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wsyqn 2019-02-21

一直以来,民间就流传这这样的一种说法。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玉工将稀世珍宝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即寿永昌”,以此为美好的愿望伴随大秦基业千秋万世,一直流传下去。

可世上哪有永远的王朝?秦二世而亡,而传国玉玺也被历代当做正统象征流传了下来。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朝代真正的做到千秋万代,就连传国玉玺也逐渐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无踪。

于是和氏璧、传国玉玺两者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无数奇思妙想。

不过,遗憾的是,和氏璧被雕刻成传国玉玺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谣言。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其实这个传国玉玺完全还原错了

曾经玉璧难为玺

和氏璧的故事最早见载于《韩非子·和氏》中: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在这段话中其实隐藏了非常关键的二个线索,一和氏得到的是玉璞。《玉篇》称“玉未治者”为璞,可见玉石最初是被石头包裹在内。而楚厉王命玉工相之,得出的结论就是石头,说明玉藏的比较深,以至经验丰富的玉工都不能发现。

二“奉而献之”即用双手举着献上,说明这块玉璞并不大,至少双手能托动。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璞玉,期间要先去掉外面的石皮,再根据玉石的特点精雕细琢,甚至只会挑选出玉石中品质最好的那一部分,因此这这都造就了和氏璧不会很大。

当然《韩非子》不是一部严谨的正史,其中的描述难免会为了凸显文章的思想而有夸张和虚构。这两点线索只能从侧面进行佐证。

而和氏璧不可能被雕刻成传国玉玺,最重要的证据在于其形制。《史记·蔺相如传》载: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为什么说和氏璧就不能雕刻成玉玺了呢?《尔雅·释器》:

肉倍好谓之璧。《刑昺註》肉,边也。好,孔也。

并参考现在考古的发现可以知道,璧是一种中间有孔的平圆玉器,且边和孔的比例为二比一。在《尔雅》中也有记载,边与孔的比例为一比二的叫做瑗,比例为一比一的叫做环。而且玉璧的尺寸不会大于六寸,否则便会称之为宣。

因此,从正常的逻辑出发,一个正常中间有孔的扁平圆形玉璧怎么也没法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玺。

那传国玉玺是和氏璧雕刻而成的谣言是从哪来的呢?

有记载最早可能是出自北魏崔浩的《汉纪音义》:

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

但此书已佚,且孤证不立,不知真假。

而后将这个观点发扬光大的则是《录异记·异石》:

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而《录异记》是一本由五代前蜀道士杜光庭编写的神仙故事集,也就是说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来源于一部小说!

另外一提的是这位杜光庭还写了一部叫《虬髯客传》的唐传奇小说,讲述了红拂女和李靖私奔,以及虬髯客海外自立的故事。也就是现在“风尘三侠”形象的来源。

和氏璧去哪了?

《战国策》:

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讲述了当时各诸侯国所拥有的异宝,其中和璞便是尚未被雕刻成和氏璧的璞玉。后来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是,后来楚国为了向赵国求婚,于是便将和氏璧送入了赵国。

第二个是,楚威王将其赏赐给了攻打魏国有功的令尹昭阳。在一次宴会时,和氏璧被拿出来观赏,突然有人大喊水中有大鱼。于是所有人都围过去观看,等再回过神来时,和氏璧已经不见了。大约过了50年后,和氏璧出现在赵国,被缪贤以500金购得。但此事被赵惠文王知道了,通过各种威逼利诱,将其占为己有。

这两种说法都不知道真假,但和氏璧再次出现的时候,的确在赵惠文王的手中。之后就发生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大家在中学课文中都曾经学过。

可是“弱国无外交”,赵国虽然暂时保住了和氏璧,但其最后还是到了秦王手中,关于中间的具体过程,不得而知。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写道:

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可见随珠、和氏璧,这两大春秋异宝都已经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但至此之后,历史上也就再也没有两件宝物的记载。有种说法认为它们都与中国的第一位皇帝,长眠在秦始皇陵中。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蓝田之玉可以攻玺

汉代大儒蔡邕著《断独》曰: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纽。……此诸侯大夫印称玺者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羣臣莫敢用也。

玺即是印,在秦之前百姓都以金玉做印,而诸侯大夫的印被称为玺。但秦朝统一天下后,规定只有天子的印可以称为玺,用玉,螭虎纽,这三点群臣百姓不可僭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平常见到影视书籍中都称皇帝的印章为玉玺。

而且实际上,皇帝的玉玺并非只有一块,在《后汉书·舆服》中李贤注曰:

《汉旧仪》曰:“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征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

即皇帝行玺:以报王公;皇帝之玺:以劳王公;皇帝信玺:以召王公;天子行玺:以报四夷;天子之玺:以劳四夷;天子信玺:以召四夷。

各有不同的用处,被称为“六玺”,再加上传国玉玺共七玺。但是五代之后,传国玉玺遗失,因而出现一种说法认为,传国玉玺其实是六玺的统称,并不存在。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而我们前面说到,传国玉玺并非是和氏璧雕刻而成,那么其实用哪里的玉雕刻的呢?这点在宋朝《太平御览》中有明确的记载:

《玉玺谱》曰:传国玺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蓝田山,是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即传国玉玺的材质应该是蓝田玉,《太平御览》是专门给宋朝皇帝阅读的百科全书,其记载应该比较可靠。另外在《蓝田县志》和《续蓝田县志》中都有“秦得蓝田玉制为玺”的记载,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的可靠性。

《周礼》曰:

玉之美者曰球,其次为蓝。

可见前秦时期,蓝是美玉的象征,蓝田的意思即是盛产美玉的田。且蓝田在秦朝都城咸阳以东六十里,秦始皇就更不可能舍近而求远了。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而说到玉玺,则还有一个直接的证据,也说明,和氏璧不能雕刻成传国玉玺,那便是尺寸。

《北齐书·辛术传》载:

辛术镇广陵,获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於太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汉书·舆服》李贤引《吴书》注曰:

方围四寸,上有纽文槃五龙,瑨七寸管,龙上一角缺。

宋郑文宝所著《玉玺记》载:

秦玺者,李斯之虫鸟篆也,其周四寸。

可见,传国玉玺的大小为四寸,这也比较符合周礼:“天子执冒(通瑁)四寸,以朝诸侯”的说法。

秦汉度量衡沿袭周朝,四寸一尺,一尺为23.1厘米,因而长宽因在9.24厘米,差不多刚好托在一个成年男子手掌上。但如果按照这个尺寸,那么想要把和氏璧雕刻成玉玺,大小明显不够,必然要把中间的孔洞也雕刻进去。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玉玺可怕的大小,袁术恐怖的力量

传国玉玺去哪了?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并将这枚玉玺献出。刘邦称帝时,即佩戴了这枚玉玺,并从此世代相传,称为传国玉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传说中,王莽命王舜向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玺,太后大怒,将玉玺掷向王舜,以至磕掉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镶补。但现在影视剧中,关于金镶玉玺的还原,其实都是错误的。

《汉书·元后传》载:

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

其中并没有写摔碎一角之事。后翻阅各类史料,包括比较严谨的《资治通鉴》等,都无任何记载。

而在《吴书》中记载:

其井每有五色气从井中出,坚使人浚之,得汉传国玉玺,其文曰:"授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绥交蟠五龙,龙上一角缺。

《玉玺谱》又载:

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

很明显,传国玉玺上缺少的一角应该是螭虎纽上其中一条螭龙的一个龙角,而非玉玺四边的角,也未见用黄金镶补的记载。至于流传的王莽命工匠用黄金补上一角的说法,未找到任何出处,恐怕是以讹传讹,更或玉器工匠及商人为抬高金镶玉价格的谣传。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公元23年,王莽被杀,玉玺被绿林军将领李松所得,并送与更始帝刘玄。刘玄兵败被赤眉军所虏后,玉玺又落入了刘盆子所得。再到刘盆子兵败宜阳,玉玺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手中。

东汉末年,孙坚讨董卓入洛阳,见井中有光,便命人打捞,得到传国玉玺。一说是袁绍知道后,拘禁了孙坚的妻子,逼迫得到了传国玉玺,后曹操灭袁绍得到了传国玉玺。另一说是,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以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三千,后袁术称帝失败,玉玺被曹操得到。

不管是哪种,魏代汉后,传国玉玺入魏,曹丕命人在上面刻“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隶字。西晋代魏,传国玉玺又落到了司马氏手中。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先后落入刘曜、石勒之手,石勒又别出心裁的在传国玉玺的右侧刻上了“天命石氏”四个字。

不过玉玺也没能保护石氏,仅过二十年便传到了冉闵的手中。后冉闵为向东晋乞求援兵,传国玉玺又被晋将谢尚所得,以三百精骑连夜送回建康。

此后,玉玺在南朝历经宋、齐、梁、陈,最后归隋。隋亡后,萧后带着隋炀帝之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因而唐朝立国之初并没有传国玉玺,为了弥补遗憾,唐太宗刻“受命宝”、“定命宝”等代替。后贞观四年,李靖攻突厥,重新得回传国玉玺。

唐末,朱温篡唐,夺传国玉玺建立后梁。十六年后,后唐李存勖灭后梁,得传国玉玺。936年,后唐废帝李从珂携带传国玉玺与全族登玄武楼自焚而亡。

从此,传国玉玺失踪,或许已经随李从珂玉碎,从此长埋废墟瓦砾之中。

那些你曾经深信,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故事,其实是谣言!

后周建立后,郭威遍寻传国玉玺不得,于是自制玉玺两方,由冯道书“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以及“皇帝神宝”,后传至北宋,宋太宗又加"承天受命之宝"。到了宋仁宗时,为了弥补遗憾又加了作"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到了宋哲宗时,有农民在耕田的时候发现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经过当朝十三位大学士的考证鉴定,确认为秦始皇所做传国玺,不过当时朝野很多人都认为这其实是伪造的。这枚传国玉玺,在靖康之耻中随着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国掠走,再次失踪。

元朝建立后,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传国玉玺又突然出现在元大都,并公开叫卖,被伯颜购得。后来伯颜收缴各国历代印玺,并将其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作为私人印章。估计这枚传国玉玺也非真品,或者是宋朝仿品。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再次失踪,尽管明清两代,玉玺不时出现,但均被认定为假。

实则从公元936年后唐灭亡,李从珂自焚玄武楼起,之后的传国玉玺便真伪难辨了。此后历代王朝为了证明自身的正统性,从未放下对传国玉玺的执念,又使其更加的扑所迷离。

到了今天,传国玉玺的政治价值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文物,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朝代更替,具有无法比拟的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我真心希望有一天能够奇迹发生,使始皇帝的传国玉玺重见天日,也使我能够得窥真容。

谣言总结

关于传国玉玺,最为人熟知,甚至无数人信以为真的谣言有二:

一、传国玉玺为和氏璧所雕刻而成。真相:传国玉玺所用材料实际为蓝田玉。

二、传国玉玺曾破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因而又称“金镶玉玺”。真相:金镶玉玺历史从未记载,只有螭虎纽上断一龙角的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