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张红影 西安高新唐南中学教师,高级职称,从教31年,崇尚朴素行事,力推真实为文。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孟丽 审校:孙梦霞、洪田立 / 美编:左左 编者寄语 有种声音可以填满宇宙的辽阔,有个影子在异乡的斜阳里拖得长长,雕梁画栋敌不过那一堵颓圮的泥墙,玉液琼浆醉不了饮尽孤独的乡心——回家吧,故乡在呼唤,在世的离世的母亲在路口站了那么久…… 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来,我不能欺骗爹娘。 所有的漂泊都在争取归途,我不能辜负兄长。 所有的远离都想谋求反哺,我不能割舍故土。 披文入情 回 家 ①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噪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有家的自然要回,抚慰亲族,更抚慰自己;无家的也要回,祭扫墓茔,寻访旧迹。父母在,亲人在,是家;不在,是故土,是乡间。苍凉的返回,大概是落叶对泥土的默契。 美文选粹·回家 ②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比较之下,炎黄子孙怎能不腾起自豪,如千年来家家烟囱里的暖暖的炊烟,丝丝缕缕的柴火和五谷的气息氤氲着多少美丽的诗篇。)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不错,乡思,是家国的徽标,是赤子的不变的初心。)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岂止于此!季节晴雨,都牵动着游子对故乡田里的禾稼丰歉、农人饥饱寒暖的关切!过去、现在、未来,都以故乡的钟校时;再远的远方,都以故乡为原点计算里程。 ③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生命的起点,生命的初程,养成的是人的“性”,挽就的是永远解不开也无须解的萦纡心头的美丽而忧伤的结。 美文选粹·回家 ④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种种人生,阶层各异,乡心则一。此为以下诸段之纲。没有什么能完结乡情,“越鸟巢南枝,狐死必首丘”!死比空肠轻松,继续着漂泊,亮着故乡给的那一抹光,使游子明白和谐、勇敢、坚韧是归舟;忧郁迷茫终究因固有的基因而一再退却,最根深的力量在哪里?那光亮着,煎熬不会结束,因为跋涉不会停止,同时也就有了故土给予的人的高贵! ⑤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长城、黄河,才让人真正沉着踏实;家乡味,是游子的精神信条。即便故乡曾经丑陋或依然丑陋,踢出自己或让自己不堪在家颓毁而出走,那总是母爱般的决绝中包裹的滚烫的期盼,隐忍着诸多情非得已,庇佑你平安。尽管,离开时眼中含着泪,心中忍着血。 美文选粹·回家 ⑥逃难为的是结束流离。从前灾难多了,天大吹大淋大干大摇外,人还大打大压大抢大捞,搞的大家无家。替人做稼的,一遇天灾,要抛妻儿都不一定有人家要。有家的,一遇人祸,就可能剩一条命。汉末蔡琰被匈奴掳去,与酋长结婚生子,后来虽然伊父亲的朋友曹操赎伊,但儿女须留在匈奴,伊回到老家已几乎什么都没了。 家一直都在的,是几世修来的福? ⑦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屈原早就用很多“兮”标点实话了,以后敢说实话建议或抗议的,都不怕到荒野想家。 什么都有?没有家能叫什么都有吗?有了家,才是起点和终点俱全的。官运亨通与否都要被罚怀乡,得乎失与?什么都没有,我们还有祖先埋骨的地方,那里的泥土草木能安放年年岁岁的委屈、凄惶,站起来,你又恢复了昂扬。 美文选粹·回家 ⑧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濛”,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家,可以让最刚毅硬气的汉子柔肠九曲,谁又能在“家”的磁力中不挣脱囚禁,不拼死捍卫“家”的容颜?战士思乡通常会更有责任与担当,“燕然未勒归无计”!即使因思乡而厌战也不失磊落赤子根柢。 ⑨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地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回家的渴望,如婴孩对乳香的追逐。虽然,不是人人都幸运地有家可回……有家的,且回且珍惜,这是你的权利,这是你的最令人羡慕的优越。) 故乡,你是我儿时父母温热的眼神啊,你是我夜夜啼叫的杜鹃啊,你是那年春天一树雪白的梨花盛开,然后朵朵散落在沧桑的岁月里,散落在父母的冰凉的碑铭上…… 作者:许达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