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讲:定窑的制作与装烧工艺

 你我入画 2019-02-22



对于现代人而言繁忙快节奏生活早已深入骨髓,但是生活需要一些信仰,一些精神支撑。而定窑,精工细作、刚劲又不失圆熟,虽历经千辛万苦却依然保持俊逸精神风貌近千年。这样风骨耐人寻味。


定窑作为五代名窑之一,又有独特之风味,收藏者不胜其数。涉及收藏,那么最主要是鉴、赏。鉴,顾名思义,则是通过各类工艺鉴定,鉴出其年代。赏,则是通过这件器物文化背景、艺术价值、政治经济等品赏出级别高低。


这节课,我跟大家主要分享“鉴”定一个分支,我们追其根、溯其源,看看定窑是怎么样制作与烧制出来的,在这定窑发展七百多年中,它们又有会什么样的变化呢?相信大家也都听过定窑团队前几期讲座,包括定窑的创烧、衰落、分期、窑址分布等等,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定窑不同时期的工艺演变。


我先来概述定窑工艺部分的内容,然后在进入第二部分时代分析。


第一部分:

一、原料;

二、工序;

三、装烧;

四、窑炉与燃料;

第二部分:

一、隋至早中唐时期;

二、晚唐五代时期;

三、北宋早中时期;

四、北宋晚期到金时期;

五、元明时期;

六、总结;

七、结语。

 

第一部分


一、原料。我国定窑胎釉原料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有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发表相关论述,早期研究以地表采集标本或者博物馆藏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进行年代排序。然后通过化学或物理检测得出相关数据,最后与遗址遗存制瓷原料对比分析,得出胎釉古代可能配方。最近一次研究是以秦大树老师为主研究团队对2009年遗址发掘出土的瓷片标本和釉料标本进行更为先进仪器测试,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灵山盆地制胎原料属于中生代白垩纪沉积高岭,就是现在我们在遗址看到通常与煤矿伴生的灵山土、紫木节、白矸土、套里土。这种高岭土是高铝低硅的耐火原料(三氧化二铝含量超过25%),广泛分布于北方太行山脉,如邢窑、井陉窑也使用此类粘土。


定窑制釉原料在各个时期采用配方不同,呈两元到多元变化,采用多元配方时,瓷石(硅质岩石)+高岭土(灵山白矸、紫木节、套里土等高铝土)+碱金属氧化物原料(钾长石)。碱质金属氧化物(氧化钙、钾),因配方中含有一定的镁元素,整体釉质呈碱性镁釉。应该注意到胎釉原料一般遵循就近取土原则,晚唐到金,中心区域由北镇向西到金代发展到燕川一带,原料采集地点也应是这样一个变化路线,时代不同器物不同配方也有所差异。


二、工序。

1、原料开采,从目前看到的遗迹遗物来看,古人采用木质工具进行采掘,以尽量避免铁质的掺入。

2、粉碎,把大块原料进行粉碎变成小块。

3、淘洗,一般在作坊附近河流进行,利用重力去除砂质颗粒。

4、碾压,从遗迹来看是采用圆形槽碾压方式,沉降应在阶梯形沉降池中进行,目的选取优质原料。

5、陈腐,一般采用绢袋包裹存放于地窖中进行,目的提高坯体强度,减少烧成开裂变形。

6、揉泥,排出多余空气,减少废品率。

7、拉坯,做出初步的器型。

8、修坯,在坯体将干未干的时候进行修坯,提高精细程度。

9、装饰,在修完素坯上进行刻划、印花、堆塑等装饰技法

10、水洗,清除坯体上的灰尘、碎屑,所以多数进行水洗。有刻划等纹饰的坯体上釉前更是认真水洗。少部分不水洗只用刷子或毛巾擦拭一下,主要依器物干净程度、干湿程度及窑工随性而定。过去刻花后湿坯直接施釉,仅用刷子或粗布轻拭一下器壁碎屑。

11、上釉,荡釉,浇釉等方式。

12、祭庙,因为烧成瓷器不确定性,祭祀神灵,求心里慰藉。

13、装窑。



三、装烧。瓷器装烧包括匣钵工艺方法和匣钵装窑方法,对瓷器质量有十分重要影响。瓷器装匣钵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最早烧制的时候不用匣钵,直接装入窑内,烧成瓷器表面容易被玷污,质量较差。出现匣钵以后,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火焰不易直接接触瓷器表面。装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三叶支钉、三叉支钉、涩圈叠烧、盘碗类支圈覆烧、环形支圈覆烧等等装烧工艺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四、窑炉与燃料。定窑的窑炉与北方传统馒头窑(或依其平面形状称马蹄形窑)有所不同,定窑的窑炉具有更大、更深的火膛,发达的通风道和宽大的烟囱,十分适合要求很高烧成温度的定窑瓷器。窑炉与制瓷作坊相连,如石碾、沉降池、晾晒场地等等。当时为了方便日常使用,所以布局紧凑。从遗存看,作坊密度很大,可见当年之兴盛。2009年定窑遗址考古发掘,清理一批重要遗迹,包括2座保存较完好的五代窑炉、1座宋代窑炉、3座金代窑炉。

 

 

这些窑炉大都具有大而深的火膛,发达的通风道和宽大的烟囱。十分适合对窑温要求较高的精细白瓷烧造,具有不同于北方其它地区馒头窑独特之处。窑炉容积大小会根据时代以及需求量变化而发生改变。燃料也会由柴烧逐渐演变成煤烧。烧造燃料改变可能引发原料配方改变。下面看看定窑的在匣钵内的由泥变为瓷器过程。

 



成瓷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这里对定窑烧制过程做简要描述。950°C前主要是排物理水,结构水、碳化合物过程,胎体大约完成3%收缩,950°C以上长石开始融化,莫来石开始形成,胎体继续收缩气孔率大幅降低。接着釉面开始熔融,到1250°C气孔率大约为7%,到1270°C胎体气孔率降低到1%,胚体完全烧结。所以说典型定窑一定是烧成温度在1270°C以上完全收缩产物。


简单了解定窑原料、工序、装烧、窑炉与燃料,可以发现是紧密相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瓷器品质高低。那我们就来看下不同时期的工艺差距?它们结合会呈现什么样的效果呢?接下来我们走进创烧期

 

第二部分

一、隋至早中唐时期


1、原料。隋唐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重要阶段,产品种类增加,成为社会普及生活用品。定窑也是在这个时期创烧,有史料为证。

 


这就是非常著名两本古代医药典籍记载,《新修本草》(唐草本)是唐高宗显庆4659年成书,《千金翼方》是682年成书。书中都有记载...白瓷瓦屑...定州...等字样。其中解释是定州生产白瓷,通过碾碎可以入药,可以止血。从这些可以明确至少在唐早期659年定州已经生产出白瓷。目前发现隋代遗址在涧磁村桃树园附近,唐早中期在北镇附近有了一定的规模。隋代定窑制胎原料广泛分布于太行山东麓,不仅是灵山盆地,而且属于地表易开采的青矸土,制瓷工艺与巩县窑、邢窑隋代时期产品一脉相承。


制釉原料采用含铁质较多的瓷石,经简单加工后可以制瓷,因原料差异性大,质量也参差不齐,烧成后釉色呈黄绿或青绿色,玻璃质感强、易流淌。唐早期定窑逐渐开始大量生产有化妆土白瓷,胎体杂质较多,类似缸胎,铁质含量高达2%以上.。在中唐时期定窑烧造区域集中于灵山盆地北镇一带,借鉴邢窑工艺开始生产无化妆土精细白瓷。烧造白瓷需要将胎釉料中金属杂质提纯,早期提纯技术不成熟,所以青瓷早于白瓷。早期白瓷其实是降低釉中铁含量,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看到隋代、唐初白瓷,多少有闪青、闪黄现象。这种独特现象,向我们展现青瓷、白瓷渐进过渡历史。


2、制作。隋、早中唐以素瓷为主,有少量的简单纹饰。最主要釉色为青黄釉,以及少量的粗胎白瓷,少许器物上釉前会施一层化妆土。产品主要以盘碗类为主,也有壶、瓶、罐等,上釉一般不及底,整体造型敦厚朴拙。


3、装烧。隋、早中唐时期裸烧占主流,部分可能有匣钵。支烧方式:三叶,三叉,垫饼,垫沙,托珠。


 

4、窑炉与燃料。纯柴草烧造阶段,大部产品确实存在欠烧,这与工艺技术不完善有关,也与柴草相匹配的窑炉极限温度有关,即使使用热能较高的煤以后,部分产品也存在欠烧现象。尤其在厚胎器物上更能体现这一点。在唐早中期产品多为粗瓷,烧成温度低,技术掌控不熟练,要求也不严格,因而柴类燃料使用更为广泛复杂。下面我们来看隋、早中唐器物。



黄釉执壶 现藏于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管所       


青黄釉碗  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二、晚唐五代时期

1原料。晚唐五代时期,定州保持一个相对安定政治格局,具有优越自然地理条件的定窑迅速发展,迎来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期。经中唐发展,至晚唐五代时期,定窑形成了历史上最好的胎骨,在其成熟工艺前提下,此阶段对原料使用非常考究,能够十分科学地优选。从当年开采原料遗迹也看出这一点,而且有意识的配方已经出现。在地表黏土基础上,增加部分地下矿脉优质硬料,虽远远没有今天配方科学、复杂,但古人对原料已经有了很深认识,本身坩子土就比较细腻,可塑性强,最主要是含铁量底(三氧化二铁与氧化钛的含量低)晚唐五代已经出现二元配方,高龄土+氧化钙(石灰釉)。

 


数据分析个人认为应该从平均值看胎釉变化趋势,从单个数值看产品高度。晚唐五代是定窑第一个高峰期,也就是所说胎釉高峰期。中唐开始定窑受邢窑影响,胎釉极力模仿邢窑如银似雪的质感,但胎釉并不稳定。根据检测报告定窑晚唐时期胎的配方特征是采用高岭土加钙质原料的二元配方,这个配方显然与邢窑有着密切联系。所以用氧化钙为胎体提供助溶剂,以降低胎体烧结温度,使胎体在较低温度完成烧结,并且增加胎体机械强度。但我们看到其中部分样品与邢窑盈字款检测数据非常相近,说明定窑部分产品已经达到邢窑高度。这也是在日常见到晚唐五代时期部分产品邢定不分的本质原因。晚唐五代定窑胎釉是含呈色元素最少的时期,胎白质坚。尤其五代时期生产出大量特别纤秀的仿金银器造型,产品遍布大江南北,受到统治阶级和贵族青睐,我认为五代时期定窑跟当时发现优质沉积高岭土有很大关系。这种高岭土是一种富含钾、镁类氧化物的混合一元高岭土,其性能要优质于二元或多元相同含量的配方。

 


定窑釉为钙镁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和氧化镁。釉料配方为高硅瓷石加石灰石加高岭土的3元配方。其中高岭土为制胎原料(灵山紫木节等)、釉料提供三氧化二铝和部分助熔剂,通过实验得出添加量在20%左右,不会影响釉料中二氧化钛显著升高。助溶剂为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主要以氧化钾为主,氧化钙在釉面中作用可以提高釉的弹性、硬度和光泽,但会增加釉的高温流动性,这也看到晚唐五代时期个别产品有流釉现象原因。氧化镁可以有效促进釉面中间层形成,使胎釉结合更加紧密,减少釉碎裂倾向,使釉面更加光滑温润,有利于纹饰显示。晚唐五代时期釉料配方特点为氧化钙含量高,加入无机石灰石。其含量在3.42%-14.29%之间变化,反映出定窑在晚唐五代时期部分产品釉料配方,根据器物等级不同使用不同配方。不仅釉色,其造型、工艺等都受邢窑影响,但是质量已超过邢窑,其中刻有“官”“新官”款的已供应上层社会使用。

 


2、制作。晚唐五代时期造型比较丰富,盘、碗、炉、钵、壶、杯、盏托、茶具,以及瓷塑玩具等,器型多仿邢窑和金银器。唐代是个政治、经济、文化及手工业高度发达时期,频繁中外文化交流,使中、西亚地区大量金银制品传入中原。但是在唐代只能为上层贵族所使用,是身份地位象征。但瓷器使用则非常普遍,贵族和百姓皆可使用。为了顺应大众审美和追求奢华心理,不少瓷窑开始仿制金银器造型,并将金银器制作工艺与瓷器特点相结合,运用到瓷器制作中。金银与陶瓷两种工艺完美结合,是一个时代文化特征显现,也是东西方文化互相碰撞所擦出的火花。


晚唐时,白瓷大多素面无纹,主要装饰手法为划花和印花。划花是指在器物颈部或腹部划旋纹。印花常见模印蝶纹,鱼纹等仿金银器工艺手法和造型韵味。晚唐时无论是仿金银器捶碟(ye)法还是模具翻印,因没有实物模具出土,不能确定是陶范、石范、木范或者其它材质。但在五代时期已发现陶模碟形盖盒模具,模印制作先于制作模范,然后再把晾好的坯拍在模具上,然后再进行脱模,修坯。


 

3、装烧。定窑受邢窑影响,最晚在中唐,已经有了漏斗形匣钵。漏斗形匣钵,具有保护和扩大装烧容量双重作用。此时大量实用垫饼、垫圈。配合垫沙一起烧制精细瓷器。垫饼、垫圈等垫具大多采用河泥制作。

 


4、装窑。晚唐时期定窑窑炉发掘并没有很多资料。我们可以通过横向对比方法,对整个北方窑区其它窑炉特征做一个简单了解,也能反映出定窑基本特征。晚唐窑炉没有专门通风道,火膛平面形状成扇形或半圆形。它的面积占总窑室面积25%左右。这一时期窑炉和前期相比有所加深,较深的火膛一方面可以提高火膛容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窑温。与窑床不是同一水平面,而是有深有浅。窑床平面形式以窄长为主,但已开始向横宽方向发展,窑炉内部结构调整,必然会引起窑炉整体外观改变。此时馒头窑正向着更高更大方向发展。2009年定窑遗址考古发掘、清理了2座保存较完好的五代窑炉。窑炉位于涧磁村定窑遗址,砖砌马蹄形馒头窑,总长5.84米,总宽(护墙范围) 4.72米。窑炉宽2.42米,前部残高1.66(从火膛底部到残存最高处),后部残高0.62(窑床最低处到残存最高部位),窑床为弧度10°坡度。窑炉分为窑门、火膛、窑室、烟囱、护墙(窑炉南侧及东北侧残存部分)及窑前工作面(窑炉东侧)六部分。

 


五代时期定窑精细白瓷产生,此时窑炉结构已十分成熟,通过出土器物特征分析,这种窑炉结构符合这一时期烧造条件,这种窑炉就是通常所说马蹄形窑炉。五代时期定窑烧造技术成熟,市场不断扩大。而此时窑炉和隋、早中唐相比火膛更深,窑床更大,排烟通更粗。这也是为了迎合烧造需求所作出改变。


晚唐五代时期烧造所需要燃料主要以木材为主,也就是通常所说柴烧。由于多用优质木柴作为燃料,兼用稻草、植物秸秆等窑内形成正压,产生不完全燃烧火焰为还原气氛,故白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五代后期开始部分用煤作燃料,釉色偏黄。根据遗址挖掘情况,是干草和煤相互交错使用,由于干草灰能封闭进风口缘故。不属于时代主流。这种小窑体方便对窑温和烧成气氛的控制。


总体来说晚唐五代窑炉较小,柴烧温度达到1300°C以上,为北宋定窑发展创造条件。胎釉特点胎色洁白、胎质细腻、瓷化程度高,胎极薄者有透影效果。釉面光洁莹润,釉色白中泛青,接近底足处或底足无釉。

  

 

三、北宋早中时期

1、原料。北宋早期,宋王朝在各个领域大力推行安民措施,使得国内经济迅猛发展,陶瓷业也得到空前进步。定窑在经历早中晚唐以及五代发展,已完全掌握高档白瓷生产技术。作为精细白瓷窑场代表与领袖的定窑向前发展,进入蜕变成熟期。


1)胎。随着易开采优质瓷土消耗,胎中三氧化二铁含量上升,二氧化钛含量几乎翻了一倍,两者不呈线性增加关系,表明北宋时期精细加工有效控制铁含量增加,体现在北宋部分胎体颜色较五代偏灰,并且油腻感下降。

 


北宋中期以后,定窑胎体三氧化二铝含量上升,三氧化二铝会增加结构强度,这与北宋中期定窑组合支圈覆烧技术发明有直接关系,器物胎体有变薄趋势。进入北宋中期,胎中二氧化钛含量上升,这是中期后釉色发黄主要原因。另外三氧化二铝与助熔剂总量的比值较晚唐五代时期增加,按照理论推测,则需要更高烧结温度。所以这也吻合宋中期以后大量使用煤作为燃料事实。


2)釉。宋早期釉料配方仍然是高硅瓷石+石灰石+高岭土的多元配方,釉料配方开始逐渐加入含钾类长石原料。这样使得釉层变薄,使得定窑开启装饰高峰时代。中期以后釉料里可能加入黄土。这种当地叫做黄土原料是富含铁质一元制釉料,容易泛黄。这一时期随着煤逐渐替代柴作为燃料使用。所以说北宋中期是釉色发展变化重要时期。


2、制作。由于优质地表矿料也越来愈少,淘洗拣选越来越重要,部分胎土需要多次拣选和陈腐才能使用。北宋早期,定窑除生产碗、盘、壶、罐等日常生活用瓷外,还有很多造型奇特的仿生瓷,如桃形盒、石榴形盒、人物枕、海螺、乌龟、轿子等等。

  

 

这个时期开始逐渐重视瓷器的装饰,刻花、划花为主要装饰技法。刻花技法以及纹样题材主要模仿越窑和耀州窑,采用刻划细线和刀法犀利偏刀深挖,具有浅浮雕效果。多重莲瓣纹是这一时期最常用装饰纹样。由此不难看出,此时定窑正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另外,部分上层社会使用精品瓷器在口沿或底足部位包镶金、银、铜等材质的“金装定器”。《吴越备史·卷四》记载:“太平兴国五年(980)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德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北宋早期和北宋中期的装饰技法是一脉相承的,定瓷器物常见技法有弦纹、绳系纹、压棱法、刻花、划花、剔花、印花、镶嵌、金装、浮雕、堆塑、贴塑、捏塑、镂空、戳点,戳印、模印、仿生等。


 

铭文有刻款、划刻款、印款、墨书款,刻墨款。又分为姓氏款、姓名款、纪年款、铺号款、记事铭文、花款、动物款等。另有官、新官、定、易定、尚食局、尚药局、定州公用、乔位、东官等众多款识铭文。


划花技法多数与刻花结合使用,主要用来表现纹样细节部分。除传统针状工具外,常使用种篦状多齿工具表现叶脉、水波等细节。这种工具可以一次划出数条浅细的平行线,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同时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印花是使用刻有精美纹样的模具将纹饰翻印到坯体上,晚唐时期已经出现,但当时只是对于金银器模仿,没有作为主要装饰技法。到北宋后期,定窑将模印成型与印花工艺结合在一起,盘碗类印花白瓷产量迅速提高,成为当时主要品种。印花图案大多构图严谨、繁密,富丽堂煌皇,题材相对于刻花大大丰富,主要包括花卉、鱼水、龙风、蟠螭、狮、胞、鸞鴦、仙鹤、游鸭,婴戏、博古等。精美细致的印花白瓷开始成为最能代表定窑艺术风格的标志性产品。宋代以后定窑遗址出土的印花模具及其残片,均为陶瓷制品。陶模大多经800°C以上素烧陶胎,少数素烧温度达到1200°C以上的瓷胎,即保持硬度又要有一定吸水性,模型有单模和合模,分为外印模具及内印模具两种。


    外印模具如枕类、人物类、粉盒类等,部分印完后再用刀类工具加以修饰。内印模具多为盘碗类模具。


3、装烧。匣钵在晚唐五代时候是用河泥制作,而进入宋代则是使用大量粗砂粘土材料,导热性更好。定窑在五代、宋早期开始广泛使用“盘形支圈覆烧工艺”、“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方法,可理解为覆放套烧,器物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套入,也是为节省空间,生产大量的芒口瓷。芒口一般处理较小,并不影响美观,多为精品白瓷。此方法最大限度增加产量,利用空间,但产品从大到小,没有统一规格,难以形成大宗产品。

 

 

该装烧工艺主要目的节省空间、提高产量,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北宋早期装烧方法继续延用晚唐五代时期匣钵仰烧法,一钵一器。宋中期,定窑工匠在以前基础上开拓进取,发明“组合匣钵覆烧工艺”,这是定窑首创的装烧工艺,其先进性令南北方窑场争相效仿,从而芒口作为一个主要特征,配以成熟刻印装饰技艺,很快在南北形成影响深远、具有明显的大定窑系。


    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统一产品规格。既节省原料,又防止器物变形,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极大地满足社会需求。


定窑制胎原料中三氧化二铝含量很高,烧造时需要很高的温度。决定定窑在工艺上需要比北方其它地区的窑场有所创新。定窑改进窑炉,成为北方地区最早使用煤烧的窑场。覆烧法发明首先解决器物容易变形问题,又提高了产量。覆烧法比匣钵单烧法产量提高4倍,有学者统计更高。同时也推动印花工艺发展,定窑覆烧法发明,对于定窑生产来说是一个重大技术革新、是一座里程碑。对整个制瓷业来说是一种重大贡献,也是定窑真正成熟的标志。


4、窑炉燃料。窑炉容积比前期有所增大,多在45m³左右,有的甚至更大。到北宋中期由于产量增加,为了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窑炉容积变的更大,内部结构更加合理,设置窑床与烟道之间的隔墙,设置吸气孔。烟道分大小两个烟道,气氛控制更加合理高效。北宋中期以后窑炉形制及容积发很生大变化,窑内有效容积增加到3---15立方米,支圈匣钵使用,使窑内坯体密度增加,也引起窑内气氛倾向于氧化环境。因为采用煤为燃料,提高燃烧效率,改变烧成气氛,增强窑炉保温性,对于提高装烧量和保证烧成率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煤的使用,使窑内气氛发生变化,主要以煤为燃料,窑内进入较多氧气,形成负压,产生完全燃烧的火焰,为氧化气氛,釉色因而白中泛黄。此时人们审美习俗依然“崇白尚简”,为了提高白度,常结合稻草、秸秆与煤共同使用。而且在烧制整窑瓷器几天时间里,数次交替使用,主要目的柴类燃灰能有效封闭进风口,从而使窑内气氛保持在还原状态。从此时大量遗存标本来看,该方法掌控并不理想,因而白瓷呈白色尤为明显。宋早期煤就广泛被使用,从而保证充足的燃料,为北宋、金元定窑长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定窑的精细白瓷胎釉结合相当紧密,胎薄质坚特点,迎合时代审美要求。北宋中晚期是定窑独具特色工艺和艺术风格成熟时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定州花瓷啄红玉”之句。胎色洁白,也有白中泛灰。胎质细腻,胎体坚薄。釉面匀净莹润,釉色白中泛黄,呈现温润柔和的牙白色。外腹多有明显刀削痕,修坯、轮制痕迹明显



下面欣赏北宋早中期代表器物:

 


四、北宋晚期到金时期

1、原料。北宋晚到金代主力烧造区域已转移到东西燕川,涧磁西区在金代也大量烧造支圈覆烧产品。现存遗址十三个瓷片堆大部分为此期遗迹。定窑产品在金代出现明显的分化,原因在于复合支圈烧造技术导致优质瓷土加速枯竭,部分优质瓷土用来制作供御和南宋贸易瓷等高档产品,这类产品与北宋时期不分上下。而大部分产品较北宋时期质量明显下降,其中金代中期后在涧磁西区开始出现灰青釉产品,这种“低质”产品成后期定窑主色调。检测结果表明金代胎体中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钛含量较五代时期几乎翻了一倍。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平均值为28.86%降到历史时期最低,而助溶剂在晚唐到北宋早期以氧化钙为主,到金代则以氧化钾为主,氧化钾含量较五代时期也几乎翻了一倍,这表明在金代胎料中大量使用含钾长石类原料作为助熔剂。这种“低铝高钾”胎体配方使得金代烧制温度整体较前期大大降低,成本也大大降低,使得产量大幅上升成为可能。


北宋晚期开始釉料中氧化钙来源由石灰石变成草木灰,这种釉石+釉灰的配方为定窑首创。金代釉料配方中氧化钙氧化钾变化关系与胎体是一致的,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钛含量也较前期高出许多,氧化钙来源可能完全用无机灰料取代石灰石。总之,金代胎釉呈色元素大幅上升加之烧造温度的下降,导致金代定窑质量整体下降,其内在原因仍然是优质瓷土枯竭。


2、制作。装饰技法主要有剔、刻、划、印、贴塑、堆塑、瓷塑、描金等,其中剔刻线条仍然较粗狂有力,划花线条纤细流畅。器型主要以盘、碗、洗、瓶、炉、枕、贴塑、镂空、瓷塑、瓷枕为多,仿青铜器造型器物级别较高。印花题材多样化,宋晚期至金代繁缛复杂、构图严谨。


  

出土的宋晚期、金代模具有共同特点,图案题材繁缛富丽,线条粗犷、肥润,构图也不甚规整,整体看来有几分憨拙,很难让人与宋朝纤细精巧及定窑印花器物美观精致联系起来。

 


3、装烧。装烧工艺继续沿用北宋中后期发明环形组合支圈覆烧法,由于采取覆烧法使口沿与支圈接触,口部一周无釉,底足满釉,立件以正烧、套烧为主。


4、窑炉燃料。2009年定窑遗址考古发掘清理3座金代窑炉,位于北镇村定窑遗址,为目前已发现保存最好金代窑炉遗迹。由通风道、风门、窑门、火膛、窑床、烟道墙、烟囱和护墙8部分组成。其3.18米长的通风道、2米深的火膛、前宽后窄的窑床、有隔墙又相通的烟囱,窑炉面积较五代时大近一倍。为全面了解金代定窑的窑炉结构提供完整实例。



燃料以烧煤为主。烧成温度高低差异大,精细白瓷仍然在1300度左右,普通民用瓷一般在1250-1280之间。烧造区域以涧磁和燕川两大区域为主。


北宋晚期到金代以造型印花等取胜,工艺更加精湛,以弥补原料不足,烧造器物由白中泛黄逐渐演变为白中泛灰。



五、元明时期

公元1279年,元朝(1271-1368)统一中国。在元朝取得政权过程中,对新占领区域大多采取破坏性掠夺,对地方社会、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定窑所在地北方重镇定州也不例外。除战乱外,导致定窑衰落另外重要原因优质瓷土资源枯竭。


根据2009年定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元代定窑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产品质量大为下降。从发现标本资料来看,元代定窑胎质粗松、胎色灰白,釉色青灰,釉面欠光润,造型不规整、这时期定窑已退化为“生产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用瓷的地方窑场,失去 “名窑”地位,并逐渐走向衰落。


1、原料。金代晚期(蒙元时期)开始,定窑主力窑区由燕川向北发展到野北和杏子沟区域。此时定窑已转向民窑,主要生产磁州窑系风格产品和钧窑产品,大量使用化妆土工艺,少部分生产灰青釉定窑传统风格产品。胎釉加工粗糙,杂质较多,呈色元素进一步上升,烧制温度进一步降低,成品多见黑色铁质斑点。由于没有元明胎釉元素分析报告发,仅从此时期胎釉特征来看,原料性能可能更接近现在。在遗址找到灵山白矸和紫木节成分,其氧化钛的含量高达2%以上,是五代时期5倍,是金代时期2.5倍,由此可见一斑。


张金茹老师认为胎质粗松、胎色灰白,白釉稀薄、粗淡、无光泽,釉中白中闪灰黄色。黑釉器物较金代增多,黑釉器胎釉质量非常粗劣。


林洪老师认为典型器物有白釉、直口鼓腹、双耳圈足罐、白釉酱釉梅花点、敛口鼓腹圈足罐等;


秦大树老师认为定窑约在元代停烧,最具特色为薄胎精细白瓷。主要生产磁州窑类型粗白瓷,如白地黑花瓷、白釉酱彩瓷和模印瓷。


另外,据建国时期日本小山富士有关元代定窑以粗白碗为主,碗心草书书写段、李、刘、元、液、蛰等字和六点梅花纹。学术内容总体不足几百字。


2、制作。元明时期装饰技法仍以刻划花、印花等为主,此外还出现白釉褐彩等装饰工艺。


3、装烧。环形支圈,涩圈叠烧。在碗盘内底刮去一圈釉后,露出涩圈,将器物圈足直接放在涩圈上即可,省时、省料、成本低。但是不乏有精品是单独烧造。烧造方式主要采用芒口覆烧法、涩圈叠烧法、石英砂叠烧法,堆砂叠烧法。

 

 

4、窑炉燃料。与之前相同。胎釉质量下降,胎色浅灰,生烧现象较多,瓷化程度相对较低,釉面光泽较差。



     六、总结。

1、原料。定窑传统原料优势由隋唐创烧开始,到金代末期总体呈线形下降。从定窑五代、宋、金主量元素的变化,可以看到金代末期原料中氧化铁与氧化钛呈色元素呈线性上升。而氧化镁与氧化铝又呈线型下降。氧化铁、氧化钛与氧化铝、氧化镁二高二低,相应数据不无显示,金代定窑生产原料优势转劣势状况越来越严重。从胎釉助熔剂变化,客观而清晰。胎体氧化钾含量由宋代1.29%上升到金代的1.86%,釉料氧化钾含量则由1.87%上升2.3%,超过五代近一倍。作为助熔剂的氧化钾比氧化钙线膨胀系数高很多,达3.91.63,达2.4倍,可见相应的坯料与支烧器件,需要消耗多少。因此,以规模型生产金代,高钾碱性釉大量使用,虽然可以短时期保证定窑传统工艺质量技术要求,但长期以牺牲优质资源为代价,极大冲击定窑几百年风骨的资源优势,大大降低定窑规模生产精细白瓷的可能。因此,金代末期定窑产品由组合支圈覆烧法改为涩圈叠烧法,多少也说明定窑优质原料已消耗殆尽。



2、制作。定窑制作越来越娴熟,装饰手法更是繁缛富丽,定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带有装饰工艺。其它以釉色取胜,这是定窑独特魅力,对后世影响也最为深远。


3、装烧。由裸烧到匣钵烧,由一钵一器到支圈覆烧,装烧工艺改进,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环形支圈覆烧出现导致优质瓷土加速枯竭。

 

  

4、窑炉与燃料。通过窑炉演变研究,可知古人靠经验生产过程中技术及认识进步,但晚唐、五代瓷质优于宋晚期、金代。所以窑炉增大,单炉产量提高,主因是市场需求推动,而非人们对高质的追求。


 

 

七、结语。

瓷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诸多环节——胎釉原料配方、加工、成型方式、装烧方法、窑炉气氛、燃料种类等等,都会在瓷器上留下痕迹。由于时代不同,这些痕迹也各具特色,成为鉴定瓷器时代、窑口依据之一。


研究工艺对于鉴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学习鉴定并不是唯一追求目标。鉴定是鉴赏前提基础。鉴赏需要在鉴定基础上进行知识沉淀,需要对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有更深层次考究。可以让文物呈现鲜活姿态,承载着历史向我们走来,所以学好定窑,要做到鉴定与鉴赏有机结合,我们所做一切为了让文物变得更有意义,赋予它新的生命,就如千里马,在等待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定窑亦如此。

其真无定窑邪?其真不知定窑也!


定窑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在这里要感谢脱脱、胡盖、杨雨、雨鸿老师给我心指导和帮助,还特别感谢李师兄给我机会并且对我孜孜不倦教诲!感谢您们付出,也感谢各位师友聆听。鄙人拙见,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