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 《张好好诗》卷,纸本,行书,纵28.2cm,横162cm。该卷原为清内府所藏,曾被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由张伯驹先生收藏,1956年捐赠故宫博物院。 《张好好诗》为杜牧32岁时作诗并书。其传世墨迹仅此一件。墨迹的最后两句,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 诗载杜牧《樊川集》。 杜牧23岁,张好好15岁时在时任高官(吏部侍郎)沈传师府上相识。当时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张好好敬重杜牧的才情高致,杜牧倾慕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不意沈传师之弟次年纳好好为妾,才子佳人,就此鹊桥路断,劳燕分飞。 《宣和书谱》评杜牧此卷:“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 明董其昌跋:“牧之书《张好好诗》,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温庭筠)与牧之,亦名家也。” 以“快乐书法营”看来,此卷笔致生涩老辣,笔势沉着,顿挫分明,转折处提笔后翻笔拗行,抑扬激昂,似舒胸中不平之气。与六朝人“不激不厉”相径庭,亦与唐人诸名家的风韵时趣俱不相近,特立独步,其书风似开北宋米芾之门。 杜牧《张好好诗卷》全图 释文: 张好好诗并序。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后一岁,公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藉中。后二年,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又二岁,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连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暎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无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小(此字点去)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尊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著作任集贤校理),讽赋期相如。聘之碧玉佩,载以紫云车。洞闲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阳重相见,绰绰为当炉。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偶。□□□襟泪,短章聊 (下残)“洒尽满”、 “一书”五字 放大图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