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成一个完整的人|荣格读书笔记

 冲霄3e8ixadnpn 2019-02-22

本文是我在“一周一书”领读内容的部分摘选

 

1


阅读荣格,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在心理学爱好者/学习者的心目中,荣格意味着不同的角色。有人觉得他深邃迷人,有人觉得他充满了争议,和弗洛伊德一样,是心理学科中“过气”的古董人物。

 

对我来说,荣格是我的阅读脉络不知不觉汇集的源头之一,他是高山般的存在,是给我带来无限视野和灵感的地方。

 

我喜欢的一些作家和心理学家,比如黑塞(诺贝尔文学奖主)、坎贝尔(影响好莱坞叙事的“神话大师”)、肯·威尔伯(超个人心理学者)、朱建军(国内“意象治疗”创始人)……都直接地受到了荣格的影响和启发。

 

而我在粗读一些东方哲学读物时,也钦佩地发现,荣格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例如《易经》)中吸收了其中高妙的部分,糅合成了他独有的洞见。

 

荣格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者,更是一个对生存和生活抱有好奇心和热情的人,他的一生,都忠诚于对自己的探索。

 

他擅长思考和学习,知识非常渊博,可以在不同的语言和学科领域中自由穿梭,也是一个文学造诣很深的作家。他始终与他人及世界保持着睿智而有爱的接触,并完成了自己丰满的一生。

 

虽然在我出生的20几年前,他就已经死了,但他仍然活在我的意识中,是我的一个精神导师。

 


2


对于想了解荣格的心理学爱好者,我都会推荐这本入门读物,比他的自传更好读,知识点更全面,翻译也很流畅。

 

即使读得慢,花一两天或者几个晚上也可以读完,而读完后,我们对“人”的理解会有一种“豁然开阔”的新格局。

 

《荣格心理学七讲》干活满满,我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吧。

 

荣格最重要的,是“整体人格”的观点。

 

荣格说:“心理学不是生物学,不是生理学,也不是任何别的学科,而是关于精神的知识。”

 

荣格的基本思想是: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而不是像七巧板那样由各个部分拼凑来的。

 

人的精神或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荣格把它叫做自性(the self)。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人格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

 

这就是“自性化”(individuation)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个人成为一个在心理上独立的、不可分的统一体或整体。

 

[备注:自性化在本书中被翻译成“个性化”,荣格研究学者申荷永建议翻译成为“自性化”,依我看来,中文“个性”的确容易引起歧义联想,不如“自性化”所传递出的完整性,所以我也用“自性化”来指“individuation”。]

 

 “自性化”这个特有名词,通俗地说,就是指“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3

 

“自性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有哪些标志呢?书中一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

 

“一个始终不懂得自己,不懂得周围世界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充分自性化了的人。”

 

“一个高度自性化的人,将允许较多的无意识成为意识。”

 

“自性化的人能够在对世界的各种知觉中,获得很高的鉴赏力,能领悟表象与表象之间的微妙关系,能深入到各种现象的意义中去。

 

“当一个人说他感到他和他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中时,就是自性运行得很好。”

 

“经由自性的发展,人会更加自觉发展自己的感觉、知觉、理解力和生命的向度。”

  

 

4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极其复杂、艰巨和漫长的事业。

 

耶稣和佛陀,也不过是最接近这一最终目标。

 

但是,人的“自性”(the self)就像一个内心的向导,会促使人格的成熟,使它更为敏感和豁达。

 

人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受着“自性”(the self)的牵引。

 

 

5

 

荣格的思想,一部分来自于他治疗的大量的活生生的“心理病人”,一部分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体会和观察(他从小就没有停止过自我反省,他经历了孤独的童年和危机的中年),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他广博的阅读与旅行(他对文学、哲学、人类学、宗教的了解都很深刻)。

 

他对“人的痛苦”,有丰富的案例经验,为了解决或缓解“人的痛苦”,他必然要去研究和探讨痛苦的来源,也就是:整体人格内部的冲突、分裂、矛盾、对抗。

 

在人格中,对抗是无处不在的:阴影与人格面具之间,阿尼玛与阿尼玛斯之间,内倾与外倾之间,思维与情感之间,感觉与直觉之间(上述这些名词,在书中都有精彩阐述)。

 

这些冲突是生命的基本事实和普遍现象,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冲突最终将导致人格的崩溃,还是能够所承受?

 

如果是前一种,这个人就可能会成为精神病人,变得疯狂或半疯狂;如果是后一种,如果冲突如果能被人格所承受的话,这些冲突就可以创造性的动力,使一个人在生活中显得精力充沛。

 

荣格的一个洞见就是:对立的双方,并不是必然会发生冲突和争端,也可以以各种方式统一和整合起来,这就是荣格说的人固有的“超越”功能。

 

 

6

 

“在某种意义上,生活中最重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我们无法解决它们,只能在成长中超越它们。”

 

这是荣格说的一句话,我在去年看到,给了我相当大的启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人纠结于什么,就在上面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一个人纠结的层次,就是他生命的层次。

 

唯有成长和超越,才能让生命有所拓展和升华——如果生命的走向是开阔和完整的话,那么,就必然要超越一层又一层的矛盾。

 

在荣格看来,人的使命就是:把人的天性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把彼此对立的力量锻造成一个统一体。

 

能整合对立和矛盾的力量,就有了双倍甚至远大于双倍的力量。

 

举个例子,精神上“雌雄同体”的人,绝不是一半男人,一半女人,而是超越了固有的性别特征的“对立”。因为男女特征(不是生理特征,而是它们代表的心理特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一般人总以为是对立和矛盾的,而能同时和谐拥有的人,说明实现了某种超越和整合。

 

 

7

 

荣格所说的整合、统一与和谐,不是消灭了“矛盾”,而是超越了“矛盾”。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一,矛盾是不可消除的。

 

第二,没有“矛盾”的“和谐”,会是死寂和虚无。

 

矛盾不仅是生命的基本事实和普遍现象,也是张力(tension)的来源。

 

由彼此冲突的要素所导致的张力,正是生命的本质。

 

没有张力,也就不会有能量。

 

要不要承认和赞扬冲突带来的生命力,也是一种哲学上的分野。

 

我看邓晓芒老师对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他批判了东方哲学中容易“遁入虚无”的一面,让我也有所警醒。

 

有一部分东方哲学追求内心的绝对宁静,追求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理解和运用得不好,就会滑向生命力的孱弱和萎缩,滑向虚假且自欺的逃避中。

 

对欲望、冲突、矛盾的坚决否认和消灭,在我看来,是一种弱势的惶恐和防卫。

 

强壮的体质,是应该能整合和包容这些的,是能够超越这些的。

 

这样的体质,既不会被冲突撕裂,也不会丧失生命的活力。是愉快而盎然的,是能发现不同对立面带来的张力的乐趣的,因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他高于它们。

 

最近我看作家残雪对自己的剖析时,就看到了这种高妙的“既有激烈的矛盾、又能和谐相处”的幸福状态。那是一种真正艺术化的人生实践。

 

 

8

 

要达到超越与整合,就要有对冲突的认识。一个人连冲突都意识不到,总是无意识地处于困境中,就很难实现自性化了。

 

所以,荣格多次强调,无意识进入意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逐渐趋向完整的路径。

 

荣格最有名的一句话可能是:“你所不知道的潜意识,就是你的命运。”

 

而意识到更多的潜意识,本质上,就是对自我命运的了解和把握。

 

一个完整的人,总是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样的事。

 

 

9

 

在无意识进入意识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有很多抗拒和痛苦,但相信一点:知道了,总比不知道好。然后,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慢慢推进,去知道更多。

 

我从不赞同“快乐的猪比复杂的人好”,以及什么“发现真相,却没有希望,更为绝望”。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自我实现,那么,发现“复杂”和“真相”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

 

 

10

 

荣格还有很神的一点,就是他对弗洛伊德“因果论”的修正。

 

他不认为人的命运是被童年和过去决定的。

 

人的命运背后,既有一种作为原因的推动力,也有一种作为目标的吸引力。人不仅受过去影响,也受到未来的愿景的牵引。

 

连梦境也是。

 

“梦可能沉入到过去的岁月,唤醒和复活昔日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也是实现人格发展这一最终目标的蓝图。梦既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

 

这始终是说,生命是一个整体,有它自身的力量和方向,不会被谁轻易决定。

 

荣格也说,人的心理能量,就像潮落潮涨,也会有“退行”。而“退行”并不是坏事。很多富有创造力的人都保持周期性的“回归”,退缩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通过发掘无意识,来获得新的活力。

 

 

11

 

弗洛伊德开辟了梦境和无意识的疆域。

 

对于这片疆域,很多人觉得是可怕的、扭曲的、疯狂的。

 

而荣格说:这片疆域比你想象的要广阔得多,它与人类的远古祖先、与宇宙万物相连。踏入这片疆域,拥抱这片疆域,从你一出生起(其实是在你还未出生之时),它就等待着你;当你准备好了,你将有足够的能量探索它,纳入你广阔的生命地图中。

 

荣格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是可以一直去阅读和吸取灵感的。我们今天分享的,是一本小小的入门读物,或许你能从中体会到他的魅力,然后被吸引着去了解和倾听“自性”的声音,去感受和实践生命的“完整”。那么,这么一本小书就完成了它圆满的使命。

 


(以上是“一周一书”领读内容的摘选,加入线上读书社群可阅读完整版,并与志同道合者一起交流)。

 

在社群中,书友们的分享,常常会触动我,这是独自阅读所没有的体会。在这里,放上两个书友的阅读心得:


书友@Melody


我从未追求过完美,一直认为真实更重要,哪怕它意味着残缺。但我未曾想过这两者的联系,直到看了这本《荣格心理学七讲》并思考本周的作业题目。我认为,完整比完美更重要,因为完整代表真实,也是荣格在书中作提到的内部和谐。许多人高估了完美的稀缺与珍贵,殊不知那仅是水中月,完整(真实或和谐)才是真实的那颗月亮,追逐它的旅程绝不容易,却很值得。 真实是一个永恒,一个存在,而完美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状态。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在某些时刻达到完美,其余时刻不完美,因着它对真实的完全包容,完整的心灵接受这些不同的时刻。而若把追逐完美作为所有重点而忽视本我完整的重要性,便是本末倒置,情绪定会失衡了。 个人的完整过程其实是寻找自己的过程。西元前六世纪阿波罗神庙上所刻的箴言Know Thyself早已道出这一真理,和荣格所说的自性化相通。荣格企图弄清楚人格的三个脉络:构成,动力和发展。这三个脉络不仅仅是影响当下发生的维度,还引申进入第四维,即时间的维度。构成由过去而来过去并影响着当下,动力和发展则预见未来。运用荣格的方法,假设一个人可以客观全面地进行自我人格分析,其实是在知己的道路上走到极致,也就达到了一些宗教或灵修方法所追求的圆满境地,它有许多名称,可以是“禅”、“三摩地”或其他。 具体到我的个体经验,了解自己,是一个每分每秒的课题。我的方法,是和自己做朋友,不做预判,理性交流。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比预想中更少地了解自己,多数行为处于无意识状态。带着意识观察自己,开启觉知,不评价,不判断。多问自己问题,比如,为什么喜欢吃甜品?为什么喜欢这个男生?为什么妈妈提醒要动作快点的时候会故意放慢动作?为什么朋友说的那句话会让我生气?不要错过自己这些细小的行为,试图去了解自我的动机,了解就好。觉察到,多了解自己一点,然后放下它,舒服地允许自己。 从意识到觉知的重要性开始,我踏上追逐真实完整的道路。印象中最早的契机不是来自于文学或心理学大师,而是运动——瑜伽和跑步。瑜伽,表面上是做一些动作,而完整的瑜伽则是一种平衡的生命状态。许多瑜伽馆教室设有镜子,若人性很自然地追逐所谓的“完美”,便会纠结于体式与外界。谁的腿最直,谁的腰最弯,谁能倒立最长时间,谁赢了?也许在完美的驱使下的某一刻可以获得满足,但这无法长久。这一次赢了,下一次输了,身体也从来不是思维的奴隶。 意识到对完美的追逐只是情绪的短暂游戏之后,便是与身体展开好朋友对话的开始。首先,呼吸,让自己舒服。和身体对话,询问今天的状态:呼吸自如吗?肌肉拉伸了吗,关节打开了吗?为什么下犬式眼睛看不到肚脐?是肩膀还有些僵硬吧。好吧,那么把呼吸导向肩膀,接受它当下坚硬的状态,在体式中慢慢等待它一步步开阔。 我认为,在运动中对身体的探寻是学会了解自我的方法论的练手版。荣格对自我一点点发掘,对于童年持续回忆,也是顺着一条窄窄的小路慢慢走回内在。我十分认同荣格对于其病人的态度,他会慢慢减少病人的应诊次数,交给病人一种自我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给病人一个可以依赖的对象。试图了解完整的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完整也好,自性化与和谐也好,它们从一开始就存在,并一直在那里。可我们寻找和发掘它们的道路则是持续不断的。无法将当下的状态定义为永恒,我想这也是生命有趣的地方。持续的探索,也是完整的一部分。


书友@Tinco:


有多少人,真的认识“自我”呢? 《荣格心理学七讲》是对荣格思想的一个非常概括式的通俗版入门,说实话我觉得完全理解它是需要一些心理学基础的,今天主要想来说一下荣格关于“自性”(the self)、“自性化”(在书中被译为“个性化”,individuation)的阐述。以下会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来串讲,也吸收了很多武志红老师的观点,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 先回到前面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自我? 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指的其实是头脑自我,也就是你的思维自我,对应的英文是ego。 而更完整的自我,是头脑、身体和情绪所组成的大我概念,对应的英文是self,在一些心理书籍里也翻译为“自体”。 而荣格对自我的概念是“自性”,the self,有时候也作 Self,指的是“整体人格的思想”。 “人并不致力于人格的完整,他本来就是完整的,他生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格。在人的整个一生中,他所应该做的是,只是在这种固有的完整人格基础上,去最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型,小心警惕着不让它破裂为彼此分散的、各行其是的和相互冲突的系统。” 这个解释对我以往的认知是有颠覆意义的。通俗来讲,你并不是通过教育和成长,来建立完整的人格。而是通过教育和成长,使一切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自性”其实一直在那里,你只有深入它,成为它,全然意识到它,才有可能活出来你自己。而这个活出你自己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为“自性化”,individuation,是一个从无意识进入意识的过程。荣格认为: “人格的自性完善,是一个人一生中面临的最为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不断的约束、持久的韧性、最高的智慧和责任心。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是充分的自性完善和自性实现。” 自性化的过程不是由头脑认识到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是体验性的,必须经由“我”的选择,经由肉身和其他存在的真切碰触,才有可能完成。“将整个世界,聚于己心。”也出自荣格,是我在武老师的课里学到的:“当能完整地活出自己,又完整地看待宇宙的无常时,就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对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完整认识,那时也许会看到你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互为镜像的。” 而这一点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感受很深。当我学习、借鉴外部世界的时候,完善的大多是头脑自我。每当我想着,别人做出了这么棒的作品,我要怎么样才可以做出和它一样棒的作品时?我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在这个事情上缺乏的往往不是“器”和“术”,而是“道”。别人是通过实现自己,做出了优秀的作品,而我却只是在思维层面理解和实践。 可能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这样,深入自己、成为自己,打通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才是自我实现的前提。如果连自己都成为不了,又要如何超越他人呢?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荣格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集体无意识。被一个文化共同体所承认的心灵内容,就是集体意识;被一个文化共同体严重排斥的心灵内容,就是集体无意识。在这里,我觉得其实也可以理解成“集体潜意识”。 弗洛伊德用冰山来比喻意识和潜意识,而荣格则在此基础上,用大海做了一个更宏大的解释: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了“个人意识”;小到下面连着的陆地,代表着“个人无意识”;而将所有的岛连在一起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前面已经提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也许就在于,或者说正应该是使一切无意识的东西成为意识到的东西。” 要认识到个人无意识,是第一道需要攻克的难关;而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则更是难上加难。 再回头去看许多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诗人,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无论是尼采、梵高、杜甫,在生前他们并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他们的闪光永远不会被遗忘。 最后用黑塞的话来总结吧,他和荣格称得上挚友,在思想的探索上也互相成就: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题图:荣格手绘



关于读书会:每月设计一个读书主题,4本书,循序渐进,相互补充。


比如1月主题是“认识自己”,2月是“爱和工作”,接下来的3月是“女性的天空”。


欢迎感兴趣的书友加入共读。我们的读书指向是:了解自我,观照众生,好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