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吃穿那些事

 louis6711 2019-02-18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节气。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是“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孝纬经》记载: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渐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因而得“白露”美名。

上图来源于网络



保暖勿露,秋冻有道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时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这时重要的养生原则是保暖勿露,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夜晚忌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防止寒邪内客于脏腑经络,寒凝气滞,经脉不利,而引发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骨关节病等。

上图来源于网络

然而,春捂秋冻是众所周知的养生要诀,我国传统医学讲究“薄衣御寒”,主张“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因为此时天气凉而不寒,过早穿厚衣,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足够的适应,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入冬后就很难适应。所以穿衣服也应遵循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之道,不要过快地添衣,避免造成身热汗出、腠理开泄、阴津伤耗、阳气外泄。此外,秋冻不要冻头和脚,“头为诸阳之汇”,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二者皆分布着人体的多条重要经脉,注意头、脚步的保暖,坚持梳头、头面部按摩、泡脚才能使气血流畅,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可见秋冻有道,冻要冻得合理、冻得适时、冻得健康。



秋燥伤阴,润燥为要

伴随着天高云淡.秋意渐浓.此时鼻燥咽干、口唇皱裂、 口渴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 毛发枯糙,此时也是便秘和痔疮的高发期,这一切都预示着秋燥的来袭,燥胜则干。《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是说秋来“阳消阴长”,人要在此时防燥护阴,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魏玮教授在临床治疗脾胃病的过程中,发现时令节气的变化会对人体津液代谢产生影响。白露时节阴气渐长,而体内津液却易处于失衡状态,此时在调理脾胃的同时酌情添加沙参、麦冬等药物,帮助患者养阴护胃,以顺应“秋冬养阴”之道。此外,应保持内心宁静,舒畅胸怀,避免低落、抑郁的情绪,保持肺气清静,收敛神气,以缓和秋燥肃杀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