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报刊文追念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的赤子心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19-03-01

情怀——

“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不听群众话”

一张张照片,从黑白到彩色,吴仁宝一直在群众中间,满脸笑容。

白背心、土布衫,进田割稻、下河挖泥,他始终走在队伍前列;下工厂、进车间,华西事业所到之处,他的脚步不知要走多少遍;贫困人家、高寿老人,那些需要关心的群众家里,更少不了他关切的身影。

50多年的领路人,吴仁宝在华西德高望重。然而资历和威望并没助长他的家长气,他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尊重人、团结人、爱护人。

新书记吴协恩说,老书记有三句话,反映出他深刻的“群众观”:一是开言路,“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不听群众话”;二是讲民主,“有事就要同群众商量,即使对做错事的人也要交群众讨论、由群众评议”;三是重民意,“群众满意的,马上办;群众不理解的,加强教育、疏导,等觉悟了再办。”

华西的大事,他想在别人前面,但总保持“大家商量”,不强加于人。1960年代建新村,大部分群众都赞成,木匠孙阿才执意不参加,在自家老屋基上造起了新房,吴仁宝没干涉。过了两年,新村成了气候,孙阿才又想进来了,吴仁宝没嫌弃,双手欢迎。1992年那次“赚了一个亿”的发展大计,1999年华西村股票上市,他都召集干部一起开会决定。

尊重人,他凝聚起群众共同奋斗的力量;关心人,他赢得群众的由衷爱戴。百岁老人生日,他带党委成员登门祝寿;端午佳节,他请外来务工人员吃粽子……吴荷英、黄永高两位残疾人,谈起老书记就泪流满面,是老书记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分上新房,后来他们各自组建起幸福的家庭,如今已儿孙绕膝。

问吴仁宝对群众的情有多深,儿子都可以送人!村里一家人痛失儿子,人家痛,吴仁宝也痛,他找上门去:“让我家阿四给你们当儿子,让他养老送终。”四儿子吴协恩自此就成为这家的儿子。

“把群众当亲人,别人可能是口头上说说,我父亲是真这么做的!”吴协恩最初恨父亲“无情”,后来终于明白了,那是父亲的“大爱”。(记者 申 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