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心疼了…又一个好节目没人看

 板桥胡同37号 2019-02-26

十点电影原创


有档节目十点君一直在纠结是否要推荐。


它主题冷清,形式简单,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惊喜。


在央视的《国家宝藏》火了博物馆之后,终于有人开始关心“图书馆”。



可惜它没有央视的大树,也不像几大视频平台有钱又有营销法子。


以至于从去年10月悄悄上线到今年1月悄悄下线,关于它的讨论几乎为0。


上线三个月,12期节目,豆瓣至今只有三百多个人标注,堪称这几年文化类节目的最大惨案


弹幕甚至有人在呼吁要去给这节目加关注,不然它本来连评分都没有……


十点君真的看不下去了,今天一定要说一说。


《神奇图书馆在哪里》



现在的综艺节目起名确实越来越简单粗暴了……


看到这节目名称,很多影迷应该轻易就能想到那部《神奇动物在哪里》


乍听,它确实没有《国家宝藏》《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甚至《诗词大会》听起来那么文雅气质。


实际上,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它也不走这几年大火的文化综艺的高大上精致趣味路线。


不随意就甩出千年的历史震撼或启发观众,也不各种仰视和赞叹地探讨文学历史里的故事和思想。



它换了一种路数,走出华丽丽的演播厅,只是靠探访者的走访和聊天,小而轻地去向观众们传达“书店”的主题。


从名字、形式、到内容,这档节目有种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简单趣味



虽然“小而轻”也是十点君一开始纠结是否要推荐的原因。


因为过于“简单”,这档节目实在是不完美


主持人不够专业,谈话节奏偶尔比较尬,有些环节设置略显刻意,聊天形式又因为随意而过于零散,部分干货有限。(建议从第三四期开始看……)


这些,大概是因为节目真的经费有限……一个好的节目主题没有经过审慎构思和制作就直接上马……最后也就难以达到本可以一鸣惊人的效果。


但关于“书”的主题,这节目还是像一道可口小菜,它不是精致而丰富,却满足了我们日常疲惫时纾解所需



它让我们看到柴米油盐之外的梦想。


在大部分人都以为传统书店正在式微的情况下,原来还有一些人在做时代最后的守卫者。


节目里每期都会探访一个书店,主持人是个游览者,他们参观,寻访,和书店的主理人聊天,了解传达他们书店的灵魂和初心



节目里的每一家书店对于很多书迷来说都是宝藏,对于不看书的人,也有着令人好奇的故事和趣味。


第一期,杭州桐庐县深山里的乡村书局——云夕图书馆


它开在31户畲族百年民居的山脚下,书馆本身也是在原有畲族老宅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和重新设计。



看到它你一定也想问——


“图书馆开在这里?给谁看?”



也有开在闹市酒吧之中的图书馆——两本书店


每次只陈列两本书售卖,限量20本。



你大概也好奇,这么卖书,怎么赚钱?



书店又不一定都是穷的。


开在上海CBD的建投书局华丽到让人咂舌。


它是国内第一家“人物传记”的主题书局,馆内有三千多册人物传记,落地窗外是上海寸土寸金的北外滩。



再说一个,之前火爆网络的——孤独图书馆


是离海最近的一家图书馆,孤零零地伫立在沙滩上,面朝大海。


守护着它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每个书店都有自己的特别设计,也有自己背后的创立故事。


确实,在商业大环境下,传统的书店步履维艰。


这节目却不是单纯为了诉说情怀,或者苦大仇深地去抱怨环境的变化或人心不古。


它更在于用有趣的书店作为载体,柔和地唤起我们对阅读的初心,还有对文化、历史,对现代和人的思考。



节目每期挑选的书店,都有一个主题的表达。


依然是小而轻的探讨,历史作家马伯庸和演员赵子琪的聊天,中和了很多文化节目可能有的晦涩,让它有深度也有生活,甚至还有些趣味。


比如“两本书店”那期的主题——“选择”。


如何从千万本书籍中只挑出两本。这对选择的人而言,是取舍。


现代人的选择焦虑则更加普遍。


小到选择三餐吃什么,大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两本书店是不给选择,所以只提供两本书。可能选择多了,读者反而无从下手。


马伯庸也举了个有趣的历史例子,据说古代的皇帝也有选择障碍。


晋朝有个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选择困难,索性坐了个羊车,羊停在哪个妃子的宫门口,皇帝晚上就在那里过夜。


后来有的妃子深谙此道,开始在门口插根竹叶蘸盐,就是为了吸引羊只停留好增加受宠……



……???是的,这节目没有打算深沉地去探讨主题,而是随意聊天,聊到哪儿算哪……


尤其是有历史小说作家马伯庸镇楼,节目聊着聊着就聊飞了……


那些张口就来的历史故事,名人野史,反而有种随性的趣味。



十点君最爱的是那期“美食图书馆”。


店里五千册书籍都是和美食相关,书房和厨房合为一体,客人既可以看书又可以做饭。


店里还有一面专门的香料墙,客人到院里摘两片叶子就马上有新鲜的香料佐餐。



店长一个电话还邀请来了《宋宴》的图书作者,几个人聊起了《宋宴》创作缘起和宋代的饮食文化


对很多普通人而言,平时可能很难有兴趣去疑问古人的饮食是什么样子,这节目是一个很好的引子。


浑身知识点的马伯庸也随手解答了一个很多人的“千古疑问”——


古代人是怎么保存冰块,吃冰饮的?


冬天从河里取出大冰块,锯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储存在地下冰窖里。那里暑气进不来,寒气出不去……


可能相比起节目主题本身,这些乱七八糟的知识趣闻才是吸引很多观众的点。


比如原来文人鲁迅会半夜起来偷吃糖,吃货苏东坡爱吃羊肉到得了红眼病也不罢休……



除去复杂附加的形式和载体,回到书籍本身,节目里的每一家书店都能够给看书或不看书的观众有些许触动。


以“人物传记”为主的建投书局,第一次将阅读者的视线聚焦在人物史上。


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有着国内最专业的精品艺术图书数据库,但它的灵魂不在于给读者数据,而是传达读者什么叫做“审美”。



最后一期是音乐人高晓松创立的“杂书馆”,它的关键词更打动人——民间


似乎即使在现在,阅读仍是小部分人的事。


读书的,是小众。小众看的书,关心的也是小众。


于是我们以为阅读是关心帝王将相,历史变迁,文豪故事,高雅文化,于是当阅读解决不了我们日常烟火生活所需时,我们便会选择抛弃它。


但其实阅读,并非只是读书人的事。



那些古老的戏曲唱本,一百年前的报纸画报,记载了与我们同样的柴米油盐的烟火生活


阅读可能就只是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生活、饮食、思想和娱乐。


就像百年之后,我们此刻的生活也会被记载成册,供后人品读和探讨。


也只有真正地了解前人,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