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雅轩书屋图书馆 2019-02-23

呼伦贝尔旅游攻略小伟 2018-12-21 00:02:49

心斋桥和道顿堀都是大阪最繁华的商业区。游客可以在心斋桥买买买,在道顿堀吃吃吃。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行走在法善寺横丁里,感受下江户时代的街道风情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天守阁~大阪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日本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城堡,具有历史感的建筑是游人来大阪必去之处。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到日本旅游,必去之地是京都,因为京都才是日本的千年王城。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渡边淳一在《我的京都》里写道:“少年时代的我,总觉得居住在京都的人,是被经过特别挑选的。因为老有这样一种错觉,能够居住在千年王城之地,必定是由有相当来头的家庭养育出来的人。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生活在京都的,大多是许多从事工商业的手艺职人~“町家”。京都的千年传统,得益于多年积累的町家文化。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京都和奈良应该感谢梁思成,传说二战期间,梁思成曾向美军建言:京都、奈良古建筑与文化,是世界人类文化财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在轰炸中特别注意,把它留住。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传说日本人都不爱住在京都与京都人为邻,因为无论你多么有礼貌,你还是无法懂得京都人的礼貌,无论你多么有教养,仍然不会比京都人更有教养。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这里的和服挺漂亮,女士们还可以租一套去逛街,有点回到当年的日本

京都,被书写的最多的城市,京都有2000多座寺庙神社,中国传来的佛教及本土的神道在这里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常有人说到京都寻找唐朝,我觉得难,首先你要对唐朝非常了解,有唐朝知识,唐诗里的禅意,寺院神社随处可见,作为京都城建设的范本,西边是仿当时中国唐朝的长安,东边是仿西周以来的数朝首都洛阳,后来西边开始衰败,人们就前往东边居住,现在的京都其实是东边洛阳的的那一半留存下来的。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赏枫季到京都,必定要到寺院看枫叶,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寺庙与殷红的枫叶绝配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京都寺庙最出名的是一座金阁寺,还有一座银阁寺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金阁寺,金碧辉煌,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它代表了日本文化的华丽一面,这种华丽基本是接受中国文化的印记。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去金阁寺游览之前,不妨花时间读读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其中的厚重感与对人性的剖析,只有读过的人才能体会。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银阁寺,很能说明日本文化的另一面,银阁并没有贴银,而是涂了厚厚的黑漆,整个建筑就像古董做旧,日本人说美,是'’物哀'’美学,称之为“侘”,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你还别说,从远处眺望银阁,感觉厚厚的黑漆泛着银光。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秋天去东福寺,就是为了去通天桥赏枫。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但如果你在赏枫的同时,顺便也能逛一下寺院,一定能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无论去哪里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房东推荐的光明院,就是当地人才会走到的寺院,少有游客,很安静,水,石,沙,青苔,营造出禅宗美学枯与寂的意境。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枯淡留白,一沙一世界。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京都辣么多寺庙,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你是一名深度寺庙迷,你还真的能体会到唐禅的意境。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南禅寺在日本也是数一数二的权高位重,格调高雅,在三门下的门槛前坐下,背依门柱,朝里眺望,隐约可以感受到它深不可测的包容力。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看了那么多寺庙,如果视觉疲劳了,那就换种方式,永观堂夜景参拜在最美的枫叶季开放了。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伏见稻大社,是京都旅游必到打卡地。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京都,除了寺庙,就是'’母亲河'’鸭川了,鸭川,贯穿南北,四条大桥和三条大桥之间的鸭川河岸最是热闹,白天看风景,晚上怎么能不舍得到河边走走。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二年坂、三年坂、衹园、花见小路,京都御苑,听凭于直觉牵引,漫无目的漫步京都,你会对漫步上瘾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岚山人力车夫已然是岚山风景的标志,这些拥有大学学历的日本骆驼祥子,长相帅气,身材健美,传说大多数是大学时期的棒球队员。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京都没有什么宏伟的上古遗迹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在京都,你最好忘记行程计划,来个京都慢,用闲情逸致感受日常之美,这才是最大的奢侈。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好的京都料理,都有这样的理念,不希望过度消费,不期待客人蜂蛹而至,为了照顾常客在店里的舒适度,有的店特地开在不好找的小胡同里,有的还不接受预订和网订,我们常常拿着谷歌地图边找边骂,这就是京都的做派。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有时候可以不相信推荐指南,自己在街头闲逛,看到那种菜盆都排在吧台上,很有气氛的居酒屋式小店,进去就好,点两杯清酒,淡而泫,慢慢饮啜,听那缓缓的东洋音乐。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京都是用来逛寺庙的,奈良则是用来看鹿的。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关于奈良的鹿,从古至今有各种传奇。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没想到秋季到奈良,比小鹿更值得一看的还是秋天的红叶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古都奈良东大寺,宏伟的木制结构建筑气象万千,美轮美奂,看过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大寺,对比异邦竟留存得如此完好,东大寺被尊重,当然是因为它代表了日本的古典文化,但不要错以为那是他们固有的独创,它是由绚烂的中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文化。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五台山东大寺的存在,打破了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已经没有唐朝木制结构的寺院,而眼前耸立的这座东大寺,更加的气势磅礴,站在它的面前,我有一会儿情绪不能自禁,太幸运了,竟然一年内看见了全世界仅存的两座唐朝木制结构东大寺……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奈良一般庶民的小菜料理就很好吃,春日大社的万叶粥,就是选用季节性植物作为材料熬煮成粥,大米浸泡在时令季节的植物汤里韧而爽滑,再配上腌制的小菜,那股清香纠缠在味蕾许久没有散去。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在日本,我感受到真正的美食并不是一定要珍馐饕餮,主厨的用心,加上器皿的摆盘,便成就了与食物对话的内容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名古屋最出名的鳗鱼三吃,最后一吃,内容物和汤还是惊艳了我的味蕾。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啊,和牛还可以刺身,因为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在日本体会到微信支付的强大。

日本旅行,游客不知道的,才是当地人密而不宣的小确幸

大阪,京都,奈良,名古屋,从日本的关西走到中部,我带着感受的态度用自由行去认知这个国家,从人文生活中粗糙表面的一些皮毛,写下日本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