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编西西 相信点进来的麻麻们,首先想问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共情”呢? 先别着急。 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 下班的路上,大雪纷飞,你手插进口袋缩着脖子走过街角,看见一位乞丐衣衫褴褛在路边乞讨,身边是尚年幼的女儿,这个时候你停下脚步从钱包里拿出零钱放进钵里,然后离去。 场景二: 你的高中同学在外地打拼,和别人合租住在拥挤的房子里,工作繁忙,周六日经常加班到凌晨,工资不高且经常晚发,同学也会经常抱怨,你看不下去了劝他换工作,而他却说,啊?我没有想过换工作啊,想要在大城市找一份喜欢工作太难了。 场景三: 李某的闺蜜陈某因为失恋而精神萎靡,成天打不起精神,不吃饭不喝水,辞去了工作,每天在家里浑浑噩噩,李某曾经也经历过失恋所以很为她着急,为帮助陈某摆脱现状,每天在李某耳边提醒,却然而让陈某感到生气和反感。 各位麻麻们认为上述三个场景中体现的心理行为,分别对应下列词语中的哪一种呢? Sympathy 同情Empathy共情Pity怜悯 Compassion悲悯 先别急着往下翻,现在请先花1~2分钟确定下自己的答案...然后再继续往下看。 场景一中你表现出的心理是Pity(怜悯),我们觉得乞讨者很可怜,在寒冷的天气里处境堪忧,在我们施舍的同时,内心的潜台词也许是:太可怜了,我不要像他一样,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 怜悯是对他人或他物的不幸心有不忍,但时常有一种优越感,怜悯者很难把自己和被怜悯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场景二中你表现出的心理是Sympathy(同情),高中同学抱怨时,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劝他换工作,但实际上,他只是为了发泄不满的情绪,并没有真的想换工作。 同情是对他人表示真切的关心,希望别人好,但同情者往往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问题和现状,忽视了对方的感受,所以双方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差异导致很难产生共鸣,甚至会让对方觉得“你不理解我”这样的感受。 场景三中李某表现出的心理是Compassion(悲悯),李某曾经的失恋经历让她能够感受到陈某的痛苦,于是想帮助陈某走出困境,但是采取的行动却引起了陈某的反感。 悲悯是在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下,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要帮助他人从不良的境遇中解脱出来,但悲悯者的个人主观性过强,极易给被帮助者造成困扰,适得其反。 然而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对他人的情绪可以很好的理解和包容,可以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予建议,同时能够很好的注意界限,知道适可而止,和这样的人交谈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这种能力成为共情(Empathy)。 什么是“共情”?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即:体验你的内心,如同我的内心。 从定义上来看,共情至少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分辨TA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与另一个人共情地相处……意味着进入另一个人的私人知觉世界,并且能完全自如地处于其中。这包括时刻对另一个人内心流动的感受的不断变化的意义保持敏感,如恐惧或勃然大怒或温柔或困惑,或任何她或他正在体验的某种情绪。这意味着暂时生活在他人的生活中,巧妙地在其中运转而不去做任何判断——这意味着去体会他或她很少觉察的意义,但不要试图揭示完全无意识的感受,因为这会太危险。这包括在你用新鲜而毫无畏惧的眼光看待他或她恐惧的成分时,你能传达给他或她你对其世界的理解……在那个人的内在世界里,你是知心的陪伴者。' 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是陌生,但是真正做到共情的家长少之又少。 在运用共情之前,除了明白共情的基本概念外,还要了解什么不是共情。 共情不是思维过程 当你尝试去思考孩子的感受,那么你就会让自己偏离轨道,偏离与孩子的联结,陷入自己的思维独立世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婴儿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能对此作出反应。如果父母感到难过,他们的婴儿会知道并作出反应,即使父母努力不去伤心哭泣或者表现他们的压力,在这些时候,孩子会哭叫,或者通过情绪作出反应。如果养过猫狗的家长应该也会深有体会,通常自己心情不好时,家里的宠物也会作出与平时不一样的举动来。 所以,共情不是思维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共情不是同情 同情和共情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意义却差别很大,虽然两者都是在传达爱,但是同情的本质是怜悯,如果家长对孩子施以同情,会造成两者地位上的不对等,从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共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些孩子摔倒了之后本来是可以自己爬起来的,但是如果这时候身边的家长看见了以后说:“哎呀,宝贝啊,你怎么摔倒了啊,怎么皮都擦破了呀?可怜死了。”结果话一说完,孩子开始哇哇大哭。 所以,共情不是同情,同情会让家长和孩子之间难以产生真正的连接和平等。 共情不是讲道理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总是急着去纠正孩子的行为,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打骂只是短期有效,长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讲道理似乎看上去温和的多,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孩子放学和别的孩子打架,回家后被家长发现以后给他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长篇大论的说教开始了,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会立马陷入负面情绪中,本身就处于理亏的状态,所以很难对父母的说教进行消化,而且说教一般会造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与父母发生争吵和反驳,第二种是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关闭听觉通道,严重的话会隔离自己的感受。长期下来,会形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前者长大以后会特别喜欢反驳别人,而后者会显得特别漠然,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失去觉察。 所以,共情不是讲道理,不要让这种方法在一开始就切断了与孩子连接的桥梁。 共情不是放任行为 有些家长会觉得,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所以要给他全部的自由,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不阻拦,其实接纳情绪不代表允许所有的行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孩子从小就在一个非常自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想去做什么父母从来不干涉,做错事了父母也觉得这没什么,但是孩子长大以后却发现身边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所有人都是避而远之,因为他变成了一个非常自我且没有礼貌的人。 所以,共情不等于放任行为,家长要有适当的引导,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别人或者环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可以做到共情呢? 如何做到“共情”? “共情”这个概念的提出者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指出,共情是一种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而别人的情绪是进入其他世界的钥匙。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能最大限度的理解别人并赢得别人的理解,因此能让自己和别人愉快的相处。在亲子关系中,共情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连接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到底如何做呢?如何经由别人的情绪去体验其内心世界呢? 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观察、感受、请求、倾听。 首先,要学会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和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的声调、语速、表情、动作、身姿等,还有孩子产生的情绪导火索以及潜台词。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做判断或评估。 接着,尝试去理解和说出孩子的感受。有一些孩子可能内向不愿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时家长可以尝试委婉的说出孩子的感受,比如问她,“你是不是心里觉得不舒服啊?”“你是不是不想周日的时候去上绘画课?” 接着,提出具体的请求:'你可以和妈妈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吗?”这一步骤明确的告知孩子,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与此同时,倾听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体会孩子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其建立联系,然后聆听孩子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倾听可以稳定地与孩子的情绪做对接,以便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只需要一个会心的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即可。 保持这样的共情方式,双方便可以持续互动,直到情意相通: 我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以上几点,我们一定可以知道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求,并且能够以最佳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位妈妈的宝贝叫可乐,快3岁了,晚上总是闹着不肯上床睡觉,而且经常会给出一些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比如:我饿了呀,我渴了呀之类的。但是常常拿来东西以后又不肯吃了。有几次差点惹怒妈妈。 在几经苦恼之后,妈妈尝试观察可乐每晚的睡眠状态,并代入到他的角色,后来发现是不是孩子晚上入睡有困难呢? 于是有一天晚上,可乐又开始闹觉的时候,妈妈就尝试着说出可乐可能有的感受:“恩,你是不是有点困,但是又不太想睡觉呢?”可乐说,“恩,睡不着。”然后妈妈说,“恩,睡不着的确很难受呢。”这个时候,妈妈做到了很好的倾听并给出了合适的安抚话语。 可乐听完这句话后,顺势躺进妈妈的怀抱,身体软下来了。接着妈妈说出请求:“可乐,要不妈妈试着给你拍拍背,也许你就可以很快睡着了呢,好不?” 可乐点点头,然后妈妈就慢慢的拍着他的背,没过多久,孩子就睡着了。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到,共情有时就会像点穴一样,一旦说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愿望,他的情绪就会流动起来,当我们能够做到不带评判的倾听,去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频之后,很多家长会发现,原先家长和孩子一直纠缠的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要做到真正的共情,各位爸爸妈妈们需要时常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 我对孩子是否有不带评判的尊重? ● 我是否承认孩子是独立于我的个体? ● 我是否在心底承认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如果家长处于自己的情绪之中,就不要急着先与孩子共情,先与自己对话,观察自己,感受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倾听自己的声音。等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才能以最好的状态与孩子建立沟通的桥梁。 最后,邀请大家观看Brené Brown关于共情的一段演讲制作的动画视频,加深我们对共情的理解。 |
|
来自: 乘风破浪1fp7ie >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