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創造

 空空是如如不动 2019-02-16

創造—1


問:無法選擇「要當害人精去賺錢」或是「要當苦哈哈的修行人去賠錢」,

也對這兩種現象感到不公平。

 

答:

修行不光是這兩條路,還有第三條路。

你要學會開始用上天賦予我們的「創造」力量,

你要用這個力量,去創造你要的生活環境。

 

如果你擔心的是錢,那你要想想看:

一天二十四小時裡,你對「錢」的態度是什麼?

你想到「錢」的時候,你是在煩惱?

你是覺得「不夠、不夠、不夠」?或是覺得「怎麼還沒有?」

因為,聽起來,你可能花蠻多的時間在想錢,

而且,常常覺得「不夠」,所以才會問這個問題。

並不是要探你的隱私,但我們每問一個問題,就把我們的生命表達出來。
我們一開口,就告訴大家我們的「故事」。

所以你很勇敢,把你的故事告訴了我們。

但是,正因為是這樣,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觀察自己的情緒。

 

我們怎麼創造?

我們用我們的「頻率」創造

我們的頻率是我們的「思想」加上我們的「情感」組成的。

 

你每天都在想什麼?

你每天都在想:「有錢人怎麼那麼不公平?但有靈性的人怎麼這麼窮?」

所以你與錢的關係其實非常的矛盾。

你甚至無法決定:

我是要去擁抱錢?像那些壞人一樣嗎?

還是我要把錢踢掉?像好人一樣呢?

這是你目前的兩個世界,你好像覺得這是你惟一的選擇。
 

問:有時候我們說謊可以得到金錢,有時候選擇誠實就會沒有錢。

 

答:

嗯,這是很辛苦的狀態。

這個狀態的原因是因為你已經認定了:

在人生裡,錢只有這兩種狀態,這兩種局面。

你懂我的意思嗎?

 

問:「我有試過不要這麼悲觀,還是很誠實。

可是我發現很誠實之後,得到的結果並不是非常好。」

 

答:

所以,創造金錢的重點,

----當然,我們做人要誠實,我會勸你要誠實。

因為不誠實的時候,下輩子生出來那個嘴就歪的,很難看。

所以,誠實,然後不要罵人,這樣嘴型才會長得好看一點。

我勸大家要誠實,即使只是為了自己的美貌。----

真正要賺錢,不在於誠實和不誠實。

誠實和不誠實,真的跟錢一點關係都沒有。

誠實和不誠實,是你的頻率的一種表現。

我們的創造是用我們的頻率來創造。

 

你平常在散發的頻率,到底是什麼頻率?

我們從你的問題揣測ㄧ下,基本上,你的頻率是矛盾的。

你有時候會想要像有錢人一樣,但是你有錢卻覺得很心虛,你也不想當壞人。

有時候又想要當好人,但是又很不甘心,因為不想當窮人。

你像牆頭草兩邊倒,然後又兩邊都不太想去,因為兩邊你都覺得不滿意。

但是你不需要去選這兩條路,這本來就不是僅有的兩條路。

 

第三條路是什麼呢?

你要學會感覺到像個很好的「演員」一樣,

你要感覺到、感受到你「很有錢、很有錢」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覺。

有沒有在生命中有任何一刻你覺得很滿足滿足到無憂無慮,無所缺,

覺得這整個世界真是充滿了歡喜、充滿了感激?

那個片刻?你要尋找生命中的那個片刻

通常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悲苦到,

連那個幾秒鐘或者是一分鐘的快樂,那個完全的快樂都找不到。

起碼,上天應該會給我們這麼一些幾秒鐘或幾分鐘,

覺得完全無憂無慮,完全滿足的狀態。

記住那個片刻,

然後你要學會把自己隨時隨地放回那種感覺上面,那種世界裡面。

 

所以你舉個例子,在你的生命中,

有沒有過,讓你覺得好像根本就沒有想到錢的事情,

反而讓你覺得好像你的快樂程度好像是一百分的?

 

問:有。

答:好。記住那個片刻,不要把它放掉,因為這些是「上天的加持」。

為什麼呢?為了要給我們一個標準,

這個標準是要告訴你,你的選擇有三種。

選擇除了前面那兩種,你還有第三種。

那個第三種,你怎麼選擇它?

選擇它的方式,就是隨時把它放在手上,你要進去的時候就進去。

而且你到最後應該要學會的紀律是:「我不管怎樣,我都在這個世界裡面。」

這叫做「自欺欺人的創造法。」

外面的人,一堆壞人,一堆窮人,窮的好人跟有錢的壞人。


但是,你活在自己的快樂裡面

然後,你不能把注意力分散給這些窮人,不能把它分散給這些壞人。

 

因為,你要創造自己的東西

我們的「注意力」是我們的創造力。

你注意什麼,你的周圍就發生什麼東西。

你每天在那邊「看」那個壞人跟窮人,

你就是「製造」一堆壞人跟窮人出現在你的身邊。你知不知道?

然後他們一直在外面拉扯,因為你裡面在分裂。

 

所以你需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那個完美、快樂的片刻,

那個記憶,不管是情境,不管是音樂,還是什麼東西。
每天試著能夠進去五分鐘。

但是到最後,你的練習,你的紀律要變成是「二十四小時都在這個裡面。」

這個時候,你的頻率二十四小時都在快樂的時候,

出現在你周圍的人,全都是那種快樂的人。

 

金錢是其次的副作用。

因為如果需要金錢才能快樂,一定會有金錢。

如果你需要金錢才能快樂,你也會有金錢。

如果你不需要金錢也能快樂,那錢就不是重點。

 

有些人會說:「為什麼我試了這個方法,試了三個月,怎麼都沒有用呢?」

我說:「你試了多久呢?」

他說:「有啊,我三個月想過一次。」

一次不夠。因為,其它的時間,你都在想窮人跟壞人。

所以你必須要變得二十四小時都在感覺那個完美的東西

真的有第三種選擇,但是你必須付出。

你的付出不是當壞人,也不是當窮人,

而是「注意力要有紀律和正確的方向」。

為了自己的有錢,為了自己要當「有錢的好人」,

你必須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來,

把上天賦予你的「創造力」拿出來用。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份的人沒有用他們的創造力。

他們常常會說:「我沒錢,怎麼辦呢?」

沒錢是因為:頻率是錯的。

只要大家聊一聊就會知道頻率出錯在哪裡,一定有問題在裡面。

要不就是你的目標很矛盾,比如說:「我要的是男人,其實不是有錢。」

可是另一方面,就是又要錢。

反正就是有很多複雜的目標混在那邊,

然後自己因為目標混亂,所以整個頻率是混亂的。

 

如果你要學會這個創造做美夢的法則,

要說得更細的話,它可以再細到很細膩的程度。

但是那個細膩的程度就是要等到你有問題的時候問,

我們講的時候你才會覺得好玩。

但是我覺得,目前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是:

記住自己完全快樂的那個片刻。」

那個片刻它能夠帶給你「富足」跟「好人」。

那是你自己的第三個選擇,你的出路。

 

平常能的時候,儘量還是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情,這是為了自己好。

但事實上,那不是賺錢的重點,真的不是。

很抱歉,有時候,一個人工作多辛苦,真的不是賺錢的重點。

有些人錢賺得像瘋子一樣,他們賺錢的速度之快,

無論你再怎麼辛苦工作,也賺不出這麼多錢。

有時候,賺錢並不是用肉體(或勞力)去換來的。

 

你說,那些有錢人,他們在傷害別人,為什麼還會賺那麼多錢?

我們暫時先不要討論「因果」。

他們所造成的傷害,以後一定是要償還的。

但是他們目前為什麼能夠成功?

那是因為:他們非常的「專注」,他們只想錢,根本就不會分心。

他們想「我要的就是錢。」

他每天醒來想的是:「我怎麼樣能賺更多的錢。」

睡覺的時候,想的是:「我明天怎麼樣能賺更多的錢。」

他們想錢的那個「專心的程度」,不是你能夠想像的。

因為你現在想的是好人和壞人,你處於一種分裂狀態。

 

你是這樣:左搖右擺、左搖右擺、左搖右擺。

他們那些人已經沒有左搖右擺了,

他們就是:「錢!我就是錢!」一路錢到底。

 

所以,創造並不是用力

精神上,思維上都不是用力。

創造是「清晰」。

清晰度越高,創造速度越快

所以他們在想錢的清晰度上面是非常高的,

雖然他們還不明白因果,不過以後會了解。

但是,他們有清晰度

他們清晰到什麼程度?他們不會因為道德而去混亂自己的清晰。

聽起來很矛盾,

但是,我們所說的清晰,並不是道德標準的清晰。

而是,那個目標?不管好壞,他有多專注,多像「雷射光」一樣往前走。

而且,他們已經「很清楚的定義了自己的目標」。

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目標。

 

但你現在懷疑自己的目標。

你每天都在懷疑:「我是要當壞人,還是要當好人?」

你每天都在選擇。你其實沒有在決定你要創造什麼。

你一直在這兩個東西上面選來選去。

 

那些你所謂的壞人,他們有一天發現了因果之後,

他們變好的速度也是很可怕的。

因為他們成就了那種「雷射光的注意力」,

所以他們要當好人時候會好的很可怕,所以不用替他們擔心太多。

 

可以的,你會富有!

 

創造—2


問:個人認為和尚或神職人員要求金錢奉獻與修行無關,
    而是一種斂財的手段。

 

答:

這其實是一個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問題

 [ps:靈魂年齡、修行是修自己、靈性與富裕、創造] 

我們試著逐一去討論。

 

第一件事情是:大家有不同的「靈魂年齡」。

這個大千世界、這個地球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靈魂年齡;

要看他們投胎多少次,了悟同一體到什麼程度。

 

任何的法門、團體、宗教裡面,

我們不能說龍蛇雜處,也不能說參差不齊;

可以說,英雄好漢匯聚一堂,有年輕的、有年老的。

所以,一個團體、法門、或教會裡面,

有九級的靈魂,有十級的靈魂,也有一級的靈魂。

因為,教會收學生的時候,可能分不清楚來的人是什麼靈魂年齡,

他們也沒有真正依照靈魂年齡來決定收不收你。

通常是你能履行某些條件的時候就會收你。

所以,不管是一個教會、公司、或國家,裡面都有高人,也有初學者。

同不同意?

 

問:這個我同意。

但因為他本身是披著神職人員的外衣,所以讓我很困惑。

 

答:

先不要管別人,也不要困惑。

無論你碰到哪一個神職人員,你要記得一件事情:

這個神職人員可能是一個已經快離開地球的十級靈魂,

也有可能是一個剛投胎第一天的靈魂。

接下來,更重要的問題是:

先搞清楚你的靈魂年齡在哪裡。

先不去管這個神職人員的靈魂年齡在哪裡。

當你看到一個神職人員,你覺得他清風道骨,不會跟你要東西;

而你看到另一個神職人員,好像很市儈,一直跟你要東西。

這個時候先別管他們。

你覺得,自己的靈魂年齡在哪裡?

因為,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的靈魂年齡,

你也絕對看不清楚別人的靈魂年齡。

你會走到哪裡都充滿困惑:

為什麼有人是好人,為什麼有人執著這個,為什麼有人是壞人

世界一片混亂。

那是因為你沒看到別人的靈魂年齡。

重點是,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靈魂年齡,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的靈魂年齡。

你覺得你的靈魂年齡在哪裡?你可以不用說出來。

 

問:重點是我也不知道。

 

答:

你很誠實、很勇敢的跟我們說你不知道,

而我的誠心建議是:不要去管別人好或不好

你懂我意思嗎?我們真的看不出來。

因為,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情,背後的目的可能完全不一樣

雖然兩個人做出同樣的事情,

可能一個已經是佛菩薩的等級,

另一個可能是剛從地獄爬出來的等級;

事情可以混淆到這個程度,可以神秘到這個程度。

所以,重要的事情是:

把自己弄高興,把自己弄到最快樂,先把別人都放下。

這是第一件事。

 

無論我們碰到什麼神職人員,

有一句話是:「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

所以,我們先把自己修好,先別去修別人。

這才能帶給你安寧。

因為,你如果連自己的等級在哪裡都不知道,

就一直想要去修別人的等級,這成何體統?

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五十步笑百步。

你真的不知道,真的搞不清楚,所以就別去管他人了。

先把自己家裡搞清楚,整理好,不要去整理別人的家裡。

真的就是自己家裡可能一團亂,你還跑去鄰居家裡說:

「你家怎麼亂成這樣?來來來,我幫你修一修,我幫你整理一下。」

真的是沒事找事做。

 

第二件事情是,你講到十一奉獻,對不對?

 

問:我的意思是說,教會裡都會要求十一奉獻,廟裡也有香油錢。

像尼姑和尚,他們沒有工作卻衣食無缺,主要是因為信徒的奉獻。

他們就有一個很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幫你誦經、消災,所以我拿得心安理得。」

我覺得,一個修行人怎麼會要錢,而且要得還不少?

 

答:嗯,所以你心裡不太甘心。

 

問:不是不太甘心,而是出家眾他們的定位在哪裡?

 

答:

我發現今天很有趣。今天可能有一個趨向,

就是大家跟金錢的關係都不太對勁,

大家跟金錢的關係都不太友善。很好玩。

 

我覺得你的問題得抽絲剝繭,我們看看先從哪裡開始抽。

因為問題非常多,我都不曉得從何開始。

 

我先跟你講一個秘密好不好?

這個宇宙最大的秘密是什麼?

許多人都不知道:

當你看到別人富裕,

你充滿歡喜,像自己富裕ㄧ樣高興,

那個時候,你豐衣足食,衣食不缺,什麼錢也不缺。

真的!你看到別人的富裕,你滿心歡喜。

可是,我可以跟你保證,百分之八十的人做不到。

我們說仇人有錢,不高興那也就算了;連路人有錢,他也不太爽。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為什麼。

你告訴我為什麼,為什麼你連路人有錢都會不爽?

當然啦,你說得是比較特殊的例子:神職人員有錢。

 

問:我的意思是,神職人員藉著這些手段謀取利益。

 

答:

等一下,我們現在再回到我們第一個回答:

你怎麼知道,人家是充滿貪意的在跟你要東西?

你真的確定嗎?你有他心通嗎?

 

問:不是,我是用一個很普遍的心態。

我講一個不曉得會不會冒犯到其他人的例子。

 

答:

沒關係,

要冒犯的時候,最好在當前冒犯。

說壞話要在當前說,不要在背後說。

 

問:

那就不客氣了。比方說:我去XXX(宗教團體)

敲個鐘,就要奉獻一筆錢;我去浴個佛,也要奉獻一筆錢。

出家人不是與世無爭嗎?

為什麼他們的廟宇一間比一間還富麗堂皇?

 

答:

這樣好了,我們換個眼光說故事

 

我會覺得:

每一個人看到一件事情,他都可以說出自己的故事和看法。

這個故事和看法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你怎麼說一件事情,你怎麼講你的故事,你就已經編織了你的人生。

所以,我們要很小心,我們說出來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故事。

我們就來改編一下你的故事

怎麼樣的說法是比較好玩的說法,比較富裕的說法,比較完美的說法呢?

 

廟宇富麗堂皇,代表這個地方的人都非常誠心。

而且他們誠心到不在乎錢,所以他們才能夠捐得出去。

所以這邊的人不單富裕,不單對靈性有興趣,

而且他們在靈性和金錢上沒有鴻溝,沒有矛盾,

他們才能夠這麼輕鬆的把錢交託給一個靈性的代表。

這麼自然的就把錢給送出去。

我會覺得,是這個地區的人民充滿了智慧與福份。

在他們的心中,他們有錢,他們能給,他們不在乎,

而且他們喜歡靈性的東西,所以廟宇富裕。

 

教堂這麼多,是因為有信仰的人多。

很多人喜歡上主,很多人喜歡超越物質界的東西,

所以他們進入教堂,他們願意奉獻,

因為他們希望給予這些出家眾有修行的機會與時間,

不用去擔心物質界的東西。

所以他們的心非常寬廣。

 

我們看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觀點看

你可以把一件事情說得非常險惡,每一個東西都是黑的。

但是你也可以把東西說成全都是白的,並且,找到它們最完美的一面

我們說出最完美的一面,別人的好壞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們是在創造我們自己的世界。

這就是在「創造」。

 

我們剛剛講到,你的頻率在哪裡,你的故事就在哪裡。

你每天是要說恐怖的故事,還是要說美好的故事?

你是要說那種,每一個神職人員都是神棍的故事,

還是「真正的學生只碰到真正的老師」?

一個誠心的求道者,永遠不會碰到假的老師。

所以,人家都說:沒有假的老師,只有假的徒弟。

真的徒弟,碰到什麼老師,他都開悟。

所以真正開悟,不是老師好,是因為徒弟行!

不要搞錯了。

 

為了富裕,我們要說不同的故事。

這是你的創造力,你有許多的選擇。

前一個提問者還有兩個選擇,我發現你比她更悲苦。

她有兩個選擇,要不就是當有錢的壞人,要不就是當好心的窮人。

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全都是神棍。你比她更單調一點。

 

我會勸你,我們大家都是人生的編劇,

我們自編、自導、自演、又是觀眾;一人兼四角。

你編劇這個角色,你要編出一些不一樣的方向,不要每天都唱同一本書。

我們剛剛已經說過了,我們自己沒有他心通。

我們不知道那個神職人員來跟你說十一奉獻的好處時,

他是心中充滿了貪念呢,

還是他心中本來就被教導,或是他自己的體驗就認為說,

他做了十一奉獻自己得到許多好處。

或者是說,他看到別人在做十一奉獻,別人得到許多好處。

他真心認為十一奉獻真的能幫助人解圍,然後才來跟你講。

 

所以就是說,你如果沒有他心通,你如果看不到別人的前世,

真的是什麼東西都「不要批評」,因為你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那個時候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你的劇本。

我們不要去抓我們看不到的、不知道的、不清楚的東西。

這些就像是,你去投資股票,別人說好,你就投資,那是不明智的。

因為你也不曉得這間公司好不好,你也沒看到人家的CEO長得什麼樣子。

所以,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比較能夠賺到錢。

你現在真正有把握的是:你每天說的故事都挺可怕的。

因為連充滿神性的教堂跟佛寺,都能夠被你看得這麼險惡,那還得了!

所以我能夠想像你的靈性生活一定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問:就是因為有迷惑所以才來請教你。

 

答:

我懂啊!這個迷惑也滿可愛的。

當你有一天學會說不同的故事,

當你有一天真的為了陌生的路人忽然變成億萬富翁,

你自己真心的喜悅、愛心洋溢、興奮不已,

那個時候你會發現,

你碰到的任何一個教會的人,

你碰到的任何一個出家師父,

你會發現他們充滿了神聖的光芒。

你會發現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你而著想。

你會發現有多少人為了保護你的情感,為了長養你的智慧,

他們多麼巧妙的圍繞在你四周,不敢讓你知道,

做出ㄧ些你根本就不曉得的事情。

那時候你才曉得,你的指導靈為你做了些什麼事情,默默等待你多久

 

在你停止說這些恐怖故事之前,你什麼都看不到。

因為,在物質界是:我看到,我才相信。

在靈界是:我相信,我才看得到。

因為,在靈界,是以「創造」為主。

在物質界,是以「外相」為主。

好比說:你看到一個杯子,你認為世界只有一個杯子,大家只有一個杯子可用,

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也是一個創造的問題。

你要學會從做「惡夢」,進入做「美夢」的階段。

之前你的靈性體驗是惡夢,現在要進入美夢

 

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是:

如果你繼續說同樣的故事,你生命中很大的一個矛盾點,

會變成是「物質和靈性的脫節。」

 

因為在你的概念裡面,其實和前一個提問者有一點像,就是:

神職人員應該是貧窮的呀!每一個教堂應該是破舊的呀!

每一個寺廟根本就應該是垮下來的那種,因為,沒錢呀!

出家人跟神職人員本來就是應該要清高,也不要吃東西,

所以每一個都應該是餓死在地上的啊!

那麼,我如果要靈修,我就會餓死。

那我該不該靈修?

不不不,我不能靈修。因為靈修就會被餓死,變神棍。

那我還是不要靈修好了。

那不要靈修,就很有錢

那,神性還是錢? 神性,還是錢?

對你來說,這兩個世界不相容。

你剛剛講的那個故事,就像是天跟地相隔甚遠,永遠不會天人合一。

所以你永遠是分裂的。

我們本來就是有天、人在裡面

可是你硬生生的,把你的天跟人截成兩半:

「靈修的人不准有錢,有錢的人不准靈修。」

這也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是你說的故事,是你編的劇本,那是你的世界。

 

在我的世界,「靈修的人可以有錢,有錢的人可以靈修。」

在釋迦摩尼佛的時代,聽說最有智慧的那個人,

是家境最好、最有錢的「維摩詰居士」。

歷史上有許多這種例子和證據。

像西藏,有許多佛菩薩,穿滿了珠寶,穿金戴銀的。

他們穿金戴銀不是為了這些佛菩薩自己沒穿過珠寶,很喜歡戴珠寶。

是因為很多眾生跟你一樣,他們有時候修到一個階段,

因為誤解一些教理,他們把「靈性和金錢」劃一道鴻溝。

而佛菩薩穿金戴銀是為了度化眾生。

像前一個提問者剛剛講的那些苦命的修行人,

他們自己在生活中,都有一點類似的問題。

 

因為那些人有兩種可能:

一個是他們只學會「外在的創造」,還沒有學會「啟動內在的神性」;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跟你一樣「靈修跟金錢誓不兩立,永遠的仇人。」

誰是仇人啊?是你自己編的劇本,是你自己在那邊仇了半天,

然後就每天苦哈哈的,不曉得該往靈修走,還是該往錢走。

又是一個同樣的故事。

 

事實上,靈修與錢的結合,是許多人的挑戰。

很多人真的仙風道骨啊,很多故事都是這個樣子。

可是,仙風道骨的意義,不是為了靈修拋棄金錢。

他們仙風道骨,是因為有沒有金錢他們都不在乎,這是不一樣的。

仙風道骨的那位道長,可能就算是身上穿金戴銀,他還是充滿了靈性。

所以,請不要誤解。

那個不正確的覺知,當你把它供為神明的時候,

教堂跟佛寺你都想把它們拆掉?你覺得要破爛才行嘛!

然後你自己新供上去的一個神,是與金錢誓不兩立的。

所以你好像在跟金錢打仗一樣。

 

問:「我們基督教有分很多教派,好像每一家都在比賽蓋新的教堂。」

 

答:

對,所以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浪費你的注意力

因為,注意力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

我們的創造,全是來自於我們的「注意力」。

如果,你每天花十個小時在想別人蓋不蓋教堂,

這個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事情,

你浪費你最寶貴的創造力在那種無聊的地方,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所以,做人要明智,

我們雖然是靈修的人,但是我們也要精明一點。

上天給的最珍貴的創造力,不要這麼就浪費掉了,

你必須把它放在好的地方。

不是放在別人的教堂,而是放在你自己的靈性和富裕。

你要把它們連結在一起。

你必須變成最富有、最有靈性的一個人。

而且,不要去找那些和尚、出家眾的麻煩。

放人家一條生路。

創造—3


問:雖然知道有機食品店的食物可能比較健康,

仍是不願意花錢消費,因為覺得無法負擔。

「看到價錢時覺得很貴」這個想法,會創造出匱乏的結果嗎?

 

答:很有意思!又是有關創造的問題,但它在不同的、細微的層面。

 

我們在創造的過程中,不要以行動為主導。

你想要分析「去餐廳,這個餐廳的菜是不是太貴?」

這件事情會不會是我在錯誤創造的一個過程?

實際上,去哪一個餐廳,付多少錢,與創造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感覺上,你有一點擔心:

「我不去付這個錢,是不是感覺匱乏?

這個匱乏感是不是就創造更多的匱乏?

所以我是不是應該去借很多錢,吃很多有機食品,

然後這樣表現我富裕的感覺,然後我就會很富裕?」

 

我們要創造美夢的時候,要先從「感覺」開始,不要先從「行動」開始。

 

第一個步驟是:訂立目標和感覺

你必須知道「你要什麼」。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更加富裕,而且愛護地球的環境。

目標訂好了之後,你要定義它的「感覺」是什麼。

富裕的感覺,像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輕鬆自然、成為真正的自己;

貧窮的感覺,像是一場噩夢,不像是真正的自己,有點陌生的感覺。

而每天都吃有機食品的感覺是什麼呢?

像是: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呼吸更輕鬆、空氣更新鮮這些是感覺。

 

第二步是:收集你的感覺。

你要了解與這個目標相關的所有感覺,你要熟悉它們。

因為,熟悉了以後,你才能隨時拿出來。

拿出來要幹嘛?穿在身上,跑進裡面?沉浸在那些「感覺」裡面

這個步驟完成了之後,你會感覺到鬆了一口氣,

覺得充滿了精神,連每個細胞都是有機的,都不是基因改良的……

有了這種感覺之後,你會進入一種「安心、安寧的狀態

你會放下心,會有輕鬆、自在、舒服、無憂無慮的感覺

在這輕鬆、無憂無慮、對生命充滿熱情、充滿好奇心、充滿努力的狀態之下,

會發生什麼事情?

「靈感」會出現

靈感是一種想法、能量、方向感

它會幫助你、推動你、鼓勵你、安慰你去做你該做的「下一件事情」;

你該用肉體,或說出來的、或做出來的下一件事情。

「下一件事情」,可能是去吃有機食品;可能不是去吃有機食品;

可能跟食物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是第三步,這才是「行動」在創造上的地位。

「行動」是果,不是因。

 

所以不要為了說:你今天要不要去一個餐廳,該不該付這個錢?

而把它當成是創造的第一步驟,它不是。

如果現在錢不夠,沒有關係,你可以去一個自己經濟能力許可的地方吃。

吃的時候,讓自己沉浸在我們剛剛說的那種「感覺」裡面。

你的身體,它會相信你的感覺,它會創造那種感覺。

不管你吃的是什麼,身體跟那個食物的互動,就會像是你吃了有機食品一樣。

因為「萬法唯心造」。

不要把行動當成是創造的第一步;它是最後一步。

創造—4


問:我們在練習創造的過程中,有沒有方法能辨別,

得到的是「靈感」或是「情緒」?

 

答:很容易。

當你害怕、恐懼、覺得時間不夠用、覺得很緊迫,

好像下一分鐘沒做好世界就要垮下來的時候,這是你的情緒。

因為,你內在的神性,祂什麼都不怕,祂有的是時間。

完全沒有恐懼、沒有擔憂、心裡很平靜,很輕鬆自在,

那個時候來的念頭,比較有可能是靈感。

那種感覺來的時候,你會知道它是不會傷害別人的。

它會帶給你一種「很美的、真善美的感覺」。

創造—5


問:你剛剛提到,我們要用感覺來創造,而不是用行動的方式創造感覺?

 

答:

有時候可以用行動去輔助感覺,

但是,在創造的過程當中,行動絕對不是首位。

如果放一首音樂,而且它能夠幫助你達到要的感覺,那可以去做。

可是你的頭腦還是要明白:真正的靈感來自於正確的感覺。

 

答: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

可以採用「以行動為那個人創造感覺」這樣的方式幫嗎?

 

答:

可以。如果你滿心歡喜的話。

可是,如果做到有一天你累得不行,然後一邊做、一邊恨;

那個時候就趕快停。

因為那時候你已經幫不了?自己快爆炸了,

那就不要再幫了。

創造—6


問:老師,請問現在可以說八卦了嗎?

答:可以呀!說自己,可以說得很仔細,說別人,就不要講名字。

問:請問你有沒有看過神鵰俠侶

答:神鵰俠侶有看過。

 

問:你剛剛都在談「創造」,希望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或「自欺欺人」。

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她的個性就是自我感覺良好,也覺得沒有壞人。

從她眼裡看去,每個人都是好的,壞人騙她結婚的時候,她也真的想要嫁。

但社會上總是有些人並不是那麼好、那麼善良,就是要害你。

那麼,我們應該要教導孩子像個小龍女,或告訴她社會上還是有壞人呢?

答:你這個問題是替自己問,還是替別人問?

問:我女兒,她現在就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世上沒有壞人,

不管到哪一國,她都以為只有好人,可是我會擔心不同的國家或民情,

要不要提醒她應注意的事?

答:妳得跟她說清楚: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世界上都是好人;但是如果有人要把妳帶走的時候,妳先來問媽媽。

 

問:我覺得這個很難。

有一次,我女兒答應一個外國人的請求,帶他去找夜店買酒喝,

那個外國人的理由是:他對台灣不熟。

答:你女兒多大?

問:十八歲。

答:十八歲已經不小了吧?十八歲應該已經成熟,明事理了吧?

問:我們家都是教她比較單純的事,

可是有時候我在考量,要不要教她「世界上有壞人」,

但是,一方面,我怕自己想法如果是負面的,會污染了她,

另一方面,又怕把她教得像小龍女一樣。

答:平心而論,你覺得自己的女兒靈魂年齡多大?

問:我覺得應該是四或五(級靈魂)。

答:如果是四或五級靈魂,你就兩邊都教。

物質界的常識」你得教一點;「靈性的常識」也得教一些。

如果她是馬上就要被騙的話,那你就教一些物質界的常識,

然後等到她不會被騙的時候,你再教靈性的。

 

問:我自己會矛盾,到底要不要跟她講一些社會黑暗面的事。

很難抓到講與不講之間的平衡點。

答:你說的每一句話,她都全聽進去,全照著做嗎?

問:沒有啊!現在的孩子哪會這樣全聽進去?怎麼可能!

答:如果孩子根本就不聽你的話,你的問題還有意義嗎?

問:她也不是都不聽,有時候孩子是在挑戰你的極限在哪裡。

孩子其實很聰明。

答:我會覺得這個問題不在於你女兒。

問:是在我嗎?

答:問問題的人總是問題的癥結嘛!

其實,是你自己在編一個劇本?「女兒好像快要發生危險了!」

因為,擔心的人是你。

你每天的擔心,就是在創造。

你在恐懼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在創造。

你有一部分的創造力量,就是在製造那些壞人出現在她身邊。

所以,先把你的負面影響拿掉。

 

趕快把自己拉回到完美的「創造者」的位置吧!

先好好的創造,你女兒在這個世界裡應該要擁有的安全,

以及,無論她到哪裡,都碰到好人。

經常想:能夠到我女兒身邊跟她說話的人,全都是好人,都是為了她好。

你目前想的都是顛倒的事情。

所以,先把你自己的「胡思亂想」控制住。

 

至於,女兒不斷的頂嘴、挑戰你,就先讓她,青春期先別管她這麼多。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在照顧。

我剛剛還以為你女兒是八歲,所以想:那我們得仔細討論一下。

十八歲,好像很多人都不太聽父母的話了。

通常會再聽的時候,可能是已經結婚生子了。

那時候才想到:喔!母親很辛苦!才開始願意多聽兩三句。

十八歲的時候,可能真的不想聽父母的話。

創造—7


問: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孩子說了許多負面的話;

以致於她現在也覺得自己不好,我要怎麼把她拉回來?

 

答:孩子現在多大?

問:十四歲。

答:十四歲還好。

十四歲的孩子,妳說太多的東西,可能她也不接受。

妳平常有打坐嗎?

問:我會靜心。

答:會靜心,太好了。

妳可以在靜心的時候「觀想」:

用一個「大橡皮擦」,把以前對孩子說的那些負面話語擦掉。

然後,觀想妳拿著橡皮擦,進入她的頭腦裡,

把所有妳記得的負面話語、情境、場景,都從她的頭腦裡擦掉。

再把這個橡皮擦拿到妳自己的頭腦裡面擦,

「我沒說過!我沒說過!擦掉!」

因為,妳說的話,妳有義務清理

 

問:我自己的部分也擦掉嗎?

答:也擦掉。

妳們之間的部分,擦掉。

她腦海裡的部分,擦掉。

妳腦海裡的部分,也擦掉。

擦到妳「覺得心安」為止,會有那個點。

 

剛開始,妳可能會覺得好像沒什麼用,

但是,一直擦、一直擦,擦到有一天當時間夠久,

妳會覺得「心安」,覺得可以不用擦了。

達到那個點的時候,妳可以確定那些東西已經對她沒有什麼影響了。

 

問:我的孩子現在都不聽父母的話。

她在學校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所以不停的轉學,甚至想輟學,

這可能也是因果的關係。

「橡皮擦」這個方法,如果我做得夠好的話,

是不是連這個因果我都可以消除它?

 

答:可以。

剛開始擦的第一個東西,是妳對孩子說的那些負面話語。

接下來要擦的東西是:你內在覺得不安穩的「頻率」

但是,如果在擦的過程中,

她的靈魂出現,對妳說不要擦,那就不要再擦了。

因為,有時候是「靈魂設計好的藍圖」,要「體驗」一些人世間的課程,

這就不是妳需要去擔心的事情。

如果在擦的過程中覺得很順,

沒有指導靈或她的靈魂來告訴妳不用動,那妳就繼續擦。

把那些妳覺得浮躁的東西都擦掉。

有時候這一輩子擦一擦,會忽然連前世都跑出來。

通常我們要涉入另一個人的磁場和生活時,端看我們與他的緣份有多深。

緣份多深是指:你有多在意,你心疼多少。

 

當媽媽總是會心疼孩子,

妳是媽媽,又真的很掛心,那就擦、擦、擦,
如果這輩子的東西擦完了,前世的東西跑出來,

如果妳還想繼續擦,就繼續擦。

 

問:我做過前世回溯,上輩子也是她的媽媽,還曾經是她養的一隻鳥。

 

答:所以緣份滿深的,擦的時候效果會更強。

通常,磁場關係越密切,擦的效果越好。

但是做這些東西,不要跟家人說。

在場的人也不能偷偷跟她的家人說!

有些東西不應該說,尤其是這種能量上的東西。

妳只要對她好,不要告訴她的頭腦:
「我老娘這麼辛苦,每天幫你拿橡皮擦,你趕快給我乖一點!」

不要那樣子。

因為這些東西是走後門的,不可以讓她的頭腦知道。

這個時候最應該是「行善不為人知。」

說出來的時候就很麻煩,也很無聊。

因為對方的頭腦會抗拒,會打仗,

她會覺得「妳怎麼在控制我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