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南京记忆

 背后国文 2019-02-19

一、南京长江大桥

对我们乡下孩子来说,去县城已经很奢侈了,到省城更是想都不敢想。省城是南京,说远不远,就在离我们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说不远又很远,要从县城坐二个多小时的长途车才能到达。上学了,我们在其他人家看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画报,有毛主席像,有桥头堡,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于是对大桥就有了向往。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我们的村庄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很多哥哥姐姐、叔叔婶婶等都背起行囊到省城做泥瓦匠了,一年难得回来几次,一回来,不仅给我们耳目一新、利落洒脱的感觉,而且给我们带来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暑假依然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可以整天无所事事听知了聒噪,看鱼虾群游。热了往水里一钻,累了躲到树荫下玩石子,渴了啃几片西瓜,晚上还可以搬张凉床到圩埂上数星星……

每年必不可少的节日是到姨娘家去,她家有三个孩子,一哥一弟一妹,年纪差不多大,很能玩到一块。可今年表妹不上学了,跟随她的姑父姑母去南京打工了。正好我去的时候她正准备走,看到我和表弟眼巴巴的样子,表妹就和她姑父商量了一下,把我和表弟也捎上了。坐在车上,什么准备都没有,又兴奋又紧张。

车到南京后,感觉更紧张了,我们手拉着手,拎着大包小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穿梭,生怕丢了。特别是上公共汽车,我们依然手攥着手,一刻不分离。直到进入工地,看到熟悉的坑坑洼洼的泥潭,看到家乡一样搭建的简易房,看到和我们一样灰衣灰褂的老乡,才放松下来。

第一次来当然要逛一逛了,第一站当然是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了。

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南京城对我们来说是陌生而害怕的,特别是上公交车,只能死死地盯着一道来的人,不敢看窗外的景色,生怕他们被人一挤就看不见了。我们在大桥南路下车后,步行上桥,远远地看见一条蜿蜒巨龙向前延伸,宽阔的桥面让人感到震撼和惊诧。桥上人很多,大家都涌在桥头堡照相。桥头堡虽然没有画报上的鲜艳好看,但气势雄伟。站岗的解放军叔叔英姿飒爽,笔直地站着,一动不动。

我们扶在白色的栏杆上,俯视着宽广的江面和浑浊翻滚的江水,不禁有些晕眩。下面的铁路桥伸向了另一个方向,我们一直走到桥的那一头才回头。桥上不时有汽车通过,想起一声声喇叭,和桥下的轮船上的汽笛声此起彼伏,虽然在空旷的桥面,依然感到嘈杂和不安。

这一次的上桥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还是紧张的缘故。后来高中毕业后再次到大桥玩,可以很轻松惬意地欣赏着大桥的风姿了。欣赏它伟岸的身躯,欣赏它灵动的曲线,欣赏栏杆上每一幅栩栩如生的浮雕,看江水百舸争流,看江的尽头烟雾弥漫。再后来自己骑自行车上桥,飞速地从这头跑到那一头,完全不是欣赏景色了,而且体验一种感觉了。

有的风景看得多了便不成了风景,后来坐车从南京长江大桥上过,有人会惊呼“长江大桥”,我们却无动于衷了。90后的孩子长大后说要到大桥去玩,车过大桥时我特意没有和他说,等车子过了桥,我才告诉他刚才走过的就是他想看的桥。他哦了一声说,原来桥是这个样子啊!这有什么好看的。竟不想下车,直接坐车回去了。

也难怪,现在大桥多了去了。我们当时稀罕是因为当时的宣传,是因为它的雄伟壮丽,是因为毛主席的诗词。后来才知道毛主席写的那首词不是描写的南京长江大桥,而是武汉长江大桥。

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所以后来的大桥不仅具备通行功能,还具观光功能。有一次正好在上海出差,得知南浦大桥刚刚落成,于是特意坐车跑去看。去参观的人很多,大桥给人还是很震撼的感觉,可是随着长江上一座座桥梁的出现,人们已经没有了那种再去参观仰望的冲动和欲望了。就像孩子他们对南京长江大桥,看到的既不是最长的桥梁,也不是首创的公路、铁路双层两用大桥,这些对他们根本没有新鲜感了,没有神秘感了。

去年底已经50岁的南京长江大桥经过了维修和重新铺设,于12月26日对公众开放三天,举行了“传承大桥精神、重温国家记忆、共话奋斗时代”主题徒步活动。很多市民争相前往,里面60后、70后居多,他们挥舞红旗,群情振奋。只有他们这一代人对南京长江大桥有那样的感情,有那样的情怀。

南京长江大桥,它承载的是一代人的情感,而这一代人正好经历了我们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更能体会我国在艰难时期建设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创举的豪情和建成后名扬海内外的骄傲。时光荏苒,大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对我们而言,它不仅是新生,而且是记忆的又一次加深。爱有天长地久,同样记忆和怀念有地久天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