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列强忙于重建统治秩序。与此同时,西半球经历着另一场巨变:年轻的美国在第二次对英国战争(1812~1814年)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美国启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联合政权得到加强。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处在从争取和维护海上贸易自由权到维护大陆扩张“自由权”的转折时期。与此同时,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到1821年为止,西属美洲已诞生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5个独立的国家。在拉丁美洲各国独立运动全面走向胜利的形势下,以绞杀革命为己任的欧洲神圣同盟万分惶恐,多次召开会议,图谋镇压拉丁美洲革命。 1821年9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颁布敕令,宣称从白令海到北纬51度的美洲西岸间100海里的水域归属俄国的势力范围。俄国的触角已伸到靠近美国疆域的俄勒冈地区,其贸易据点向南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海湾。 为争夺新兴的拉美市场,英、美之间也进行着激烈的经济争春战。1822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坎宁从维护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的立场出发,极力主张维持欧洲的均势,借以保持英国的优势地位。 中南美各国独立年 坎宁把均势体系的范围扩展到美洲,这便同美国自建国以来实行的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形成了对立。 1823年8月,坎宁接见美国公使理查德·拉什,建议英美两国共同发表宣言,保证不侵占拉美的任何部分,不允许将原西属殖民地的任何部分向其他国家转让。接到拉什的报告后,从同年11月7日起,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多次召开内阁会议,研究坎宁的建议和美国的对策。 1823年12月,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它主要包含三项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非殖民原则”。这三项原则是美国对拉美政策体系的概括,也体现了美国同欧洲列强之间的分歧。 门罗咨文宣称:“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与美洲根本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它们各自不相同的政体。”这实际上就是作为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理论基础的“美洲体系原则”。“美洲体系”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除继续鼓吹美洲和欧洲在地理上的“天然隔绝”外,进步强调二者在政体上的区别;第二,从追求美国一国的孤立,扩大为追求整个美洲的孤立,在美洲和欧洲之间建起藩篱;第三,不再只力求不介入欧洲事务,而是要将欧洲势力从美洲这个“集体孤立圈”中排斥出去。这个原则并不表明美洲国家在地理、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共同利益,而是表现了美国一国的扩张利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实际上意味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说到底,“美洲体系”不过是美国的殖民体系罢了。 门罗咨文发表后,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国内新闻媒体对它也没有特殊的关注。“门罗主义”在当时对于防止欧洲列强染指拉丁美洲起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使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得到巩固。其后,经过美国历届政府的发挥,逐渐成为美国实现对外扩张战略得心应手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