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灯笼 碰灯笼

 郝景望 2019-02-15

灯笼,漂亮的灯笼色彩几乎都是红色的,红彤彤的灯笼亮起来,被小孩子们用小木棍挑起来,叫做“打灯笼”,打着灯笼的孩子们四处游玩,有说有笑,叽叽喳喳地笑着、闹着,正月十五前傍晚的日子就是这样的开心。

蜡烛倒了,灯笼差点被燃着,孩子们眼疾手快抢救着;灯笼亮堂堂的,一会儿由明亮变得渐暗,再忽然火光冲天一般的亮起来,原来是燃尽的蜡烛引起灯笼底着(燃烧)起来,看着灯笼纸全被烧光,只剩光秃秃的灯笼骨架,委屈的小伙伴着实令人同情;灯笼烧没了,家里的小蜡烛还有,就有小伙伴举着小蜡烛,夹杂在打灯笼的人流中,欣赏着玩伴们灯笼的美,也忍受着蜡烛泪滴在手背,钻心痛烫手的难受;痛归痛依然无私般操心的是,别的小伙伴灯笼是否安然无恙;除非蜡烛燃尽了回家取备用蜡烛,小伙伴们都是在外边开心的嬉闹着。

——灯笼摊上为数不多的曾经我贩卖过的早期的“长命富贵”纸灯笼

童年的正月十五前,每天晚上大家都是这样开心快乐的玩着。现在正月十五前的晚上,孩子们失去了曾经那样的欢愉,虽然灯笼的模样变得华丽,款式变得多样,功能更加丰富多彩地有了音响效果,担心宝贝晚上在外不安全的家长们,想法百计阻挡了孩子们打灯笼的乐趣。

——让20多年前的西安三兆“长命富贵”灯笼隆重亮个相

网络的飞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迅猛换代,痴迷网游的宝贝们,不屑一顾地对待打灯笼,也是打灯笼稀少的客观因素。多样化、漂亮、时尚的LED灯笼也恢复不了当年打灯笼的热闹场景。

——非常漂亮的母子纱灯内还有小灯笼

——款式极像当年的红纸催灯 这是新兴的LED塑料灯笼漂亮极了

——今年是农历己亥猪年萌萌的二师兄造型的LED灯笼

——曾经非常受宠的“牛粪普塔”灯笼,在新兴的灯笼门前失去了当年的风光

——另类的长命富贵灯笼,嫁接的是二师兄的尊荣

——寒风中坚守灯笼摊的热心摊主为灯笼节奉献自己的一平赤诚

打灯笼的童趣,打灯笼的年俗流传已久,孩子们热衷于打灯笼的时代,单调的生活,源于缺少娱乐的年代,靠挑着灯笼,挑战早春傍晚的寒冷;客观上,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多,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一大帮,出门就是一大片,没有人顾及孩子们是每户人家的共同特点;既就是大家嗨到深夜,都没有半分钱毛病的;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孩子们充当了当年打灯笼,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场面。

打灯笼的热闹场面从正月初十开始,每天晚上轰轰烈烈的一直持续到十五晚上,家长们也任凭孩子们尽情玩乐,哪怕是下雪天,孩子们依旧是打着灯笼串门子,约好三朋四友满大街的嬉嬉闹闹,给停止了农活的寂静春节增添着欢闹的气氛,得到夜深时分,相继回家的孩子们带走了欢腾,静谧的夜晚才得以重现。

关中农村曾经有着正月十六“碰灯笼”的说法,十六晚上,长命富贵、八籽儿灯笼,因为有着内在的竹篾骨架,往往是“常胜将军”,那些虽然风光一时亮堂堂、红彤彤的“牛粪普塔”灯笼,是那样的不堪一击;虽然大家都舍不得自己的灯笼被碰灭,或者被碰得变性,以至于燃烧为一片灰烬;老人们辈辈相传,灯笼必须在十六晚上碰坏、烧掉,因为旧灯笼留下来“害眼”(关中老人方言——患眼病)呢,老人们都这样说,也没有人保留的,再漂亮的灯笼,再结实的灯笼哪怕是被用脚踩破烧掉,都不能留到第二年的。

打灯笼,碰灯笼,确实没有留到第二年。但是我曾经真的把灯笼留到了第二年,20年前,我每年都贩灯笼,由于贩灯笼的周期非常短,腊月二十几从西安三兆村把灯笼趸(dun批发的意思)回来,正月十四前早早就卖完,不到一个月时间,成本不太多,回报比较丰厚,就有一年许多人都挤入这个队伍,他们一看灯笼卖不掉就成本价,有的甚至于赔钱贱卖,实在竞争不过他们,我只好买回来塑料纸,把许许多多的灯笼包裹起来,放到了第二年卖,居然没有“害眼”,反而因为没有人再贩灯笼了,美美地赚了一笔。

近年来,独生子女家庭的宝贝们异常金贵,大人们陪着孩子象征性地打一会灯笼,就以“冷”为借口,早早就回家;痴迷网游的宝贝们,喜欢宅家,对打灯笼不屑一顾;没有了打灯笼的孩童们,也就更没有了碰灯笼的场面。

传统的灯笼节,舅舅家仍然继续追节,淳朴的民俗,我们依然保留。

郝景望 陕西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魅西安”;头条号认证“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

关注郝景望 了解更多关中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