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9-02-26

《紫钗记·吹台避暑》载曰:“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对结拜双方的长辈行八拜之礼,结为金兰之好,即为所谓的八拜之交。相传八拜之交中的八拜是由八个著名的交友典故、十七个历史人物组成。

第一拜:知音之交——俞伯牙与钟子期

《列子 · 汤问》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人俞伯牙精通琴艺,而且他还能音随意转,将大自然的动态融入到自己的琴声中,只是苦于没有人能听懂自己琴声的意思,感到十分孤寂。

话说一天晚上,伯牙乘船游览夜景。崇山峻岭,映射水面,伯牙心中澎湃,思绪万千,便弹起琴来,悠悠琴声飘入一樵夫耳间。伯牙见有人听其琴声,随即邀樵夫上船。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伯牙弹奏赞颂高山伟岸的曲子,樵夫曰:“雄伟壮哉,犹如泰山之高耸乎”。

伯牙又弹奏形容波涛大海的曲子,樵夫复曰:“波涛汹涌,浩荡不绝,仿佛看到滚滚流水汇入无边的大海情景”。

伯牙喜曰:“知音也!”,从此,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音之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钟子期的墓前演奏了人生中最后一支曲子,之后便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第二拜: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

《史记 · 廉蔺相如列传》载曰:“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绳池之会”有功,被赵王封为上卿。此举遭到廉颇的嫉妒,廉颇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理应居第一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官位却比自己高,于是决定要重重地羞辱蔺相如一番。蔺相如得知此事,便处处躲避廉颇,不与之见面。

蔺相如的门客知道此事后,纷纷提出要走。蔺相如问其原因,答曰:“我们跟随您,是因为敬仰您的君子之风,可现在面对狂妄的廉颇,您却选择忍气吞声。”蔺相如听了笑着答道:“秦王比廉颇将军厉害吧,我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颇。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守卫着赵国,我不能为了小小的私人恩怨而不顾国家的安危啊!”。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廉颇闻听,既感动又惭愧,于是便有了“负荆请罪”的千古美谈。从此,二人便结为刎颈之交。

第三拜: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

东汉年间,豫章郡有两位舍己为人、品德高尚的君子,同时二人又是至交密友,此二人便是陈重和雷义。《后汉书 · 独行列传》记载,时人都以“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称颂陈重和雷义的友情。后来便有了成语“陈雷胶漆”来比喻双方友情深厚。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第四拜: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史记 · 管仲传》记载,管仲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带兵打仗,进攻时总是躲在后面,撤退时却跑在最前面。于是士兵们便都看不起他,也都不愿意跟随他。于是鲍叔牙为他解释说:“管仲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侍奉家中的老母亲,并不真是怕死。”这其实是鲍叔牙故意替管仲掩盖缺点,觉得他是一个人才。管仲听说后便说到:“父母生了我,鲍叔牙最了解我啊!”就这样,管仲和鲍叔牙结为生死之交,世人称之为管鲍之交。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人们常以“管鲍之交”指代与朋友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友成为了一段家喻户晓的佳话。

第五拜:舍命之交——羊角哀与左伯桃

战国时期,羊角哀和左伯桃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次二人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偶遇暴雪天气。由于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状况,二人穿的衣服都很单薄,而且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能让朋友能够活命,把粮食和衣服都留给了羊角哀,自己则选择了自杀。从此以后,友谊深厚的朋友也可称作“羊左”。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第六拜: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

据《后汉书 · 独行列传》记载,范式字巨卿,山羊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张劭字元伯,汝南郡(河南省汝南县)人,二人年少时同在太学读书,因此结为好友。

后二人读成归乡,临行时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便去你家拜访,问候尊亲和令郎”。同时,二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时间。转眼间,到了约定的日期。张劭把此事告诉母亲,让母亲为挚友准备饭食。

母亲说:“你二人已经分别两年,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而且你们相隔千里,你怎么如此相信这个约定呢?”。

张劭说:“巨卿是非常守信用的人,定然不会违背约定”。

母亲说:“若真是如此,我便为你们准备酒宴”。到了约定的时间,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二人升堂互拜,开怀畅饮,喝得尽兴后才相告而别。自此,人们便以“鸡黍之交”来形容朋友之间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第七拜:生死之交——刘备、关羽和张飞

对于桃源三结义的刘关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三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共死,结为生死兄弟。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第八拜: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后汉书 · 祢衡传》语云:“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三国时期,有一个叫祢衡的人才华横溢,但性格孤傲,有一些孤芳自赏。祢衡觉得孔融比较有才华,于是便拜孔融为师,孔融也觉得祢衡颇有能力,二人相处融洽,不久便成为挚友。当时的祢衡十五岁,孔融却已年近四十,故此世人称二人为忘年之交,意为没有年龄差距的友情。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以上便是“八拜之交”由来的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最近有朋友问我说,怎样与朋友交往?曾国藩用“八交,九不交”解释了交友的原则,本人以为比较靠谱,朋友们可参考一下。

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八个著名历史典故、十七位古人

读乏味的书,作趣味的文。———最新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