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个朋友想合伙做个农庄,靠谱不?

 文山书院 2019-03-04

经常有人问:我想和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一起做个农庄,靠谱不?

在这些人的描述中,几个人一起做,不仅能分担投资压力,还能共享每个人资源,一举多得。

其实在任何领域,朋友合作做生意都是常态,失败者有,成功者也不在少数。休闲农庄也概莫能外。

些微不同的是,农庄是个全新行业,因此,“合伙做生意”难免就会多上几分复杂性。

今天,我们就分享几个“合伙做农庄”的案例,希望对各位有一点点启发。

1、农庄亏损了,合伙人变脸了

王先生是位大学教授,平日里颇为喜欢旅游。看到休闲农业很火,心里也萌生出做个农庄的打算。

去年春节返乡过年时候,机缘巧合下,听当地干部说村里有一块地可以便宜流转。王先生随后到山上转了一圈,立刻就动了心。

但做个农庄起码要数百万资金,自己虽然小有积蓄,但远远不够。怎么办?

王先生先是找了一起从村里出来的几个发小,以“回报家乡”的名义进行鼓动。又找了城里几个熟悉的朋友,以“农业大风口”进行游说。

最终在一番努力下,一共七个人成为了王先生的合伙人。根据约定,七个人每人出资80万,股份相同。王先生作为牵头人,也出资80万,因为前期的努力,加上后期关系需要协调,股份稍稍多一点。

由于几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大家决定前期抽空群策群力完成庄园的建设,后期在当地找一个“能人”,负责整个庄园的日常运营。

很快,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八个人凑的几百万花费大半,好在农庄也初具雏形,勉强能够对外营业了。在热热闹闹地举办过开业典礼后,几个投资人都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回去忙各自的事业了。

期间王先生抽空回去了几次,看到农庄生意一次比一次惨淡,虽然多次和操盘手沟通,但是改观都不太明显。

很快三个多月过去了,操盘手打来电话,账上的钱已经不够日常运转。王先生急忙在股东群里和大家沟通,提议在农庄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上,大家没有过多谈追加投资的问题,倒是对农庄为何经营不善,以及后期如何定位的问题争论不休。吵到晚上12点,大家也没有谈出一致意见,最后王先生充当和事佬:大家先都回去思考一下,回头找时间再议。

两个多月过去了,第二次会议也没召集起来,农庄由于发不了工资,一直处于半停业状态。这中间两个投资人的媳妇给王先生提出:生意急用钱,能不能把钱退出来?

这之后,热爱休闲旅游的王先生,再也没有出去旅游过。

2、农庄盈利了,庄主不乐意了

张庄主在某地级市近郊有个农家乐,生意颇为不错。这几年各地休闲农庄发展势头旺盛,政府也找到张庄主,看能不能流转一片土地,给当地也做一张休闲农业的名片。

张庄主心理很乐意,但也有自己的苦衷:没钱。虽然农家乐生意不错,但毕竟是小打小闹,离做个大农庄还有很大差距。

政府朋友就给出主意:第一,给予优惠政策和补助;第二,找几个当地有实力的老板,一起入股,张庄主负责操盘。

张庄主心里有点隐忧,但是想着能做个大型庄园,也算是登上人生巅峰了。最终一咬牙,不顾媳妇反对,答应了。

在政府朋友的牵线下,也真有五六个当地老板愿意入股。在这些人看来,一是老张有经验,二是有政府扶持,三是都传说这个行业是个大风口。

最终,农庄热热闹闹地做起来了。在张庄主的辛苦操持和政府的支持下,这里生意也的确不错。第一个完整财务年度,就实现净利润上百万。

盈利了虽然开心,但张庄主也有自己的不痛快,并且这种不痛快越来越深。

第一种不痛快是,股东太多,虽然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不参与管理,但每人来了都喜欢给张庄主指点一二。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你看人家谁谁谁上个啥项目,咱们也得上啊。

碍于股东的情面,张庄主都呵呵一笑。但是时间久了,也忍不住偷偷骂娘。

这种不痛快还是次要的。最核心的是,农庄全靠老张一个人辛苦维持,但是年底分红时候,利润几乎是平分。自己只多拿了一点点管理股。

这种不痛快,生意越好,老张就心里越痛。表面上自己是老板,实际上是给股东们打工的苦逼经理人。还不如自己干农家乐痛快。

后来,老张趁着喝醉,跟政府朋友抱怨了一番,结果被暗讽了一句:人不能忘本啊。

再后来老张越来越消沉,农庄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

3、管理团队:我凭啥给他们打工?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南方某大城市,年过半百的老王是有机农业圈的知名人士,后来就想自己做个有机农场。

由于前期的知名度,老王的农场梦进展得很顺利。几乎是一呼百应,很快就有八十多个家庭众筹成为“种子会员”。

这些会员不仅出资助力农场建设,还成为农场的第一批会员。——让消费者和投资者合二为一,这是多么好的创业故事。

也如大家所想,有机农场发展的很快,短短一两年,就吸收了三千多个会员。生产、销售、客服、休闲延伸等各项工作都很快进入成熟阶段。

按理说,这是一个很完美的创富神话。不过恰恰就是因为经营太好,管理团队出现了心理不平衡。

最初众筹时候,为了更好吸引会员,承诺了那八十多个家庭相当大的优惠政策。不仅蔬菜配送给予“近乎免费”的政策,还每年给予相应分红。

管理团队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在做运营,最后成为给“种子会员”打工的身份。他们也就是出了一点钱,现在享受的红利也太大了。

虽然淡泊名利的老王对分红之类的事并不起心,但耐不住这些80后、90后管理团队的抱怨。毕竟,农场的真正价值,还是这些团队,他们人心散了,农场也就完了。最终,老王出手了。

沟通的过程不为外人所知,但不难想象,农场应该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管理团队最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这也应该是为数不多获得善终的剧情。

这三个案例不具完整代表性,不过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启发:

1、 任何商业模式和股权制度的设立,都应该是建立在对行业极度了解的基础上。否则,这跟忽悠没任何区别。朋友变敌人,只是一步之遥。

2、 股权设计中,对资本的定价很重要,对人才的定价更重要。

3、 企业在不断变化,股权设计也需要建立动态的机制,而不是从一而终。

4、资本进入很重要,退出机制也很重要。没钱项目会死掉,没有顶层设计,有钱了项目也会死掉,甚至死得更快。

作者:䦆头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