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全林《家常话》177、大疑问

 oursuny 2019-03-01

 

朋友吴先生提了个问题,我不能答。朋友问:请教自己这两天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立的是什么心?“为生民立命”,立的是什么命?安身立命,最早就是佛教词汇么?

我说:

“安身立命”词语,虽然是从禅宗书里第一次出现的,但安身立命的思想本身,还是道地的中国传统思想。思想比词语的出现肯定早,那些禅僧本身是中国僧人,从小也接受儒道文化的熏陶,结合佛法的修证,讲“安身立命”,也是融合之说。安身、立命之说,与儒家修身、天命学说都有渊源。详细的论证这里不讲了。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立的是什么心?“为生民立命”,立的是什么命?真是好问题。《易经·复卦》说“复见天地之心”。这天地之心是什么?真是个大疑问。生民之命又是什么?这也是个大疑问。我想,这个疑问,只怕千古学者们也有人追问过,有没有答案?我不知道。至少,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让我们在日后的修学中慢慢解答。我想,即便把这问题提给张横渠、朱子,他们未必能说出令我等满意信服的答案。庄子论道时说“道有情有信”,而情与信是人格化的,“天地之心”,又会是什么心?不该只是文字的解释,也不只是比喻,应该有很深的道理。我们俗话说的“天知道”、“天意”。天又是什么而能“知道”而有其“意”?“人心生一念,天地必知之。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古人这样讲,修道者这样说,那个“天”如何知、如何报?这些与“天地之心”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不必急着解释或寻找结论。不妨在修学中慢慢寻找,慢慢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