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温暖的土灶

 吴越尽说 2019-02-19

夕阳西下,白墙黛瓦,炊烟袅绕,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哦,那是家的味道!那是母亲的味道!

白墙黛瓦的江南古镇

每次回到家中,心里感到特别的温暖。当现代家电横行霸道主宰我们的口味,令我们感到乏味时,我却能在美丽的乡村风光中享受着那独有的味道。其实母亲家早已实现“四个现代化”,家里可以说各种家电样样齐全,光烧饭煮菜的家电就有微波炉、电磁灶、电饭煲等等,而母亲却钟爱陪伴了几十年的土灶,烧饭从来不用电饭煲之类,逢年过节时炒菜也爱在土灶上,尤其是过年时母亲烧的大锅菜,让我们深饱口福。

家电齐全的厨房

小时候的土灶

土灶,曾经是我们乡下人家最重要的生活用具。每户人家必有一个土灶,两口灶、三口灶全凭自己喜欢和实用。

两口灶

三口灶

我们家是三口灶,那还是83年建房时姐夫造的,很漂亮和实用的造型,和所有的土灶一样有灶面、灶壁和灶堂。

灶面就是放锅的那面,上面有三口锅,一口是主锅,烧饭用;一口是副锅,炒菜用;两锅之间还有一个小锅,用于蒸菜、热菜之类。在灶面和灶壁之间还有一个“汤罐”,不大,葫芦瓢刚好能伸进去舀水,烧饭或炒菜时,“汤罐”里的水也同时热起来,正好用于洗脸洗脚,或者洗锅洗碗用。灶壁设计得相当实用,高低几层,可以放油盐酱醋和照明灯之类。壁面上写有“小心火烛”“四季平安”以及一些花鸟类图案。灶堂就是后面塞柴禾烧火的炉堂。那是我小时候尤其是冬天最喜欢的地方,边取暖边闻着饭菜香,其乐无穷!有时还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妈妈会给我一些刚出锅的菜肴或糕点吃。

我家的灶台

为此灶堂烧火成了我的拿手好戏。可能有人会不服气,往灶里添柴谁不会啊?错!往灶里添柴学问大哩!要像搭积木一样在灶堂里搭成一个通风的造型,最简单的做法是用一根稍大的木柴做“枕头柴”,然后添进去的柴火,要一根根“睡”在枕头上。这样,柴火下面就有了一个空间,外面的空气补充进来,灶里的火苗就呼啦呼啦地发出声响,越烧越旺。拉风箱也要注意节奏,旺火时拉得快点,慢火时拉得慢点。再则要会听口令,根据大人的口令,哪个锅需要旺些,添火就要往哪个角移动。

灶膛

当然烧火还有一大好处,比如这个季节,烧好饭后我们便把一只只大小差不多的山芋埋在灶膛里,谓煨山芋。差不多一个小时后煨出来的山芋是最香、最甜、最嫩的,我们常常顾不得擦拭就一口咬下去,那个喷香啊,至今难忘。稍冷的天,母亲常用一只带盖的砂锅,今天毛豆,明天赤豆,晚上烧好饭后埋进去,早晨保证烂熟,只要烧好早饭后再放进去热一下,就是一顿可口的冬季滋补品。

煨山芋

赤豆汤

冬天,我们就喜欢在灶屋间吃饭,那烧过饭的灶屋间,整间都是热乎乎的,不亚于现在的空调间。外面雪花飞舞、北风呼啸,全家人挤在一个小屋里,父亲听着收音机里的评弹,微醺地喝着老酒,我们姐妹四人抢着从热锅上铲饭兹干,都要抢带着黄焦的饭兹干,那才叫香脆香脆,抢到后也顾不得斯文,揉成一团,大口地咀嚼着,母亲则微笑地看我们,小声喝道:“慢点吃,慢点吃。”

饭兹干

时间滴答,一晃,进入二十一世纪,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春风般吹遍了吴江大地,许多村,许多房,为改革让道。我们村也被列入拆迁行列。

搬走那天,母亲准备了大包小包,大摞小筐,吃的穿的用的,什么也不舍得丢下。最后母亲来到灶屋间,对着灶头长吁短叹,恨不得把灶头也搬走。忽然,只见母亲把灶头上的一口大锅拔出来,我们连忙劝阻:“姆妈,这口锅,带去也没用,新家里不用这个。”母亲不顾我们劝阻,硬是把那口大锅带上了车。

承载回忆的大锅

姐夫是知道母亲心意的,搬到了新家后,托人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前后二头通的铁棚,铁硼里搭了个灶头,简易版的,只有一个可以用柴火烧的灶膛和一口母亲从老家带来的大锅。

简易版的灶头

经年累月,母亲总是喜欢在这口土灶上烧炸炒。而我们,依旧可以在每个团聚的日子吃到母亲烧的咸肉菜饭,大锅菜……那熟悉而温暖的味道!

咸肉菜饭

大锅菜


本文编辑:沈瑶、吴英

图片来源:馆藏及网络

来源:《吴江通》2019年02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