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嘉定----古猗园

 木香草堂 2019-03-03

 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古猗园原名“猗园”,取《诗卫风淇奥》“绿竹猗猗”为美盛貌,融嵇康《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为一炉而得“猗园”名。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据清代沈元禄《古猗园记》记载,园坐广福禅院西,门对曹家浜,南临良田万顷。园中有孤山曲廊,香阁翠楼,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风致。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古猗园最初为明嘉靖年间任河南通判的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精心设计,有“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内筑亭、台、楼、阁,立柱、椽子、长廊都刻有竹景图案。万历末转让予翰林李名芳之子贡生李宜之,又先后为陆、李两姓所有。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洞庭山人叶锦购得后,大兴土木,修葺装点,二年后竣工,因间隔一个朝代,更名为“古猗园”。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9年)由地方人士募捐购置古猗园,作为州城隍庙的灵苑,同治至光绪年间,园内又增建厅、堂、庵院,开设酒楼茶肆,作为祀神集议和游览休闲的场所。古猗园在近代饱经战火洗礼,多次损毁,屡经重建,抗战胜利后,古猗园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古猗园主要由四面环水的两块岛地组成。以五座平桥与两岸连通,以一座曲桥使两岛相接。内分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园内保存着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南厅、微音阁等文物遗迹,弥足珍贵。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古猗园自明代起就始终以戏鹅池为中心,进行园艺布局。历代数次修复和拓扩均注重挖河理水,使水置于园林,以水为主,相映园景。古猗园的水,与外隔绝,自成体系。但在百亩之园中,有千米距长的溪流。以方池和狭长形的水面形态,贯通全园。园内道路也是随建筑、绿化、山石水池的布局曲折绕行,依地形起伏而自由变化。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古猗园之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体现“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造园意境。园内主要建筑逸野堂、梅花厅、春藻堂、翠霭楼、柳带轩等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致,以曲折长廊、花墙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变化的自然空间。建筑注重题名立意。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变化多端,体现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小瓦覆顶,屋脊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上海嘉定-古猗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