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阳看望贫困学子2011-4-23

 玉人 2019-03-02

自从参加了义工,心里便多了一份责任。上周六到海阳看望八位贫困学子,感受很多。我是在水母网公益慈善版看思佳的帖子《海阳贫困学子调查:住在荒山上的16岁孤儿姜钦钦》http://bbs./forum-viewthread-tid-582261-fromuid-5806.html知道这次活动的。


    
思佳是我陌生且又十分关注的朋友,虽然在这之前我仅回过她几次帖子,可她写的那些慈善故事却早已印在了我的脑子里,从活动的频率上看,我觉得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做了公益慈善活动,本来以为做了这么多事的她肯定是不工作了,见面后才知道她还在上班,并且单位管理还很严,这就更让我增加了对她的敬意。我们约定715分在鲁东大学西门等车一起出发,在车上我见到了薛妹(网名:清炒人生)和高老弟(网名:高山),还有提供爱心车的尹师傅,尹师傅因车祸受伤,他的腿上还加着钢板和钢钉,一路颠簸,尤其是看望住在山上的姜钦钦,车无法行进,有三里山路是走上去的,爬山路看他一瘸一拐的,才知道他的腿伤之严重,唉,大家带的包裹还让他拿着。

    
这次看望的是海阳的八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分别是孙圣晓、姜钦钦、孙伟东、张茗川、于明明、石羽、刘洁、祁秀风,除小圣晓今年上小学,其他的都是在校就读。八个家庭中,姜钦钦的情况最为可怜,从小就没了父母,跟着姥爷姥姥生活,两位老人现在都70多岁还承包了个荒山,吃住都在山上;孙圣晓和孙伟东的父亲是车祸身亡,圣晓母亲双腿截肢,伟东母亲离家出走;刘洁的父亲病故,母亲打工还有个姨帮着照料孩子,条件相对要好一些。秀风的母亲也是离家出走,父亲务农;茗川虽然父母都在,可母亲患病,20多万的医疗费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压力;明明和石羽不在家,我看到思佳给孩子买的生日礼物和其他爱心人送的衣物等。总之每个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状况,可有一点相同,就是贫穷。

    
他们需要帮助,他们确实需要帮助。而我认为这个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更重要的从心理给孩子以疏导,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就如我回来后给钦钦信中写的:逆境对一个人不是个坏事,它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关键是要让孩子如何正确的看待贫困,要让他们知道,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勤奋努力,刻苦学习,用自己今天的苦还来明天的甜。

    
爱心是无形的手,把我和这些朋友聚集在一起。我们没有别的话题,只有这些贫困孩子,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聊怎样对孩子进行帮助,聊怎样做才能不伤接受帮助孩子的自尊心。女人有女人细腻,男人有男人的角度。除了每一家都有爱心款和赠送的衣物等,薛妹甚至都带了女孩用的内衣等物品,思佳也专门给过生日的明明买了生日礼物——篮球。而男士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或对孩子细细询问开导,或把孩子拉到一旁塞点钱,我都默默看在眼里,感动在心。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没有美丽的辞藻,做的那么自然。

    
在家里就和老徐商量好,打算资助钦钦的学费,想到这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孩子,自己有一种母亲的冲动。到钦钦家看孩子接收的捐赠款不算少了,而且我也想和学校取得联系,所以只把买的笔和本子给了孩子,同时也记下了孩子的通信地址,我想还是需要了解孩子的思想,沟通一下感情,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交流,这是个急不得的事。前天把照片和信用挂号邮寄到学校,问邮电局要一周左右才能到,等着吧,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孩子带去一点快乐和温暖。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几天我在想,我们的慈善工作也不能老停留在送钱送物上,要解决一个家庭的贫穷,还是要多一点渠道,因地制宜的做点事,比如姜钦钦家的情况,姥姥和姥爷承包了荒山,两位老人都是70多岁的人了,又能做什么呢?如果我们帮他搞点树苗或其他可以赚钱的东西,满可以把这个山搞的很漂亮。有了效益,这个家庭还有孩子的生活都可以得到保障了。

海阳看望贫困学子记

http://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6843&fromuid=58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