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洋美丽汇│从“双桂第”看文昌百年老宅的前世今生

 南山梵境 2019-02-16

乐居 2018-12-05 14:27

  文昌,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因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旖旎的风景,而被世人熟知。文昌更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现在有120多万华侨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家家有华侨,户户闯南洋

  明末清初,大批文昌人为了生存开始去往东南亚一带,人们将这股风潮称为“下南洋”,或者“去番”。随着这些华侨的返乡,带回了热情奔放的南洋文化,并将其与当地的文化完美地结合到一起。不少衣锦还乡的华侨斥巨资修建大院,于是涌现出了一大批颇具规模的南洋风情特色建筑,林家宅就是其中的代表。

  “双桂第”的前世今生

  林家宅是由旅澳华侨林尤蕃出资,派次子林明渊回乡兴建而成。1929年开始修建,1932年落成,1991年林尤蕃另外三个儿子林明湛、林明灏、林明渭回乡出资对老宅的门楼进行修葺。人们现在看到的门楼就是后来修建的,上面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朱汝珍题写的林家堂号——“双桂第”。

  东晋时,林氏先人林禄举家迁居福建。到了唐代,其十六代孙潭州刺史林披生了9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并分别担任九个州的刺史(又称“州牧”),人称“唐九牧”。而到了宋代,林披兄长林韬的九世孙林杞,做了知州,其9个儿子也先后官至知州,因此又有“宋九牧”一说。无论“唐九牧”还是“宋九牧”,都是通过科举而获得功名的,故有“父子十进士”的说法。

  十为双数,因父子十人全部考中进士,俗称“蟾宫折桂”,因此林氏后人又以“双桂第”为堂号,这也是林家宅堂号的由来。

  时光荏苒,繁华犹存

  自门楼进入林家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布满斑驳青苔的院墙。经过近百年风吹雨打的洗礼,原先的富丽堂皇早已消逝殆尽,不少院墙的外皮已经脱落,但是依然可以从散落在各处的漏窗、雕刻、栏杆等小细节中窥见当时的繁华。

  在“双桂第”前、后两间正屋的屋顶两侧,就可见到灰塑的“如意花纹”、“一支笔纹”和“同心结纹”以及各种鲜花图案。

  在门楼两边的围墙上,左右各开一个巨大的圆形窗户,中间是一个“囍”字,“囍”字中央自上而下有蝙蝠、菊花和娃娃鱼的图案,旁边有两条草龙和石榴、蟠桃、鲜花作为陪衬……院内随处可见的雕刻图案,用无比精致的雕刻技艺诉说着主人对宅院的美好愿景。

  继续向宅子深处走去,可以明显的看出林家宅的前后两栋正屋和门楼处在同一条轴线上,两侧分别建有砖瓦结构的横屋。在正屋之间采用空中走廊连接起来,建成了二楼的观景回廊阳台,可连通唯一的二层建筑——门楼。从上方看去,整个院落呈正方形,就像一个有着浓烈南洋风格的骑楼城堡,端庄、稳重、严谨、典雅……都不足以描述出它的美。

  门口几棵参天古树环绕相抱,守护着林家宅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老人静静守候在原地,看时光在身上留下印记,无声的期望着后人们的归来。

  旧式新颜,续写南洋传奇

南洋美丽汇林家苑庭院入口(效果图)

  如今,历经岁月铅华的林家宅以璀璨崭新的面貌重现南洋美丽汇。在南洋美丽汇,完美比例复刻的林家宅,在保留建筑的精髓的同时,将现代雕塑融进竹林景观中,与林家宅的传统灰塑完美呼应,从而打造出古香古色的主题民宿,致敬百年前勇闯南洋的华侨先驱们。

南洋美丽汇实景图

  时光荏苒,昔日“双桂林第”的残垣断壁已经难觅南洋的繁盛,今天在先辈们“闯南洋”的发源地海南文昌,历史又一次传奇相聚。鲁能南洋美丽汇,以文昌四大百年古宅为创意蓝本,按“修旧如旧”原则重现古建筑风采,力求复活这段百年传奇。目前,南洋美丽汇八个组团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古建外立面施工,预计于明年7月精彩亮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