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结束的电视连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让观众重新了解了古人生活中严苛的嫡庶之分。 比如,顾廷烨继承了侯府的爵位,把皇帝赏给自己的宅子和顾家老宅合二为一,称为“并府”,请了不少亲朋好友前来喝酒。国舅沈从心除了带着正妻张氏出席之外,妾侍小邹氏也跟着来了,惹得正妻张氏很不满,其余的客人也议论纷纷,觉得沈从心这一举动,太丢分了。 在嫡庶制度下,女眷之间的人情来往是正妻的权利和义务。小妾是不能代表夫家进行应酬的,这不仅自己丢脸,还表示 瞧不起宴请的主人家。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封建人伦上还留有一定的余地,男性在嫡庶之分的差别不大,都可以继承爵位和财产,都可以考科举,都可以做官,只是嫡子要更占优势而已。 从女性来说,当妾的女性在主母去世的情况下,有可能转为正室。《红楼梦》中贾雨村的继室娇杏,首先就是当得妾侍,熬死了原配,成功上位当了正室。 但是,我们的邻居朝鲜,把嫡庶之分演绎到极致。家中的庶子庶女只是正室子女的奴仆,庶子庶女只能称呼自己的父亲为老爷,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要提其他正常的权利了。 在朝鲜王室上,无论年纪和才干如何,嫡子享受绝对的优先继承权。这样的情形,造就了朝鲜历史上第二位被废君王的王位悲剧。 朝鲜历史上,一共有两位被废掉的君王,一位是燕山君,一位是光海君。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光海君,就是最近比较有热度的韩剧《双面君王》男主的原型。 光海君是朝鲜王朝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所处的时间对应中国的明朝末年,万历年间。 光海君一开始同宝座并没有任何关系。光海君是朝鲜宣祖的第二个儿子。朝鲜信奉严苛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王位继承制度,这两样光海君都沾不上边,基本上他出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王位没有他的事情。 不过光海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宣祖在位多年后,原配懿仁王后一直没有生育,那就是没有嫡长子。宣祖的长子是不成器,道德败环,坏事做尽,大臣和宣祖都不看好这个长子。 光海君在当王子的时候,很争气。他表现得很正派,很好学,大臣们都觉得光海君更有当一个好君主的潜质。没有儿子的懿仁王后也把光海君当做亲生儿子,希望他能够继承王位。 光海君赢得了不少支持者。事实也证明,他是具备一个君王的能力和实力。 宣祖时期,日本入侵朝鲜,这给了光海君一个上位的机会。 宣祖畏战逃跑到辽东,希望借助明朝的庇护,得以保全。临走前,宣祖宣布光海君为王世子,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光海君。 这个举措和几百年前的宋徽宗很像。金人南下攻打北宋,宋徽宗很害怕,把全部责任丢给宋钦宗,结果父子两代帝王都成了俘虏,受尽屈辱。 宣祖比宋徽宗庆幸。明朝出兵攻打日本入侵正,打跑了日本人,朝鲜躲过了一劫。在这场动乱中,光海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说他挽救朝鲜于危难之中,死守社稷,其实并不为过。 对比他的父亲宣祖临阵脱逃,他算是对得起君王的职责了。 光海君如愿成了王世子,但是他的路走得更加艰难。对他困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名分上。 局势稳定后,朝鲜又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党派之争。这次争夺的焦点就是处于风暴中的光海君。光海君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这成了他在名分上的致命缺陷,反对派抓住这一点死死不放。 光海君于社稷有功,能力出众,都无所谓,整个反对派关注的都是他在王室中卑贱的出身。即使宣祖的正室懿仁王后视他为亲生,支持他上位,这也改变不了他是庶子这个“原罪”。 名分上失尽先机,雪上加霜的是,宣祖对这个儿子有很强烈的敌意。光海君在战争期间的功绩,令宣祖如芒刺在背,害怕有一天这个有能力的儿子,架空自己的权力。为了保住地位,他极力打压儿子。册封世子时,不给王世子的印信;光海君依照礼制来给父亲请安时,宣祖说他千万不要自称为世子,因为他只是临时受封的,又不是正儿八经的世子,把光海君气得直接吐血。宣祖种种举动,令光海君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紧张。 光海君的世子之路从来都是摇摇欲坠,可能光海君都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推翻,身死名裂。在等着上位的时候,老天从来没有青睐过他。 一直支持他的嫡母懿仁王后在宣祖三十三年过世。两年后,宣祖迎娶了继妃仁穆王妃。仁穆王妃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就是宣祖唯一的嫡子永昌大君。 这个嫡子的封号令光海君非常不安。传国玉玺上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永昌永昌,难道是这个幼弟,仅靠着嫡子这个礼法优势,就能够夺走光海君辛辛苦苦维持的储君之位? 这一次,老天爷终于站在了光海君一边。支持嫡子的人和宣祖本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宣祖年老,没有时间来操盘换继承人的事情了。 宣祖死后,光海君坐上了王位。 光海君的生活长期压抑,在大权在握后,情绪得到尽情释放后,开始反弹。这个王位得来的太艰难,光海君在维护王位和权力上比朝鲜以往任何的君王都要更加狠厉,更加敏感。 他开始清楚之前的王位竞争者,包含自己的亲哥哥和弟弟永昌大君。永昌大君是光海君派人从仁穆大妃手中抢来,处死时年仅八岁。对于后母仁穆大妃,他碍于所谓的孝道,留了性命,但废其位份,长期幽禁。 储君时期长期压抑胆战心惊的生活,给光海君的心智带来了非常强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光海君长期缺乏安全感,为人孤立暴躁。加上当时的政局变化,光海君最终被赶下台,成了朝鲜历史上第二位被废的君王。 光海君被废后,在宗主国明朝的干预下,光海君留住了性命。失去王位后十八年,光海君才死在济州。 从后来者的角度来说,这十八年说不定是光海君一生中最轻松的人生阶段了。身处幽禁中,不得自由,但该失去的,能失去的,在政变失败后,就被人拿走了。这以后他唯一能失去的就是生命。但是人走到这个地步,还会觉得死有什么是可怕的! 光海君被废后,套用惯有的评价标准,得了一个“昏君”的定论。客观来说,光海君清除异己,残杀大臣,的确非仁军所为。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长期生活在高压环境中,得到权利后,肯定会尽情放开,在刺激中寻找安全感。对于国家来说,在危难之际,他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成绩上,说得上优秀。在能力上来说,这个人并非等闲之辈。 他最吃亏的是地方就在于封建礼法上。出生在王家,没有成为嫡子,牵累一生。即位后“囚母杀弟”吞噬了光海君政权的合法性,让他彻底被当时的政局抛弃,成为了一出彻彻底底的悲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