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那些事儿:这个历史有人情味!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3-02

或许是因为追了人民的名义,让我对万历十五年产生兴趣,继而对明史也好奇起来。明朝那些事是一本名声在外的书,即便没看过,听也是听过的。听说很有趣,不妨看看,打发时间也好。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阅读过程是愉快的,心绪随着作者的笔跌宕起伏。无论是作者精彩的叙述还是作者对人物事件的主观评论,都令人手不释卷,在坐拥碎片化信息的当下,能有一本书让人看到食不知味,实在难得。

这个历史有情有义有人情味

从朱元璋打天下开始,文章中隐隐流露出一股爽文的范儿,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绝不枯燥,绝不流水。

历史中的事件,你可以当成故事看,故事里有喜有悲,有情有义,是那样鲜活。

历史的故事属于王侯将相文化名人,他们的故事总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日常生活的蝇营狗苟让你厌倦了,不妨偷一点时间躲到书里,站在一旁看那刀光剑影,明争暗斗。

人类简史中说,人类这个物种之所以能超脱出其他人种,会讲故事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没有人不爱听故事,尤其当你知道这些故事曾经真实发生。

故纸堆里的一个名字,突然有了生命力。

无论是史学教授或是卖菜大爷,没有人会对历史人物一无所知,专家们探究历史迷案,平头百姓爱听历史演义,老祖宗的故事太多太精彩,无人不爱。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魅力,每个人都能从历史中获取一些东西,为人处世的准则,安身立命的手段,消磨时间的下酒菜。

总之,阅读过程很爽!

这是古老中国该有的样子

现实生活是现实的,争名夺利,斤斤计较,自私自利,更多的也是寡淡。

时间久了,你会开始怀疑,小时候学过的课本里,那些胸怀天下、刚正不阿的人真的存在吗?真的有那样不为自身利益的人吗?

这套书告诉你,真的有!以一种非常鲜活的方式。

这里有知其不可而为之,有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有士为知己者死,有忍辱负重只为报恩,有忠孝节义,有刚正不阿,你曾对古老中国有过的高尚的想象,这本书里都有。

虽然相对的,也有欺上瞒下鱼肉百姓陷害忠良等事情,但是高尚精神的存在,宛如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民族经历绝望的时候,这笔财富默默鼓励着中华儿女。

两个小例子:

书里有一个小人物,砍柴为生,是我的老乡,这令我倍感亲切。

他做了什么呢?

他在朱棣登基后,听闻朱允炆烧宫自焚,大哭,投湖而死。

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小人物,其行为在当今社会恐怕也很难有人理解。但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小人物,他的内心有一套规矩,是忠君爱国。对他而言,当这套规矩被践踏,他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这是他的信仰。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文天祥,都背过他的正气歌,彼时年纪小,不懂舍生取义,那感动也是浅浅的不明就里的感动。直到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笔下的文天祥,那个甘愿坐牢不愿妥协,敌人、主子轮番来劝也不妥协的文天祥,死前那宛如行为艺术的举止,给予当时的中国人以怎样的震撼,他死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知晓了文天祥的身前生后事,再看正气歌,才会有更刻骨的震撼,他用死告诉中华儿女,何为忠义!

万事万物的复杂性

长大的过程就是你越来越知道世界的复杂性,阅读也会帮助我们明白这一点。

小时候看电视,这个是好人这个是坏人,好人是完美无暇的,坏人是一无是处的。慢慢的,你看过更多的事情,也就明白了事情都不是简单的。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但是他也搞关系行贿;张居正是一代名臣,但是他也敛财受贿。

朱棣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他统治下的大明气度非凡。

海瑞品性高洁堪称道德楷模,但是忍辱负重的徐阶不也一样令人敬佩吗?

只有明白了事物的复杂性,对人和事有一份谅解,才不会轻易判断贴标签。看世界的角度也会更多样,心智成熟。

也会明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所谓,惩治奸人,你要比他们更奸。读书有时候会让人产生束缚,譬如对待严嵩,时人以死纳谏者有之,可惜没有效果,而暂时忍辱负重瞄准时机一举反攻的徐阶却取得成功。你能说徐阶是与小人同流合污吗?孟子都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当时明月在

当年明月就像是当年的一轮明月,静静地看着这些事情发生,再静静地告诉大家。

有时候会觉得,人实在是很幸运的一个物种。任何身外之物都有可能被剥夺,但是脑海中的思想不会被剥夺,即便是穷极无聊,当你闭上眼睛,脑海中那些人物和情节涌上来,不也很有趣嘛。

我贫瘠的语言实在难以表达这套书的精妙,你看了,就知道有多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