱。

昨天我们说到压力会导致加速变老,咱们专栏的读者“我若为王”就问,既然压力这么不好,为什么感受压力的基因还都流传下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这种压力反应,是在做好被吃的准备。这些生理变化,会让你在被动物咬一口的情况下,流的血少一点,疼痛感小一点。如果你侥幸活下来,你受的伤就不至于太严重。

而正是这些生理反应,让你的端粒变短。具体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让端粒变短的,跟端粒酶有没有关系,书里没有讲,我想现在科学家应该还不知道。统计学的证据是,实验室里越是容易产生这种“威胁”反应的人,端粒就越短。

威胁反应还包括焦虑感和羞耻感。甚至事情还没发生,仅仅是想到要面对这样的压力,人就会有这些反应。

第二种反应叫“挑战”。同样是面对一只老虎,如果你不但不害怕,还把这当做一个成为打虎英雄扬名立万的机会,你的生理反应就会不一样。

你的心率还是会增加,你的肾上腺还是会释放皮质醇,可是你的血管没有收缩,你的血液中含氧量提高了,你现在有更多血液流向大脑和四肢,你把全身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准备战斗。你感到很兴奋。

这也是那些最成功的运动员面对重大比赛时候的感觉。他们把威胁变成挑战,把压力变成动力。如果你能保持这样的心态,你的端粒就会很长。

面对压力人的端粒变短速度,取决于你的“威胁”感和“挑战”感各占多少比例。 

那这两种反应又是从哪来的呢?也许第二种人本来就身体好、实力强大,所以才敢于迎接挑战!但是布莱克本和埃佩尔说,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选择的。

3.一念之间

我以前听说过一个研究。某著名大学,大概是普林斯顿,用刚入学的新生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是给新生组织了一次考试,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威胁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个考试是看看你们到底够不够资格上普林斯顿;而“挑战组”的学生们则被告知这次考试的试题很难,是为了看看他们到底能优秀到什么程度。

结果是挑战组的成绩大大好于威胁组。《端粒效应》说,这种研究还有人做过很多。仅仅是一个心态的不同,仅仅是你怎么看这个事件,就决定了你的表现。

我以前听说这些研究就觉得这也太玄了 —— 但是你考虑到血液流量都变了这种生理反应,这些结果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人的感情不是平白无故冒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从小被父母虐待、被同学欺负,那可能就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思维习惯,面对压力就更容易触发“威胁”反应。但既然实验者一句话就能把受试的学生影响到不同的心态上去,也许每个人都可以主动改变心态。

书中举了个运动员的例子。有个美国女短跑运动员一到大赛就紧张,各种生理反应,她就找到一位专门辅导职业选手的运动心理治疗师,说我能不能不要这个压力。

治疗师说你不能不要压力啊!有压力你的心跳才能变快,你的血液流量才能增加,你才能更好地发挥啊。你要做的是把威胁变成挑战 —— 下次感受到压力,你要对自己说这很好,我有压力了,我正好利用这个压力带来的生理反应投入比赛。结果她成绩果然提高了。

所以关键就在于你对压力的反应是威胁还是挑战。再想想咱们一开头说的那个公司的考核,你的正确态度是把这当成一个升职加薪的好机会。也许你实力不行挑战失败,但至少你的端粒没受损失。

这招对长期照顾患病孩子的妈妈们也有用。生活不会永远都处在压力状态,总会有些间隙,人总有自由决定自己怎么想。

但不幸的是,在实验室里,的确是这些妈妈们更容易触发威胁反应。短期、间隔的压力能锻炼人的抗压水平,但人需要休息。放松、冥想之类的方法可以减压。人不能一直都是兴奋的挑战姿态,感到威胁也是本能。调整心态这个方法很有用,但长期不断的压力,也许还是会让人端粒加速变短。

不但是端粒,长期的压力感还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还会让人更容易得上什么炎症。压力感,是健康的大敌。

书中提供了几个实践证明有效的消除压力感的方法。 

4.减压方法

人生最严重的一种威胁是身份认同威胁。比如一个人没有通过什么考试,或者被公司裁员了,他就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身份认同。本来我认为我是个优秀的人,现在我是不是不行了?我还有价值吗?我何以自处呢?

这时候你一定要冷静。要知道人生是复杂的,你的身份有多个维度。你不但是个员工,你还是妻子或者丈夫,父母或者子女,是朋友,是社区的重要成员,是个好公民。你的价值体现在所有这些维度上,就算其中一方面暂时出了问题,你还是社会中流砥柱和国家栋梁。

说白了,就是你要想得“宽”一点。

另一个办法则是想得“远”一点。比如你可以用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看自己,甚至你可以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心里对自己直呼其名,而不说“我”,你的威胁感、焦虑感和羞耻感就会降低。

你还可以假想一个自己是在参演人生的电视剧,而另一个自己正在从远处观看。从远处看,你遇到的这些困难可能不算什么。你还可以像我们在《成大事者怎么才能不纠结》这期专栏里说过的那样,想想十年之后这件事又算得了什么。 

| 由此得到

导致端粒缩短和健康恶化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感。把压力视为威胁还是视为挑战,这心态上的一念之差就会带来很不一样的、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

事情还是这个事情,仅仅是你面对它的态度不一样,结局就很不一样。

人体这台机器还真是奇妙。我们专栏这段时间讲的一个主题就是思想不但能指导行动,而且能带来生理反应,进而左右大脑和身体的硬件设备。

影响端粒的思想还不只是压力感。


第三讲:耿耿于怀,何以释怀?

上一期我们讲到压力感会影响健康,导致端粒缩短。但是除了压力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很多负面情绪也会对端粒不利。

要说“负面情绪对身体不好,积极乐观对身体好”,这些道理我们早就知道,都是常识 —— 但“常识”不知道的是,到底 哪些 负面情绪对身体最不好, 哪些 正面情绪对身体好,好和不好,都是什么程度。我们没必要草木皆兵,抓住关键的就行。

我最近听说一句话,“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这个状态当然好。如果一个人永远活在当下,从来不担心任何事,没有焦虑,他肯定是非常健康的。可是人非圣贤,怎么可能什么都不担心呢?

今天我们要说三个影响端粒的负面情绪,以及应对这些情绪的办法。 

1.三个负面情绪

你开车过一个交通灯,正好到达路口的时候,黄灯变成红灯,你很懊恼。你去买个什么东西,结果到商店一看很多人排队,你很不高兴。这样的小情绪……不会影响端粒。

有小情绪很正常,你不用变成圣人就能享受长寿。真正影响端粒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除了对压力的威胁反应之外,还有三种。

第一个情绪是“敌意”。

书中举了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中年男子,性格比较强势。最近你的工作有点不顺利,身边的人跟你配合得也不是很好,你看哪儿都觉得不对。工作了一天,你带着不满回到家里。妻子正在做饭,而你注意到,厨房的桌子上摆着很多没有用的广告。你心想,早上走的时候你已经告诉妻子把广告垃圾扔掉,她怎么没扔呢?你觉得妻子太懒了,你就去指责她。

这就是敌意。难道你没看见她在做饭吗?可能还是给你做饭。

抱怨排队的队伍长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觉得队伍长是因为排队的那些人都有毛病、他们都在专门跟你做对,那就不正常了。

敌意感强的人中,男性居多。敌意会让你跟周围人的关系变差,你会陷入更放纵的生活方式,比如贪吃、抽烟、喝酒。你的健康会变差 —— 你的端粒会变短。

第二个情绪是“悲观”。

悲观的人里面女性比较多。悲观,就是对事物总有一个负面的预期。

比如两个人一起在树林里散步,走着走着发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小路。正常人可能想探索这条小路,觉得走一条没走过的路很好玩,可能会有什么惊喜。可是悲观的人,一遇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总是往坏的一面想 —— 这条路可能危机四伏,也许有野兽,也许有坏人!

我们可以想见,悲观的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因为他总是预期自己处理不好,肯定是威胁感大大强于挑战感。悲观者的端粒,的确更短。

咱们以前在《从“迷之自信”到“自我关怀”》这期专栏讲过,大部分人都是过度自信的,乐观自信有好处。那为什么还有人悲观呢?悲观是一种心理保护 —— 保护你不会感到失望。如果你事先预期很好,结果不好,你就会非常失望。结果有的人为了不失望,宁可选择了悲观。

第三个情绪是“胡思乱想”。

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事儿就想什么事儿,只有人可以在干一件事儿的时候,想另外一件事。有人做过严肃的大规模研究,人们在一天中50%的时间段内,想的事儿都不是正在经历的事。

当然,根据赫拉利的说法,正是这样的想象力让创新和大规模合作成为可能。咱们前面有一期专栏《怎样“不”集中注意力》也说过,这种心不在焉、做白日梦的状态等于是养神 —— 如果你做的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白日梦”的话。

问题就在于,很多情况下人想的是负面的东西。

咱们专栏的老朋友纳西姆·塔勒布有句话说,“如果你的愤怒随着时间减弱,你就是做了不公正的事。如果你的愤怒与日俱增,那你肯定经受了不公正的对待。”

经受了不公正对待,这种感觉真是难以释怀啊。

英文有个词叫“rumination”,中文字典翻译成“沉思” —— 但 rumination 可不是普通的沉思。Rumination 是对一件负面的事情耿耿于怀。你明知道这件事想也没用、不值得再想,可是你无法停止想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Rumination 会减弱你的端粒酶。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典故,说你能不能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不想”北极熊。结果当然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要避免想北极熊,你越是满脑子都是北极熊。Rumination 就是这样的状态。

一开始你只是感觉不好。然后想到这个不好的感觉会影响健康,应该避免啊,可是你又避免不了 —— 所以你就会因为自己感觉不好,而更加感觉不好。越想压制、这些想法就越要出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就可能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端粒的大敌。下面这张图是对抑郁症影响端粒长度的研究结果。没有抑郁症的人端粒最长,抑郁的时间越长,端粒越短。 

(横坐标是抑郁时间,纵坐标是端粒长度。第一个数据是没有抑郁症的控制组。)

那怎么才能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呢?

2.抗打击思维

负面情绪的特点是让人当局者迷。陷入情绪的你,是被这个情绪给控制住了。比如前面那个关于敌意的例子,你当时就真的以为妻子很懒,因为你根本没有理性思维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学会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你要跳出这个局,识别出来这是一个不好的情绪,给它打一个标签。然后你不能回避,你得接受你有这个情绪。然后你可以对自己笑一笑。

比如说,你曾经做错一件事,非常懊悔,动不动就因此自责,典型的 rumination。那么当你这个自责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这么说:“我又开始自责了,这个情绪不好,可是我这个人最近就是经常自责,真有意思!”

咱们以前好几次提到一个技术叫“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在这里也能用上。你可能还记得,自我关怀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一个好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不要过分自责。这本书中建议的一个自我关怀的办法是把你头脑中那个负面的声音,想象成是一个你请来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经验不足,经常说错话,但是她的心是好心。遇到什么不好的情绪,你可以这么想:“实习生又胡乱说话了,唉!年轻人还是不行啊!不过没关系,我可以原谅她。”

你用自嘲的心态去看待此时的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但这本书说,我们每天会产生 65,000 个想法。所以想法不值钱,90%的想法都是没有意义、不值得跟进的。一个人有各种不好的想法都是正常的。考虑到这一点,当你遇到一个负面想法,你知道它只是 65,000 个想法中的一个,你就不会太在意。

有这个态度,是很好的开始。

更高级的技术包括冥想。这本书是比较推崇冥想的,列举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诺贝尔学奖得主布莱克本还去参加一个冥想训练班,亲测有效。

冥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注于当下。如果你专注在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儿上,工作就全身心投入工作,吃饭就好好体会饭有多好吃,其他的想法就自然就没有了。有个简单的冥想训练是用三分钟的时间体会自己的呼吸,培养专注力。

其实你不用冥想也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咱们《精英日课》的主编筱颖,就在昨天那期专栏留言,分享了自己的一条减压经验:关闭情绪,动手做事。如果你在做的是一件有难度的、烧脑的事儿,哪还有什么别的心思?

专注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有研究发现,那些无法集中注意力,永远乱想的人,即便没有什么压力感,端粒也平均比别人短了200个碱基对。

布莱克本和埃佩尔的建议 还包括找到人生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希望你的墓碑上写什么?我最羡慕的是那些物理学家在墓碑上刻下自己发现的公式,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我们总可以写“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这是一位最有爱心的人”、“艺术的支持者”这些。

换句话说,这正是我们专栏常说的,你要找到“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找到使命感。

“人生的目标”这一招可不是心灵鸡汤,研究证明它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人拿退休的老人做过一个实验,让这些老人去当志愿者照顾那些患病的儿童,每周工作15个小时。我们知道照顾人会带来压力,但是这些老人当上志愿者之后身心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他们找到了目标。

把这些东西综合到一起,对健康长寿最有利的一个精神状态,叫做 “conscientious” —— 意思差不多是认认真真、勤勉、有条理、不冲动、充满责任感,像是中国人说的“君子终日乾乾”。 

***

最后咱们把书中提到的,有研究证实的各种情绪对端粒的影响统一列举一遍。

负面情绪:

  • 威胁式压力感:缩短端粒

  • 敌意:对男性的研究表明,缩短端粒

  • 悲观:缩短端粒

  • 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缩短端粒

  • Rumination(耿耿于怀):直接作用是减弱端粒酶,间接作用是可能导致抑郁症

  • 抑郁症:非常缩短端粒

正面情绪:

  • 挑战式压力感:有利于端粒

  • 乐观:没有发现对端粒的直接影响,但有利于减压

  • 专注:对抗胡思乱想,有利于端粒

  • 人生目标:对端粒长度的直接影响还不知道,但是确定能提高端粒酶水平

说完情绪对端粒的影响,下次该说健身了。 


第四讲:锻炼的本质是对身体的适度打击

这本书的主题是端粒,所以咱们暂且假定,我们锻炼的目标就是健康长寿。有的人锻炼是为了更高更快更强、挑战身体极限,有的人锻炼是为了肌肉发达身材健美,那就是两种更高级的目标,显然需要专业化、甚至是高强度的训练。但如果你只是想不得病,尽可能老得慢一点,专注于端粒,那似乎就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锻炼。

到底花多少时间、练到什么程度合适?首先你得知道锻炼的原理。 

1.反脆弱系统

我们锻炼身体,无非是做一些体力活动。可是你看专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如过去码头上的搬运工、靠身体种地的农民,他们的健康程度并不怎么样,工作很辛苦,到老的时候身体就已经被劳动磨损了。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比如跑超级马拉松的选手,常常是一身伤病。

如果人体是一台普通的机器,这台机器你肯定是越用越老化,越用它零部件磨损就越大,想要折旧慢一点,似乎应该少用才对。

而健身的原理就在于,人体不是一台普通的机器。人体是一个“活的东西”,细胞可以自己再生,机能可以重建。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

“反脆弱”这个概念是纳西姆·塔勒布先提出来的,我们在《反脆弱式学习养生法》这期专栏说过其中“拥抱不确定性”这个道理,今天说的是更基本的道理。一个玻璃杯是“脆弱”的,你稍微打击它一下,它就碎了。一个塑料杯是“鲁棒”的,一般的打击它坏不了。

而“反脆弱”,则是你打击它,它不但没有坏,而且还变得更强壮了。

人体就是这样。你想让肌肉变强,就要对肌肉进行打击 —— 使用、磨损一下,然后让它恢复过来。它不但能恢复到磨损之前的水平,而且还能超越之前的水平。所以肌肉越用越发达。这就不但“抗打击”,而且还“喜欢被打击”,这就叫反脆弱。

咱们前面说压力,因为反脆弱,短期的、适度的压力可以锻炼人的抗压能力,对身心健康有好处。一个从来没承受过压力的人恐怕不会是端粒最长的人。时不时承受一点压力,抗压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是符合生物规律的养生之道。

所以说,锻炼的本质是对身体的适度打击。

关键词是“适度”。既要打疼,又要能恢复过来。不疼就等于没练,恢复不过来就是过度锻炼。

那么落实到分子生物学上,锻炼对人的好处是什么呢? 

2.细胞的反击

我们先认识一个过程,叫“氧化应激”。

人的细胞中有一种分子叫“自由基”。这其实就是普通分子,但是少了一个电子。因为少一个电子,自由基就会吸引它周围其他分子的电子。而其他分子被自由基剥夺一个电子之后,又想去找别的分子要一个电子。这样一个传一个,就把很多分子都传染了。链式反应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整个细胞出问题。太多细胞出问题,人就会得病。这就是氧化应激。

所以自由基对身体有害。但自由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新陈代谢系统会随时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的敌人,也就是我们的朋友,叫“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会送给自由基一个电子,这样自由基就不用再找别的分子要电子了 —— 而且抗氧化剂还不会因此而有什么传染性。

所以,你需要用抗氧化剂去平衡自由基。如果人的抗氧化剂产量太少,平衡不了自由基,那么氧化应激反应就会开始,人就会得病。

那么锻炼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锻炼 增加 自由基。

锻炼的时候,你会消耗更多的氧气,你的新陈代谢会加快,你身上的自由基就会增加。

自由基增加本来是不好的,但人体是个反脆弱系统 —— 突然增多的自由基,会激发你的身体対抗性地增加抗氧化剂。结果你多生产出来的抗氧化剂比多出来的自由基还要多。所以锻炼改善了抗氧化剂和自由基的平衡,减轻了氧化应激。

锻炼能让人的端粒更长。有人对1200对的同卵双胞胎做调查,他们的基因都是一样的,后天生活环境也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个爱锻炼、一个不爱锻炼的话,那个爱锻炼的就比不爱锻炼的端粒长。

锻炼到底是如何影响端粒或者端粒酶的,分子生物学上的机制科学家现在还不知道 —— 也许是因为锻炼让氧化应激反应下降,对细胞的整体环境有好处,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但是这个效应是确定的。

特别是,如果一个人从不锻炼,特别是如果长期久坐,那特别不好,会让端粒变短。稍微运动一下就比不运动好,人体需要折腾。那到底要折腾到什么程度呢? 

3.两种高效锻炼

研究表明,跟那些整天静坐、从不锻炼的人相比,超级马拉松运动员的端粒要长很多,身体机能也强得多。但是跟适度锻炼的人相比,参与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的端粒并不长出多少,也就长一点点,而且高强度训练还有过度的危险。所以考虑到性价比,你似乎不需要锻炼太长时间。

作者说,如果你能推着割草机割草,能铲雪,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自己能背得动球杆,你的身体机能就不算太差。不过身体机能越好端粒就越长,一个人开始锻炼的年龄越早端粒也是越长。所以就算你平时身体好,也要锻炼。

压力大的人、说自己压力太大没时间锻炼的人,更要锻炼。锻炼可以减压。对那些照顾患病孩子的妈妈们的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比不锻炼的端粒长很多。一个原因大概是锻炼能让人获得愉悦感 —— 每次锻炼之后,你可以在三个小时之内保持心情愉快。

那什么样的锻炼最好呢?如果你对竞技体育没兴趣,只想身体健康端粒长,你需要锻炼心血管机能。

最常见的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两类对心血管有好处。

第一类是“有氧耐力训练”。最典型的就是长跑,跑起来心跳加快、气喘吁吁,所以是有氧训练。有实验表明,每次跑四十五分钟,每周跑三次,坚持六个月,你的端粒酶的活性就能提高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效果。

第二类是“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是短跑结合恢复的办法,快跑几分钟,停下来慢走休息,然后再快跑。这种训练对端粒酶的效果和有氧耐力训练是一样的。

平时我们 还有一类叫“抗阻训练”,包括拉伸、举重这些,目前没有发现这种训练对端粒或者端粒酶有什么好处。但是这些训练有别的好效果,能让你更强壮,可以跟前两项配合 —— 训练方法要多样化才好。

书中讲了两个被研究证明了的简单实用训练法,咱们列举出来 ——

1)有氧耐力:

跑或者走都可以,使60%的劲儿,强度要达到你稍微感到有点气喘呼呼,但又能说话的程度。每次40分钟,每周三次。

2)高强度间歇:

先热身10分钟,然后把下面活动重复四次 —— 

  • 快跑:3分钟

  • 慢跑:3分钟

  • 走路恢复:10分钟

这个流程,每周三次。

你甚至可以把这个间歇训练法中的跑步给改成快走,把恢复改成慢走,每次三分钟!

我看这些锻炼方法真是一点都不难 —— 可是也不知有多少人能做到。

人生的项目,有些是竞争性的,有些是非竞争性的 —— 端粒就是个非竞争性的项目。一个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如果只是想健康地活的长一点,那还是比较容易的!


第五讲:君子坦荡荡的节食减肥法

今天说的是节食和减肥。

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说如果你每顿饭都只吃七分饱,一直处在一个有点饿的状态,对身体有好处,可以长寿。这个说法是来自一个著名的老鼠实验,说那些喂得少、长期吃不饱的老鼠,寿命比那些顿顿管饱的老鼠长。

这个实验是真的。而且有人拿虫子做类似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长期吃不饱的虫子活得更长。

问题就在于,这个结论只对老鼠和虫子这种体型比较小、比较低等的动物有效。

对猴子就没用。有人拿猴子做过实验,让猴子每天饮食摄入的热量比正常水平低30%,结果跟正常饮食的猴子相比,这些吃不饱的猴子的寿命和健康水平都并没有更好,它们的端粒也不比正常猴子长……似乎还稍微短了一点。

后来有研究者干脆拿人做了实验,找一群人随机分成两组,让一组该吃吃该喝喝,另一组顿顿故意不吃饱 —— 结果长期下来,吃不饱的这一组的端粒不但不比正常人的长,而且都不比有点肥胖的人长。

所以人不是老鼠,有些观念真得更新啊。比如说体重。我们有时候觉得“肥胖”这个词太直白了,爱用“超重”代替 —— 但超重其实概括不了肥胖 —— 关键不在于你体重多少,关键是你“胖”在了哪里。 

1.哪里胖才是真的胖

咱们先看一张图,两个人有相同的体重,但是“胖法”不一样 —— 

左边这位女子腿很细,但是腰很粗。右边这位女子腿很粗,屁股比较大,腰很细。请问谁更健康?

数十万年的进化赋予你的审美直觉完全正确:右边这位女子非常健康,而左边这位女子的身体就有点堪忧了。

以前科学家研究体重对端粒的影响,结论五花八门。有的说有影响,有的说根本没影响 —— 就算是有影响,体重的影响也只有抑郁症影响的三分之一。现在才知道,体重并不是一个好指标。端粒不在乎你体重多少,在乎的是你肚子多大。“腰臀比”,才是好的指标。

胖有不同的胖法。如果肉是长在皮下脂肪上,表现出来四肢比较胖,那没关系,可能对身体还有保护作用。怕的是肉长在身体的“里面”,包括肌肉和肝肥大,表现出来就是肚子大。

肚子大可能是因为营养摄入有问题,可能是因为平时心理压力大,最大的可能则是平时不运动。肚子大反映新陈代谢水平低,会让端粒变短。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这可能有两个效应。一个是胰腺中的 β 细胞的端粒变短、它们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就会降低,而胰岛素不足导致 I 型糖尿病。另一个效应是“胰岛素抵抗”,导致 II 型糖尿病。

据我理解,糖尿病的原理差不多是这样的。我们吃了什么东西,消化系统会把食物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通过血液流供应到各个细胞,葡萄糖是细胞的能量来源。胰岛素的作用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把细胞的门打开,让葡萄糖能进去。I 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不够用,开门没有钥匙。而“胰岛素抵抗”,则是胰岛素开门的这个开锁机制失灵了。胰岛素也有、葡萄糖也有,但就是打不开细胞。两种糖尿病的结果都是血液里集聚了大量的葡萄糖,可是细胞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能量。

当然肚子大也不一定必然就会出现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是多个因素配合的结果。这本书说,在下面这四个症状之中 —— 

  1. 肚子大,腰臀比过高

  2. 胆固醇超标

  3. 高血压

  4. 胰岛素抵抗

只要具备其中三个,就是新陈代谢综合征 —— 这就是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前兆。除此之外,大肚子还会让细胞更容易发炎,细胞发炎会干扰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破坏会进一步让细胞的端粒缩短,端粒缩短又会再进一步导致更多发炎……整个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真是得控制肚子啊!那怎么控制呢?少吃点有用吗? 

2.节食与反弹

有人想把自己饿廋,这其实根本不可行。还是那句话,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故意少吃的确能让身体暂时变瘦,但这个反脆弱机制是越缺少什么,你就会越用更大力量去吸收什么。

咱们前面有一期专栏叫《满足感管理》,我们知道有时候人对食物的渴望就好像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望一样。节食减肥就有这样的效果。采访那些正在节食的人,为了让体重下降,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渴望食物,大脑状态也跟吸毒者一样,闻到食物的味道都受不了,因为他饿啊!

好不容易体重减下来一点……然后你就想放松一下 —— 毕竟渴望食物这个状态实在太难受了。结果你一放松,也就多吃了几块饼干,身体就吸收得特别快,体重马上反弹。

用挨饿方法减肥的人,就算暂时减下来了,五年之内仍然保持这个成果的,还不到5%。绝大部分的人都进入一个循环:少吃让体重下降,体重下降的时候就特别想吃东西,实在受不了就吃,一吃体重就会迅速上升。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这个循环中,面临这样的压力,一天到晚就想吃,这端粒能不短吗?

所以该吃饱还是得让自己吃饱,吃饱了多运动才是健康之道。现代社会的肥胖问题不是因为人们都吃饱了,而是因为受不了廉价食物的诱惑、又没有体力劳动的必要,是营养摄入过量又不运动。

比如说“糖”。咱们前面有一期专栏叫《有关糖的犯罪推理》,其中介绍了现在一个观点认为糖是各种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就等于是毒品,人根本就不应该吃糖。主流的看法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吃糖过量这个现象的确是非常明显。有的人一天到晚可乐不离手,身体肯定受不了。

糖要少吃,事要多知。在营养过剩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点营养学。到底吃什么好呢? 

3.地中海饮食

营养学是一门非常不成熟的科学,以往的“科学常识”动不动就被新研究推翻,新研究结论过不了多久又会被推翻。到底应该怎么吃,现在有很多很多的说法。

前几年流行过所谓“旧石器饮食法”,认为人身体的进化速度没有那么快,还停留在旧石器时代,所以我们应该专门吃旧石器时代的人吃的食物 —— 比如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只吃一些肉类、水果蔬菜之类。这个方法已经被科学证明是不靠谱的。

想要知道吃什么,你还是得回归分子生物学。从端粒角度来说,细胞有三个敌人,这三个敌人我们前面都说过。

第一个敌人是发炎。肥胖会让细胞更容易发炎,引发发炎和端粒缩短的恶性循环。少吃固然可以减少发炎,但从另一方面说,你也可以吃一些能让身体不发炎的食物啊?

omega-3 脂肪酸就有防止发炎的作用。下面这张图的横坐标是在某一时刻测量的人们血液中omega-3 脂肪酸含量,纵坐标则是在这个测量的五年之后,这些人的端粒缩短情况。结果非常明显,你血液中的 omega-3 脂肪酸越多,你未来端粒缩短得就越慢。 

很多食物里有 omega-3 脂肪酸,比如说鱼类、牛奶、有机鸡蛋之类。那如果我专门吃一些鱼油行不行呢?实验证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者并不强烈建议吃鱼油,因为效果取决于你对鱼油的吸收能力 —— 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从食物中获取。

第二个敌人是氧化应激反应。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你可以从水果、胡萝卜、西红柿、土豆和一些绿叶蔬菜里获得这两种维生素 —— 而且吃土豆最好带着皮儿吃。

第三个敌人是胰岛素抵抗。对付胰岛素抵抗,最关键的就是要少吃糖!含糖饮料,特别可口可乐是垃圾食品,应该坚决抵制。

维生素D对端粒酶有好处,作者建议可以吃些补充维生素D的药丸。不过我在别的地方多次看到,维生素D其实没有必要专门补充,你没事晒晒太阳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所以这个思路是你不需要少吃,你需要的是吃的对。

综合起来,作者给了一套饮食方面建议 —— 非常类似于我们经常听说的“地中海饮食”。咱们列举一下 —— 

对端粒有害的食物:

  • 红肉(也就是哺乳动物的肉 —— 鸟类鱼类两栖类的肉叫“白肉”)

  • 加工肉类,比如香肠、火腿

  • 白面包

  • 含糖饮料

  • Omega-6 多不饱和脂肪酸

  • 过量饮酒不好,但少喝点没关系。

对端粒有好处的食物:

  • 植物纤维、全麦

  • 蔬菜

  • 坚果,豆类

  • 水果

  • 海带

  • Omega-3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咖啡的研究有很多,结论是喝咖啡对身体有好处。 

总结一下,腿粗没问题,腰粗才是问题,少吃解决不了问题,吃的对加上多运动才是健康之道。

说到这里我有一点感慨。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一个人生态度,这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如果一个人特别在意自己的体重,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一天到晚饿着,表面上拒绝食物,实际满脑子想的都是食物,这种做法岂能是君子所为呢?又或者说一个人完全受不了食物的诱惑,为了一点甜味整天可乐不离手,变成一个生理需求的奴隶,那更可能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有良好的控制但又不需要刻意控制,有什么好吃的吃点也行,不吃也行,生活不走极端,不沉迷,该做的很自然地就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啊。 


第六讲:你我的端粒

前面我们一直在讲做什么事能影响自己的端粒 —— 锻炼、健康饮食、正确面对压力 —— 但是人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天要说的,就是我们掌控之外的因素。

环境肯定对端粒有影响。如果你住的地方附近有绿地,你能经常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你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更健康。如果你进一步还能享受到绿色食品那就更好了 —— 我本来对有机食品非常不以为然,但此书作者多次强调普通食品的农药和化学残余对端粒很有害处。也许作者是有点多虑了,我看别的研究都说普通食品非常安全。

真正的问题是,有些环境不像有机食品这么容易选择。更重要的环境,其实是人的环境。 

1.都市丛林里的端粒

德国人做过一个研究。研究者找到一群在城市居住的人,和一群在乡村居住的人,把他们请到实验室里做一个压力实验。这个压力实验的方法是让你做数学题。你一边做题,实验人员一边通过耳机去督促你抓紧做,弄得你非常紧张。与此同时,实验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受试者的大脑,观察他们的大脑中对压力的反应。你猜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居民更能适应压力?

结果是城市居民更容易把压力视为威胁。他们大脑中“杏仁核”这个部位的活动明显更活跃,而这个部位负责的是恐惧感。对比之下,乡村居民面对压力表现得更轻松一点。

西方国家的城市和乡村格局,跟中国很不一样。中国是城市经济条件远远好于农村,而西方国家城市里有些区域简直就是都市的贫民窟,治安非常差。这本书的作者布莱克本以前在耶鲁大学做过博士后,她说住在耶鲁附近你都不敢骑自行车上下班,因为直接就会被抢。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学会了时刻保持警觉。

这种警觉感是一种生存本能,但并不是抑郁。科学家把抑郁症的因素排除掉,剩下的这个警觉感,仍然能让端粒缩短 —— 因为这是对压力的威胁反应。长期保持警觉有利于在不安全的地区生存,可是“生存”不是“生活”,这是为了生存而牺牲健康。

我们知道美国现在基本上是个贫富隔离的状态,穷人住穷人区,富人住富人区。你甚至能从一个小孩出生地的邮政编码,大体判断他的受教育水平和未来的经济状况。而现在还要再加上一个端粒长短。

不过从端粒角度来说,“好社区”不等于有钱的社区。关键词叫“社会凝聚力” —— 社会凝聚力强的社区,人和人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信任、相处融洽、有相同的价值观,有问题能互相依靠。咱们想想几十年前的中国,大家都不富裕,但是因为贫富差距很小,社会凝聚力比较强,大家身心就比较健康。而如果一个国家贫富分化严重,治安恶化,那可能就连有钱人也不会感到幸福。 

总体来说,贫困对端粒很不好。但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金钱对端粒的直接影响并不大。社会关系比金钱重要。如果一个人住在凝聚力高的社区,跟家人和朋友相处融洽,那就算钱少点也没关系。

但是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非常重要 —— 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端粒的影响上不封顶,受教育程度越高,端粒就会越长。这个结论跟我以前看到教育对老年痴呆症的影响一样,所以上大学真得算是一种福利啊。

职业也很重要,而且可能比收入还重要。一个坐办公室的白领,哪怕是个工资不高的底层员工,他的端粒也会比一个收入更高的体力劳动者长。有人调查过同卵双胞胎,基因一样、从小的生活环境也差不多的两兄弟,一个成了白领,一个成了蓝领,白领的端粒要比蓝领的长。

这就是不同社会地位对端粒的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影响是会遗传的。 

2.贫困病的遗传原理

露西是个美国的女高中生,她是个黑人,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带好几个孩子疲于奔命,不怎么管她。17岁这年,露西怀孕了。男朋友一走了之,母亲气愤之余拒绝帮忙,但是坚强的露西决心一个人把孩子养大。她离开家自己租了个小公寓,为了支付房租和生活费不得不从高中退学,在一家超市当上了收款员。露西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我们大概可以想象,露西的端粒不会很长。那么请问,露西的孩子的端粒,将会是什么水平呢?

从端粒角度,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遗传。端粒长度是可以不通过基因遗传的,称为“直接传递(direct transmission)”。也就是说,如果怀孕时候父母的端粒因为后天环境原因比较短,那么哪怕双方都不携带什么能让端粒变短的基因,他们的孩子的端粒,也会一出生就比较短。

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更为重要。我们前面讲过小孩一出生的端粒长度都在一万个碱基对左右,比父母的长。但父母的端粒对孩子的端粒有影响。一个卵细胞的染色体端粒如果短的话,通过染色体配对变成受精卵的时候,受精卵的染色体端粒也会就比正常的小孩要短。

咱们专栏以前有一期叫《贫困病》,这就是为什么贫困病会遗传。露西的孩子的端粒,从受精卵状态就比别的孩子短。

但孩子的坏运气才刚刚开始。露西影响孩子的 第二个方面是孕期的心理压力。我们前面讲过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肾上腺会分泌皮质醇。过多的皮质醇对胎儿非常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症状,比如说胰岛素抵抗。有研究发现,怀孕期经历了亲人去世和离婚这种人生重大打击的女性,孩子的健康状况差、端粒短。

第三重打击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家庭环境不好,缺少父母关爱、甚至可能被父母忽略的孩子,会有一系列身体和精神问题,端粒短只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露西的生活非常艰难,她的端粒本来就短,她生下来的孩子的端粒从一出生就很短,孩子生活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家庭里面,将来的端粒只会越来越短。那么这个孩子的孩子,会不会比她自己、比露西、比露西的妈妈都还要短?如果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不就是家族式的贫困陷阱吗?

以前我看戴维·布鲁克斯的《社会动物》这本书提到一个数据:美国中产阶级的孩子超过三分之二生活在完整的双亲家庭中,而穷人则有三分之二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现在又加上一个贫困病可以遗传,那美国穷人还有希望吗?

我在前面说过,健康并不是什么竞争性的项目,人用不着拼死拼活,就能获得健康长寿 —— 不过今天得补充一句:前提是你的运气得比较好。如果你生长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中,你周围的亲朋好友对你是非常支持的态度,你的环境充满了社会凝聚力,你有足够的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获得健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但是别忘了,有很多不幸的人没有你这样的条件,他们想要获得健康可能就很困难了。

我觉得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特别热爱生活,永远认为日子有奔头,特别是想方设法给孩子一个比自己更好的生活。这个优点,大概就是让中国人摆脱贫困病命运的关键。

一个好家庭是什么样的呢?在怀孕之前,夫妻双方都是比较靠谱的人,他们的端粒不应该太短。在怀孕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要保证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孩子生下来之后,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这些就是每个人生活的责任。

就算端粒长短能遗传,人的命运也不是一出生就定死了。我们总能主动选择按照书中说的方法做一些事儿,主动选择让自己和别人的端粒更长。

你的端粒不是你自己能左右的,它也是你周围所有人的事儿。

反过来说,别人的端粒,也是你的事儿。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眼这根鞋带 ——  

这就是你的端粒的样子。人生在世要活得潇洒一点,没必要时时刻刻担心健康 —— 但是我希望,至少我们每次系鞋带的时候,都想想自己的端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