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花儿草儿都在竞相开放,万物舒展竞自由。可是反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室怎么就少了那一片春意盎然的生机,更多的是春天的困乏和疲惫呢? 都说教育就像农业,班级需要给孩子培植适宜孩子生长的土壤。我们的班级环境适宜孩子们生长吗?酸碱性是否过度?教育事件整天层穷不出,教师们防不胜防,最后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享受教育只能成为教师心里的一份奢望。今天,很多教师嘴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管用了?”为什么过去百试百爽的办法走到今天比人民币贬值还快?到底是孩子们不能读懂大人的苦心,还是大人根本就未曾读懂过孩子? 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在班级里自由生长,而闹出水土不服的现象呢? 一、设立卧底,相互告发 为了维持班级的正常秩序,班主任通过在班级里设立卧底,对班级实行无线遥控。通过奖励或是惩罚等多种手段鼓励学生相互检举、相互告发。也许班级里班主任眼线安得越多,班级表面看上去越是平静。可是,表面的平静却隔开了班级里每个孩子的心。他们或是每天在集体里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又被某个眼线“盯上”;他们也暗中虎视眈眈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找点证据铭记在心,必要的时候为保护自己“以牙还牙”。 于是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乘此机会好好撒野,也对着某班干部叫嚣:“你又去告我撒,你只会告状。”班干部没有办法,向班主任反映情况时,某孩子会搬来一大堆理由:“某某同学又怎么了怎么了,凭什么来管我。”原本是学生违纪的事情,最终班主任当起了“判官”,陷入两个孩子的“民事”纠纷之中;或有班主任来点简单粗暴的方法,三下五除二。这等于教会孩子,下次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也可以三下五除二…… 原本一个班级存在问题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当学校各种各样的考核评比细化到班级里以后,班主任心里的天平失衡了,放大镜特别关注最后考核的结果而忽略了一个集体正是通过班级生活中遇到的这种那种事情而发展成长起来的。遇到问题,原本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如果我们过分干预,孩子借此问题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就此无疾而终,所有孩子的问题和责任都被我们班主任揽了过来。如果我们对班级问题深恶痛绝,花功夫下力气要分裂这些问题的存在,这等于分裂了整个班级的存在,因为,班级的问题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用得好它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用得不好,它成为班级成长的绊脚石,阻碍班级的自然生长;如果我们花大力气把班级问题从班级里彻底根除,等于把整个班级连根一起拔起。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 某日,看到一个教育案例,让我义愤填膺。说的是一个孩子在厕所里捣乱,上厕所的人成了孩子用厕所垃圾筐里的垃圾子弹的对象,连学校清洁工也不例外。班主任在教育这个孩子时,上升到了班级高度。告诉班级的孩子,说该孩子犯错,是丢了整个班级的脸,为班级抹黑,要求该孩子向班级里的每一位孩子鞠躬赔礼道歉…… 我不否认,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时也用了如此卑劣的手段。当时,只要哪个孩子较大的犯错,他就会站到讲台上,接受全班同学的批评。同样,我在搞学校团委工作时,每月必开展一次轰轰烈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每个团员首先反省自己,然后是其他团员对该团员提出批评与建议。直到去年学校行政班子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活动时,我才回过头去审视多年前的自己搞得这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是多么的愚蠢,我们需要的是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充满阳光和力量。试想,那种在班级里搞“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相互坦白的、制造的是一种让人沉闷、压抑的氛围,让大家的视角都关注在了别人的短处、缺点、问题上面,集体里的相互尊重、关爱、信任和宽容被这冰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瓦解。 只是觉得,如今的社会什么都开放了,教师还“难能可贵”地把这点“精粹”顽固地保留了下来。也难怪,春天来了,却老是觉得教室里有一种冷飕飕地感觉。有时候,犯错并不要紧,让人紧张的是这种错会一错再错地错下去,而错了的人却毫无知觉。 三、紧张对峙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人生最大的一对矛盾便是我们渴望做自己,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人,我们无时不刻活在关系中,我们都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的身上。于是我们会说,我爱你,所以才会这样对你。教育,让我们以爱的名义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当孩子依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事时,便迷失了他们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人为本,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罗杰斯提倡“成为自己”。而他们共同的意思都在强调,真正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否则就不是在做自己。胡慎之说,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一边是作为教师或是父母将个人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另一边是孩子想要做独立的自己。这样会带来两个极端,一个是造就非常听话的孩子,另一个极端坚决和教师、父母对抗到底。非常听话的孩子可能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但他们缺乏激情,显得麻木,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为别人活的。相反,“坏孩子”不理会父母和教师的压力,教师父母要求向东,他们一定朝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和父母教师对着干,去争取他们自己的独立空间,成为他们自己。但有时候,成为他们自己,“叛逆”的代价太沉重,让人叹息! 四、消极情绪淹没教室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实验叫习得性无助,揭示了人的无助感和挫败感来自后天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作为教师和家长,一边对孩子寄予深切的期望,一边又因为孩子未达成自己的要求或是期望孩子又更大的进步而打击孩子。正面管教专家简·尼尔森说:“这是什么样的观念,我们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却想方设法地打击他们。”孩子得不到一点的肯定和鼓励,得到的只是“唯成绩论英雄”的伤痛,得到的只是灰心绝望的习得性无助。 孩子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来自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来自教师要完成学校对自己业绩考核的交差。很多时候,是“孩子不急教师急”,教师没顾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教师有劲不往自己身上使,不去努力改变成长自己,反而把劲往学生身上使。自己停止成长,让孩子成为证明自己教学业绩的工具,忽视了孩子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当学生达不成自己的要求时,便通过“打是亲,骂是爱”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其实,班级里孩子们并不害怕失败,他们害怕的是被集体漠视和否定;同样, 班集体的成长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班主任只是班级的合伙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