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轻风无意 2019-02-19

每当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就想用我的全部人生来感慨,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十一岁当童工 ,十五岁上战场,十六岁受重伤,二十三岁双目失明,二十五岁身体瘫痪,三十二岁告别世界,他怎么就一点都不丧?昂扬地、奋进地,他留下了奋斗者的姿态。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而我,为什么就这么丧,是因为我没受过重伤,没有双目失明?也不是没有可能,人家在走进黑暗之前,满怀着对胜利的憧憬,我睁大了眼睛,看着人世间种种乱象,和自己那条理分明、并不值得印在纸上的工资额,胜利在哪里?我问天问大地,大地笑而不语。还好文艺界不是谁都这么积极,如果谁都这么积极,那我也只好十字街头舞一曲抓钱舞,假装自己如抽自己耳光、喝马桶水的某公司职工一样“上进”了。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晚唐。能写的都写过了,高峰立在那里,山高路滑,不太好爬,逼得一众晚唐诗人另辟蹊径,要么功辞藻用典,文笔偏于晦涩,比如《无题》中的李商隐,要么玩人设,豪迈的时候恨不能凌烟阁配吴钩,香艳的时候巴不得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比如大部分时候的杜牧。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李杜二人成就不可谓不高,但珠玉在前,只能在名字前面冠上一个“小”字,这就很让人气闷了。晚唐不是不出诗人,但盛唐诗水准太高,提到学诗,还是要指到盛唐去。林黛玉是怎么教香菱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不要“以词害意”,李商隐膝盖上中了一箭。断不可学浅近的,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正在努力“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的杜牧心口莫名一疼。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两个人都绝望了,林黛玉悠悠地说,还是要先读一百首王摩诘的五律,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律,最后再有李青莲的一二百首七绝垫底,然后才是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小李杜在哪里?捂着心口和膝盖假装在看风景。

在一条道路上,早早见识了终极,就容易使人丧。丧得久了,就要自救,有人姿势很好看,有人姿态很正确,还有人丧到极处,不仅自己丧,还致力于让别人丧,晚唐诗人中的杰出代表,就是罗隐。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罗隐很丧,李商隐二十多岁中了进士,虽然一生困顿,好歹也是入过海,见识过权力中心的,有一个富有的老婆,恩爱一生,还早早出了名,有几个大号粉丝,白居易就明确表示,“我要投胎到李家,给义山当儿子”。杜牧,十几岁就写了篇申论,大谈国是,宰相李德裕给了他满分,二十六岁中了进士,红颜知己不少,还干过赌酒取姬的事儿,做了一辈子京官儿,晚年外放杭州刺史,退休工资不低,住着别墅,优哉游哉。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罗隐,考了十几次,一次没中。一辈子没怎么好好上过班,五十五岁才在吴越王钱镠手下找到事情做。长得丑,连仰慕他才华的郑畋女儿都吃不下,可见确实是“貌古而陋”、“乡音乖刺”。天生与异性绝缘,其他诗人总有一两件风流韵事传诸后世,他的传说,全都和济公差不多。空有一身才华,穷困潦倒,卖过字画,当过乞丐,大半辈子过去了,才时来运转,丧不丧?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罗隐的丧,有他自己的原因,天生嘴毒。传说康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比目鱼同志:若论书法,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康生说没说过不知道,最早这么说的是罗隐。黄巢起义平定后,朝廷想招罗隐入朝为官,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韦贻范。韦贻范说:“我和他同乘一艘船,并不相识,船夫跟他说‘船上有京官’,他呵呵一笑‘什么京官,老子用脚夹笔,比他们家几辈子爷们儿都强’”。韦贻范没提自己气不气,站在朝廷的角度思考,罗隐是有才,但是这个脾气,果然许他登科通籍,他会不会也弃之如“秕糠”,圣上面上无光啊。看看,罗隐要有韦贻范一半话术,何至于此。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因此,十几次科举不中,要怪罗隐自己太狂,还死不悔改。狂而科举不中,就变成了丧,原先的目中无人,就加倍地转化成负能量,变成让人不爽了。罗隐有多丧,随便举几首诗就知道。唐昭宗还是位励精图治,属意改革的有为青年,在外藩环伺,内乱难平的局面下,还没有放弃努力,算是很不容易,罗隐上来就是暴击,“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长安人穷啊,唐长老啊,收了神通吧。虽说是在写瑞雪,但影射之意,压根就没有要藏起来的意思。

蜜蜂在别的诗人笔下,是什么形象,浪是浪了点,采蜜的辛勤模样还是值得称赞吧,罗隐又是一记暴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年轻人,你那么辛勤地劳动,是为了自己在北京买房子,还是为了老板能给他的小三儿在北京买房子?最有力的一拳,出自他写给歌妓云英的诗,“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文艺中年嘴里喷刀子了,扎心啊。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丧,真丧。但淘淘脑海中仅存的唐诗底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丧到动不动就出拳暴击的罗隐,却贡献了最多的金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不少吧,是不是看着很眼熟?李商隐的名句记得多少?杜牧呢?看来丧之一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古今中外,古中有丧人,说说今外。比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要早逝的日本诗人石川啄木,死于自己的二十七岁,死因是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一个人连饭都吃不好,就难免丧,这种丧,是本质丧。石川啄木到这步田地,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有神童的名号,和罗隐一样,在十里八乡出了名,自以为了不起地跑到东京去,没文凭、没手艺、没体力,只能做校对之类一听就养不活自己的职业。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还好有个在东京扎下根的发小,金田一京助。他帮石川啄木付房租,付水电煤气费,有时自己还要卖点藏书,而送去钱时,石川啄木常常以奔放的睡姿来迎接他。接过钱来,石川很感恩地说:“我死后会保佑你的”。石川啄木在朝日新闻社工作时,有一位有名的同事叫作夏目漱石,他一个月挣二十五块,夏目漱石是他的八倍。钱不多吧,还爱乱花,人生有多丧,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人,留下了这样的名句:“我所抱的一切思想,仿佛都是没有钱而引起的;秋风吹起来了。”扎心吗?

晚唐最丧的诗人,贡献了最多金句,比杜牧和李商隐还要多

两个丧人,有共同点。现实的人生都不太顺利,都有死也不改的臭脾气,不知不觉间破除人生的全部希望,以傲人之姿疯狂打所有人的脸……最重要的共同点,恐怕还是这两个人都有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